很久沒有看NBA比賽了,這陣子因為看林書豪,才發現一件事:林書豪跟隊友之間的肢體互動非常多,感覺起來比我過去看過的比賽的球員間互動更多!這讓人感覺他跟球隊成員的關係很好,彼此之間都很信任,然而這跟他帶領紐約尼克隊持續連勝是否有關呢?

 

當然,一般在得分、助攻或是罰球時,籃球員通常會用肢體行為,像是擊掌、擊拳、拍背等等方式給隊友打氣,要是更激烈一點,像是今天這場比賽最後0.5秒一擊得手,就會看見像上圖這樣抱在一起緊緊相依的畫面…(好男人,不抱嗎?)。

 

身體接觸對於球隊來說是很重要的,能夠傳達出信任與合作的訊息,這在心理學文獻中早就明確指出 (例如 Kurzban, 2001; Wieselquist, Rusbult, Foster, & Agnew, 1999)。有些人說,職業球員打球為的是球衣後面的名字(自己的名字),而在學球員打球則是為了球衣前面的名字(隊名與校名),其實也道出一番道理。畢竟到了像NBA這種籃球最高殿堂,大家看得都是明星球員怎麼表現,隊友之間的合作跟信任感很容易消失。

 

UC-Berkeley 的心理學家Kraus等人就好奇地想知道籃球隊友之間的身體碰觸頻率、次數,跟球隊整個球季表現是否有關。他們針對2008-2009 NBA例行賽的前兩個月中,球員在球賽中與隊友的碰觸次數加以計算,然後再與之後各隊的例行賽表現做比較分析。

 

結果他們發現,隊友之間互相碰觸愈多,球隊的表現就愈好!這些球隊得分多、失分少、傳球跟助攻都多,更有效率,贏得更多球賽。而即使研究者將其他變因移除,像是NBA專家的球季前預測、樂觀程度、球季初的表現、以及球隊薪資等,隊員間的碰觸次數依然可以用來預測球隊表現。

 

更神奇的是,在單一球員身上,碰觸行為也有影響。一個球員愈常碰觸他的隊友,他的個人表現就愈佳!重點在於碰觸行為跟比賽表現之間的連結–合作。球員間愈常有碰觸行為,他們在球賽中的溝通就愈多,能將球傳給未遭嚴密防守的隊友,幫助隊友取分,並且願意犧牲自己的個人表現機會而信賴隊友。換句話說,他們合作!而愈合作的球隊贏得愈多比賽!

 

當然,要強調的是,研究結果並非呈現因果,而是關聯,碰觸行為可以預測球隊成績,但到底之間的機制為何還不能百分百證實。依照研究設計,不太可能是球隊成績影響碰觸行為,畢竟碰觸行為是在賽季開始階段就調查了,而成績則是看整個例行賽的結果。而且研究者也儘量排除了其他干擾因素,避免偽關係

 

這幾場球賽看下來,也已經有不少球評或報導指出林書豪的角色就是將原本散沙般的尼克隊重新黏在一起,不過畢竟我沒有一個一個動作去登錄林書豪的碰觸次數,並與其他球隊、其他場次作比較,但這的確是個值得研究的題目喔,有人有興趣嗎?要是能做這個研究,就能光明正大拼命看球賽跟林書豪啦!

 

 

 

 

其他〝Linsanity〞相關文章

〉〉從Jeremy Lin(林書豪)的逆轉秀看廣告效應
〉〉籃球場上想要有好表現?睡飽就對了

 

 

本文作者:Portnoy

資料來源:來源

文章來源:來源

參考論文:

Kraus MW, Huang C, & Keltner D (2010). Tactile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an ethological study of the NBA. Emotion, 10 (5), 745-9 PMID: 21038960

Kurzban, R. (2001). The social psychophysics of cooper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a public goods game.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5, 241-259

Wieselquist, J., Rusbult, C., Foster, C., & Agnew, C. (1999). Commitment, pro-relationship behavior, and trus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5), 942-966 DOI: 10.1037//0022-3514.77.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