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德國人會給你什麼印象呢?驕傲的日耳曼民族?是否你還停留在這種刻板印象,而覺得到歐洲旅遊時有一點點卻步,深怕被歧視所困擾。這一篇文章從一個嫁給德國人的太太,聊起他在德國生活時的種種觀察,他覺得大部分的德國人都是很友善的,只有少部分的德國人會歧視外來人,背後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於自身文化的擔憂,深怕被外來族群所影響。

一位嫁給德國人的中國女朋友曾跟我說,當她第一次把德國男友介紹給家鄉的父母認識時,男友很有歐式禮貌地要跟她父親握手,中國父親坐在老爺太師椅裡,上下打量這個老外,沒起身,更別說握手了,「坐」,他說,抬抬鼻尖示意一旁的板凳,「談談你對你們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有什麼想法。」德國青年腦袋裡「轟隆!」一陣,心想這是什麼初次見面的問候語?

我也記得,參加了中日八年抗戰的外公對軸心國的冷血納粹沒好感,他說:「別跟德國人交往,他們認為全世界只有日耳曼人種優秀,其他國族全都瞧不起。」

推薦閱讀:包容東西文化的 德國 柏林圍牆

有一次聽一位芬蘭經濟學教授演講,他說:「要做美國人,只要三個月,人家就當你是美國的一分子了;做芬蘭人,三年吧,方能被接納於芬蘭社會。」而據他觀察,一個外國人若要做日本人,一輩子也不可能,不論你日文講得有多溜,紙上身分也明確,日本人永遠也不會當你是他們的同胞。他覺得,打從心裡把你當外人、無法接受你的融入,即使應對進退客客氣氣,其實也是一種消極的歧視。

我在德國生活太久了,現在若有人問我這個問題,「德國人真的驕傲嗎?歧視外國人嗎?」我肯定答不上來,因為那個「泛德國人」的印象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際交往的深入逐漸模糊,腦子裡出現的,就是我認識的一個一個德國的「人」,他們和世界各地的人一樣,有的隨和友善,有的古怪難纏;有的輕鬆開朗,有的愛鑽牛角尖;有的驕傲妒忌,有的自卑憂鬱……。

他們真的自負是唯一優秀人種嗎?真的瞧不起其他種族嗎?摸著良心,我必須大聲地替德國人伸張:德國是個重視人權、強調平等、扶弱濟貧的國家。這是事實,但是八千萬個德國人,除了是科技和經濟強國外,給予外國人到底是什麼印象呢?

兩個月前,長得又圓又壯的鄰居安東尼先生,來按我家電鈴。

他指著我家圍籬邊參天高的松樹,說:「欸……我不會拐彎抹角,那就直話直說吧,我們……那個……呃……很久以來就不太爽了,可是後來發現,咦,妳,庫恩太太嘛……是外國人,跟我們一樣流落異鄉,大家就該互相體諒體諒。呃……我要講的是,」拉拉襯衫、捋捋頭髮、清清喉嚨:「那些樹,我說……,該給我修剪修剪了,陽光被濃密的樹蔭擋住了,照不進我家來,成天陰陰暗暗的,心情很壞捏。」他的東歐口音講起德文有點卡卡,聽得頗累。

推薦閱讀:把自己「泡」進去!BBC 教你輕鬆學會多國語言

參天高的樹也不是我拿個廚房剪刀爬上去就能解決的事啊!我想,總得動員專業園丁才能斬截整排的樹吧。就請他再耐心等等,我聯絡了園丁再回答他。他賴著不走,繼續沒好氣地抱怨:「這些樹太過分啦,我們很早就忍無可忍了,越長越高也沒人理,若不是看在妳也是外國人的分上,我是說,我們外國人要團結一致啦,早就把你們告到鎮公所法院去,唉算了,我也懶得跟那些德國官僚打交道啦!」

接著他又罵了一回合園丁:「園丁嘛,有什麼了不起的?可是就連他們也看不起我們東歐人啦,我說的話他老兄根本不當回事。」他火氣不小地說:「這麼爛、這麼懶的園丁早早跟樹一起砍了算了。」

兩個月來我到處奔走,找園丁報個砍樹價,徵求其他受樹蔭遮蔽的鄰居意見。奔走之中,牢騷鄰居安東尼的話語表情一直縈繞在腦海中,雖然他一副臭臉、怨氣沖天,但是對我,似乎仍是笨拙地表示好感及友善,沒別的原因,就因為我也是外國人。

從鄰居口中得知,他和老婆從俄國移民到德國,至今二十五年,但是,除了和俄國族群外,絕少和一般德國人交往。這又讓我想起多年前住在他家樓上、來自克羅西亞的湯米吉夫婦,也有類似怨懟。

湯米吉一家來德國三十餘年,先生在工廠上班,太太有一陣子來我家打掃清潔。陪湯米吉太太來應徵工作的是她十八歲的女兒露比,露比生長在德國,是湯米吉家唯一跟外界的翻譯跟聯繫,她說她從六歲起,就陪伴父母去勞工局辦證件、簽保險單、填繳稅表格。

湯米吉夫婦另外還有三個比露比年長的孩子,都留在克羅西亞的老家,他們夫婦在德國辛苦賺的血汗錢每月寄回去,在黑海邊上為一大家族買了一棟又一棟的高級公寓別墅。每年夏天,他們回老家住別墅享福,秋天再回德國掙錢做鴨子聽雷、一肚子怨氣的外國人。

有一次,來自克羅西亞的十二歲孫女來德國造訪祖父母,跟著打掃清潔的奶奶一起來我家。為表示歡迎這瘦小害羞的女孩,就把兒子的樂高積木搬出來給她玩,問她要吃什麼、喝什麼,可惜語言完全不通,沒辦法,只好放棄,隨她去吧,且出門買菜去。

不到一個鐘頭回到家,湯米吉祖孫二人正要離開,我問湯米吉太太:「這麼快就打掃完畢啦?」她操著不靈光的德語回答:「孫女很會幫忙,兩個人做事,三個鐘頭的活一個鐘頭就做完了。」我怔了一下,想起不久前讀到的報導「雇用未成年黑工」的警告和懲罰,要是工作期間發生意外,雇主甚至可判徒刑。我搖搖頭,跟湯米吉太太說:「您孫女來玩,隨時歡迎,但是她才十二歲,依法不允許打工的,要是爬上爬下擦窗戶不小心摔一跤,我可是要負責任的。」

湯米吉太太直愣愣地瞅我,看似沒聽懂,我試著簡明再說一遍:「孫女來玩,沒問題;工作,不行!」突然,她把手上拎著的垃圾袋憤恨一甩,對我大吼:「我以為妳不是德國人,人會比較隨和,誰知道,妳跟他們都一樣,資本主義的豬!」

推薦閱讀:從《21世紀資本論 》看臺北市長選戰:為什麼我們討厭權貴?

當晚,湯米吉夫婦的女兒露比打電話來,說她爸要她替媽媽跟我道歉,我說算了啦,但是以後她媽也不用來打掃了。露比說:「庫恩太太,我跟妳說喔,我們都是外國人,只是妳的命運比較好,做了德國人的太太,住在大房子裡,可是別以為妳就可以跟德國人一樣驕傲了。我雖然是湯米吉家的女兒,告訴妳,我能力可絕不比妳弱喔。我媽德文不好,任妳要雇用就雇用,要開除就開除,真過分耶⋯⋯」我聽著她偏執的指控,不知該怎麼回答。

所謂弱者,大概就是一直處在恐懼和不安中的人吧,撇開來自於戰爭、天災或病痛的折磨不談,倉稟、衣食富足後,就出現了尊嚴和存在的焦慮、人比人氣死人的妒忌,這種焦慮族的識別特徵就是憤恨不平、怨聲載道、草木皆兵、到處看人不順眼!找到機會就狐假虎威,為怕被人揭穿積弱,就動不動先發制人、先羞辱人,他們喜歡一直強調:我這個人的原則規範、個性道義,怎樣怎樣堅定、不可動搖。

在異國求生存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過去在家鄉累積幾十年的出身、口音、學歷、社會地位……,到了異鄉,加上語言的障礙,突然之間,全歸了零。貼在身上的,只是泛稱的「亞洲新娘」、「蘇維埃移民」、「經濟或政治難民」、「外籍勞工」……等的標籤。

重視個人主義的德國人,沒事不會主動來跟你套交情,他們不喜歡互相干擾,刻意留給客人很多個人空間;而外國人為了掙口飯吃,能有的交集就是釐清工作規範、保險、醫療、稅務……等的分配處理,好不容易閒下來,也不會去參加德國人的休閒團體,跟家鄉人講家鄉話、吃家鄉味、聊家鄉事……當然輕鬆得多。而不得不跟德國人打交道的時候,自然都是提醒、警告、繳錢……等的不開心事。雙方若沒一方願意付出格外的熱情和努力,格格不入就像江河都要注入大海似的命中注定。

若問我在德國二十幾年來有沒有受過種族歧視、不平等待遇?答案是肯定的,德文沒學好的階段講話結結巴巴被人當笨蛋耍,碰過德國人吹毛求疵、老愛嘲笑我的德語發音;住公寓時碰過龜毛的德國鄰居嚴厲禁止我在樓梯間說笑,說我的亞洲嗓門特響,製造太多噪音;溜狗時無辜的丫滴狗狗被惡劣路人罵為「亞洲人的沒教養笨狗」。

一位老太太聽了收音機裡「中國實行一胎制後,農村因重男輕女謀殺女嬰」的報導,看到我就說,你們謀殺女嬰好卑鄙喔!我說我是臺灣人,臺灣不實行一胎制的,她說反正你們都一樣啦。每次碰到類似情形都是瞠目結舌,事後才懊悔怎麼沒這樣那樣堵他的嘴?回他個啞口無言、迫他個自慚形穢?

即使在那些最寂寞、無助的日子裡,我都知道,欺負我的不是「大部分的德國人」,只是些零星的、少部分的可憐個人。這些人真的很可憐、很脆弱,很擔心他自己也不太熟悉的德國文化(哲學、音樂、科技……)會被外來次文化摧毀,很強調他自己也沒什麼造詣的德文(文學詩詞),會被我們這些外國新娘生的下一代講成了洋涇浜,他動輒指責外國移民不學德文、不融入德國文化,其實是他無法適應文化融合的日新月異。

這些人,眼神特別猶疑,議論異常頑固、生活毫無彈性。但是你去問他們是否自命清高、種族歧視,沒有一個人會承認的。他們說自己只是充滿愛與正義而已,為維持光榮的文化血統不惜一切奮鬥。

我受到最不舒服的種族歧視不是在德國,而是在中國上海,大酒店的櫃檯服務人員只對著安德烈講英文,完全不正視我,她記錄完安德烈的  Spa 訂位後,當著我們的面跟 Spa 部門電話確認:「德國庫恩先生一會兒過來,他還帶了個『女的』。」一面從眼角斜瞟我。「什麼女的?我是庫恩太太。」我抗議道,卻只換得她的一聲不屑鼻息,配上嘴角上不以為然的似笑非笑。一副:「別以為你伺候老外一個晚上,就升格做太太了。」

德國各領域中多的是成功的外來移民典範,柏林交響樂團、Pina Bausch 現代舞團、德萊斯登的歌劇院裡,多的是成功的亞洲、非洲移民明星。許多人,包括我,都是有國籍身分的德國人。

我一點都不覺得,拿了德國護照就等於背棄了我的家鄉祖國。事實上,最近一直在自問,愛鄉、愛家一定要等於愛國嗎?家、鄉是個人情感和認知的初始泉源,國呢?是政治、經濟的利益單位,很重要,但談得上愛不愛嗎?今天的德國人有鑑於慘痛納粹歷史,大概是最不強調愛國的民族了。除了國際足球賽外,幾乎沒聽人演奏或演唱過德國國歌。

據說,自希特勒以降,再也沒有會煽動民族情感的大演說家出現了,任何政、經決議都是就事論事、少有個人情感介入地被討論和決定著,滔滔雄辯的口才、民族國家的情感,似乎不是這個國家的教育喜歡培養的才藝或榮譽。

新納粹和極右派當然有,因為誰也無法完全摒除人性中的偏見,但是,真的,他們既是偏執的一方,也是少數,犯不著跟他們長期嘔氣。像我的鄰居,安東尼先生和湯米吉一家,都是可憐的邊緣人。那些自己沒安全感的德國人,舉著標語說:「外國人滾出去」的,也是可憐的邊緣人。處在邊緣本來並不可憐,可憐的是自以為被人擠到邊緣,又錯過每一個重回融合與律動的機會。

推薦閱讀:寫在被排擠之後:心是堅定的,沒人能真正傷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