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聲網的投稿中,作者藥十三認為,真正讓人反感的是現今的偶像劇給劇中女性低自尊的標配,還有對愛情戰利品化的呈現。在女性為絕大多數觀眾時,這一切無疑是對她們的嘲諷和輕蔑。更讓人不能忍受的是這些偶劇像的統一指向:女性的魅力始終等待著男性的承認。

如果要說什麼樣的劇不會過時,從當下的市場來看,偶像劇肯定是最好的選擇。找來兩女一男或者兩男一女,加入點愛恨情仇,就敢打上「年度巨制」的字樣。就像不知道聖誕節是從什麼時候被過成了情人節,各種宮廷劇、歷史劇、家庭劇、商戰片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清一色地被拍成了偶像劇。

封建歷史中,腐蝕人性的政治角逐裡,君王各個不愛江山愛美人,還只愛那麼一個,還好幾個君王同時愛一個;30年代風雲變幻的十里洋場上,二三四五六爺面龐迥異性格繽紛,唯一相同的是都一瞬間在女主面前學會了壁咚。

其實,兩女一男或者兩男一女這樣的老梗模式在我看來都不是什麼問題。 20年前,姜文導演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從馬小軍的視角出發,也是用「餘北蓓—馬小軍——米蘭」這個模式組合吟遊詩人般地展示了一代人的青春荷爾蒙悸動。

真正讓我反感的是現今的偶像劇給劇中女性低自尊的標配,還有對愛情戰利品化的呈現。在女性為絕大多數觀眾時,這一切無疑是對她們的嘲諷和輕蔑。半年前,一位說過「讓男人在他們的遊戲規則裡玩,我們不奉陪」的女導演拍出了一部女主失戀後就拉人滾床單的電影,我看著也是憋出了內傷的。更不要說時下那些偶像劇了。

推薦閱讀:為什麼我無法成為別人眼中的「女孩」?


豆瓣愛情片的最新評分,一片不及格

這些電視劇裡的女主角,有歇斯底里的、苦大仇深的、中二沒腦子的,簡直百花齊放各種各樣,她們的共同性就是都會在犯二之後被男主角莫名其妙地愛上——而這種愛情在我看來簡直是不可理喻,天方夜譚。


姑娘咱別這樣好嗎?你演郭襄時多靈動可愛


連我這個不吐槽會死星人也只能呵呵了,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這些劇裡,我看不到女性對愛情的特有期待,那種綿長的細如絲韌如石的幻夢。充斥在眼裡的只是神似傻姑賽過瘋子的女性形象——而這就是可以讓男性死心塌地的人嗎——嘟嘴就是可愛,嗔怒就是撒嬌,動不動來一句「我最討厭你了」,劇裡的女人可真是整齊劃一。原諒我真的看不到一眾女主到底哪裡值得被愛。她們沒有對男人理性的批判精神,似乎也沒有一點點自我意識。

延伸閱讀:當性感作為「手段」,女人得勢還是失勢?

那麼,我只能把那些偶像劇裡的犯傻女主收穫愛情歸因於兩個字:運氣。再沒有什麼比這兩個字更適合的了——這是這些偶像劇教會我們的唯一道理。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只看到奶茶妹妹22歲嫁了劉東強成為億萬級商城老闆娘;昆凌22歲嫁了周杰倫成了天王嫂,卻看不到無數姑娘們步履維艱試圖去把握自己命運的22歲(不好意思,鄙人22歲時只是個窮學生,外加單身狗。現在還是,你來打我啊!)。

於是,這個社會開始擁贊那些25歲加入豪門,30歲前生娃的女性人生贏家。而那些在北上廣一步一腳印拼著、手能扛肩能挑的姑娘呢?似乎沒有人給予她們太多的稱讚。因為人們早已習慣羨慕「天生好命的豬」,而不是「東奔西跑的狗」。但是要知道,在一個姑娘的生活裡,不論是愛情還是事業,單單靠運氣是鐵定不夠的。

同場加映:期待新時代的女性領袖!《女權之聲》:抗爭,是為了更好的活

除了被愛理由的缺乏,男女主角的相處過程也是妥妥的弱化女性。女主傻白甜的設定簡直是反人類。 「女主失業後男主給安排工作」、「女主被調戲後男主出手相救」這些情節,永遠是在削弱女性的情況下強調偶像愛情劇中畸形的男女力量對比,從而帶來快感。這些原本可以告訴女性如何面對迷茫、走出困境的機會,卻成為了狗血劇的經典橋段。嗯,這個世上本沒有偶像劇,意淫得多了也就有了。

更讓人不能忍受的是這些偶像劇的統一指向:女性的魅力始終等待著男性的承認。任何的事業成功人格獨立都及不上男人的一個秋波。這想想著實叫人生氣。要不然怎麼會有胖姑娘一定要減肥才能得到愛情,牙套妹一定要取掉牙套才能受到青睞,女主失戀了一定要和男主相愛才能走出陰影這些情節?這些偶像劇為了讓女主得到愛情,犧牲掉了她們的自由。

而這種個體自由的喪失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形而上的自由是一種個人抱負的體現,女性丟掉了自由,也就丟掉了確定自身是主體的意圖。這就是為什麼在迷失、自我懷疑、異化後,好多女性低自尊,不能承受孤立無援的處境。

在中國,女性的定義從而都不是從其本身出發的。她們面臨的是實質暴力,社會資源暴力以及文化的暴力。當一個女人沒有經濟能力時,她是被物化的對象(中國有裹小腳,外國有束胸衣);當她有了經濟實力時,她又被視為這個社會裡跟男性爭資源的人— —她們的不懈努力反而招怪。於是,女性們總是免不了被和家庭捆綁在一起。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婚姻失敗是一生的失敗」這些話就是這麼來的。

推薦閱讀:《時代雜誌》的芭比封面:當一個無法被拷貝的女生

此外,哪裡有那麼多的偶像式大團圓結局呢?在我看來,對於女性而言,真正的 happy ending 可能是像電影裡說的這樣:

「有時候,我們太專注於尋找完美的結局。我們沒有學會辨認他人的信號,沒有學會分辨誰是真心的而誰不是,沒有學會分辨誰會留下而誰會離去。也許,完美的結局沒有給你一個完美的男孩。也許只是你,一個人,收拾好心情重新上路,重新開始,去迎接未來更好的事物。也許,那個完美的結局就是,放下一切,向前看。」

在現在的中國,宮廷劇、歷史劇已經都是偶像劇下面的子產業鏈了,所以拍偶像劇時才理應更加慎重。我們拍出什麼樣的偶像劇,決定了下一代被什麼樣的片子餵養,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下一代的愛情理念。

請多多告訴那些姑娘們:她們一個人在困境裡可以很堅強;她們對愛情有選擇的權利;她們對自己的身體有完全的自主決定能力;結婚或者不結婚都只是一種選擇而已;她們的尊嚴和男孩子的尊嚴不會因為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胖胖的也可以很美麗,皮膚不白也照樣很有魅力。

請讓我們的劇中多一些這樣的女性吧:


沒有道別也沒有約定的莉香,教會了我慧極易辱,情深不壽的道理。


這個勇敢大膽,愛護樹木,還具有批判精神的小朱莉,教會了我彩虹一樣的愛戀。


又或者這個有點中二卻在大事​​上不迷糊,敢於挑戰權威的元氣少女林真心。

 死亡和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電影則將人的生命延長了三倍。不是有了一男一女就叫愛情。對於那些還會買票進電影院看偶像片的觀眾們,影方你們就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