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賞」入圍者鈴木涼美寫下風塵女子的日常,透過文字,我們於是走進了那些平常難以抵達的深夜場警、烈酒微醺,延伸家與愛的議題,原來那些選擇的背後都和愛有關。

文| 楊子霈

天生貌美的女人能否以此賺取男人的利益?

如果自己的女兒自願這麼做,身為母親又將如何反應?

日本作家鈴木涼美的芥川賞入圍作品《資優》(ギフテッド),便試圖探索這千古難解的大哉問。雖然中文版書腰上打著「前 AV 女優 現芥川賞入選作家」的頭銜,但其實內容一點也不情色,情感節制到有點乾燥。

同場加映:鈴木涼美入圍芥川賞:以前 AV 女優經驗創作《資優》,描述酒店女公關與重病母親

輕描淡寫下,隱含愛恨交織的母女情

小說以身為情色工作者的第一人稱「我」來敘述,開頭即敘寫罹患重病的母親搬進主角位於紅燈區邊緣的家中,主角每天既想從母親身邊溜走,又依然盡力照顧著她;母親想跟主角有更多相處,卻又絕口不提過往將主角手臂肌膚燒燙傷的過往。

小說筆調中性而冷靜,稍有熱度的字句只有:「母親因為吃不下向我道歉實在很莫名其妙。即便如此,我仍希望母親向我道歉,為了什麼都好,我希望母親向我道歉。」其後又岔開敘述其他生活瑣事。

在瑣事中一點一滴呈現主角的奇特母親:擁有吸引男性的「資優」美貌,在夜總會幾近半裸地賣唱,也極受有錢男客人喜愛,卻不願賣身而一心只想寫詩,和已婚劇團導演相戀生下主角,卻不願拿導演一分錢,獨自困窘地撫養女兒,對於靠美色得到好處的其他女性極為不屑。

主角國二時常和同學在外鬼混喝酒、晚歸,母親也不叨唸,但有天主角和一群年長男人鬼混回家時,母親突然緊抓主角拿菸頭及打火機,燒灼她的手臂,而主角的反應,只如此寫道:「看著母親陷入我皮膚的手指,感覺與其說是母親抓住我,更像是母親與我緊緊相連。」

隨後又岔開來敘述其他情色產業人員的事,主角對母親的情感究竟是憤怒、不解、愛或恨,小說卻不做渲染。

直到母親臨終前說:「不懂的事不要去懂。」「只要懂妳懂的事就好了。」「我不後悔生下妳。我對妳爸也是這麼說的。」這就是母親對主角所有困惑的最後回應了。

對照小說中反複提到身體有燒燙傷或紋身,是無法去泡泡浴或價碼不錯的風月場所的,才令人能懂得母親的複雜心理:以美色得到男人的好處,是母親最不屑的事。

她不願意女兒也踏入情色產業,不惜以毀滅式的方式破壞女兒的身體,破壞的衝動來自強烈的情感──女兒的身體來自母親的身體,酷似母親,卻不受母親的意志所主宰,一步步走向沒有光的所在。

而女兒明知母親最不屑於以美色得到好處,卻逕直踏上此條道路,似乎也是對母親的試探和質問──做出妳最不喜歡的事,這樣妳還愛我嗎?為何不能以情色資本換取男人的利益?妳為何要如此虛偽和矛盾?

輕描淡寫的筆觸下,其實隱然含著澎湃強烈、愛恨交織的母女情結。

猜你想看:2024 三大性別選書:《始於極限》、《性的正義》我們如何理解女性主義?

女性圖片|Photo by Antonio Friedemann on Pexels

「情色資本」是一種資本嗎?

而對照鈴木涼美與學者上野千鶴子的對談書簡結集《始於極限》,其中對「情色資本」的討論,便更能理解鈴木涼美在《資優》中對此議題的困惑與表達。

鈴木涼美自陳年輕時相當歡迎「情色資本」的觀念,並將其視為對「傷害」的嶄新詮釋,可以擺脫乏味的「被害者」標籤。而她投身情色產業,一方面也是想考驗母親對自己的愛的極限,以及對不屑以美貌賺取男人利益的學者母親發出質疑。

上野千鶴子則毫不客氣地直指:情色資本無法積累、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其價值也只能被單方面評估,評估的標準完全掌握在評估者手中。

所得到的報酬包含了「恥辱費」──AV 女優和酒店小姐都無法將他們的工作經歷寫進履歷,這經歷會對女性餘生帶來長遠的影響。

因此,怎能算得上是能跟「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相提並論的一種「資本」呢?

女性圖片|Photo by Camila Cordeiro on Pexels

《資優》實為對這段母女情誼最刻骨銘心的描畫

因此,《始於極限》可以說是對小說《資優》主題更深化的辯證與討論,讀完《資優》再來讀《始於極限》,將更能深入理解小說中的母女情結與所欲辯證的主題。

然而,小說《資優》仍具有《始於極限》所未能具備的,文學上的感染力,以及透過象徵才能達成的微妙的人生體會,比如小說生動而真實地呈現情色工作者的生活與心理,也寫到了自殺而死的 SM 女郎惠理及她生前要好的牛郎,呈現這些情色產業工作者混亂、沉湎、無法自拔的生活實感。

小說中不斷出現難以推開的「門」的意象,描寫主角位於紅燈區邊緣家中的門是必須以全身重量、並搭配一些技巧,方得以推開的,似乎也象徵母女關係的「和解之門」,必須是窮畢生之力來打開的。而結尾母親留給主角名為〈門〉的詩:

夜晚就快來了。

可以嗎?

門會砰地一聲關上了。

門關上時,不需要解釋。

可以的話,請靜靜地關上。

似乎象徵這扇「和解之門」,也隨時可能因母親不道歉、女兒叛逆、死亡⋯⋯等種種因素閉合,死之將至時,母親也只求能溫柔地閉合此門。

無怪主角讀到此處時,只覺手臂燒燙傷處「曾經那麼在意的凹凸不平,此時此刻突然摸不到了,感覺那裡已經既不腫脹,也沒有凹陷。」「即使腦海中又浮現出皮膚發出細微聲響燃燒起火的畫面,也不像以前那樣感到疼痛了。」

這對母女,也許最終也沒有達成真正的溝通與和解、原諒與寬恕,但彼此之間最深沉的情感卻已然穿越隔閡,成為彼此歸途與未來之路的依靠。

《資優》實為對這段母女情誼最刻骨銘心的描畫,呈現不原諒、不寬恕、不和解之外,親子之間仍有可能達成的同情共理,無怪乎能成為第 167 屆芥川賞入圍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