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訕」是指主動去跟陌生人講話,藉此結識對方的交際方式,看似無傷大雅,但從唐山打人事件到 80 萬 PUA 搭訕課程,搭訕文化中潛藏著哪些性別議題和危機?

文|實驗品

暗藏危機的搭訕文化:「不好意思,請問可以認識一下嗎?」

「搭訕」,一種以主動去跟陌生人講話,藉此結識對方的一種交際方式。

這種看似親和力滿點,又積極的人際交往手段,看似無傷大雅,但從近期發生的「唐山打人事件」、「PUA 搭訕課程錄影」以及「警察濫用職權搭訕」等事件中,我們似乎能隱約窺探到,隱藏在搭訕文化背後,那塊讓人不安的陰影。

「搭訕」這個本身就自帶許多「可討論空白」的社交行為,伴隨著近來的社會熱點議題,它受爭議的陰影也漸漸的浮出水面。

許多有關人身安全、交友邊界、跟蹤騷擾等話題和討論曾出不窮,這些困境固然駭人;但與此同時,在整個搭訕文化中,產生的傷害遠遠不止於此,透過一些常見發言和討論,我們就能深挖出隱藏在搭訕文化背面的有毒思想。

搭訕行為,正是「有毒的男子氣概」,如何壓迫兩性的最佳示範。

男子氣概。
圖片|Photo by Norbert Buduczki on Unsplash

當女性價值由男性定義,「搭訕競賽」的詭異價值觀

如果你以為只有實際被搭訕才會成為受害者,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有沒有被搭訕過」這一扭曲的標準,正逐漸讓所有女性都成為受害者。

「這一看就是沒有被搭訕過,氣噗噗才會說的話喔!」「你這樣講也不會有人去搭訕你啦!」在和搭訕事件有關的討論中,這類以攻擊為目的之羞辱言論,其實並不少見。

儘管只有短短一句話,卻十足彰顯了存在其背後的兩性價值體系——女性需要獲得男性的肯定,並以此建立自信和價值的中心思想。

因此,「沒被人搭訕過」這種言論,才會成為嘲諷,並用以刺激那些掉出標準框架之外的女性,還能順便升級搭訕這種行為。

在這種荒謬的標準中,搭訕,是一種帶有肯定價值的褒獎舉動。

一方面,男性可以把選擇權和主動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無形之中將女性做為獎品和分數。

延伸閱讀:「記得嫌她醜」把妹教程 PUA:教你獵捕女人的厭女教程

在某些分享故事中出現的「搭訕競賽」,在街頭由一群男性共同比較,搭訕異性人數最多者勝出的競賽遊戲,就能看見事件背後支撐的,詭異且脆弱的價值觀。

另一方面,「就是覺得你很漂亮才會來問的啊!」此種搭訕透過審美傳遞出的肯定價值,甚至也會被內化到女性對自己的標準之中,無形地將「審美標準」和「個人價值」過度綁定,透過男性的行為和凝視去不斷的加強這個概念。

當女性也感受到「沒有被選擇搭訕的自己,是沒有魅力的」之時,這套價值,就將在重複的凝視與實踐之中,達到昇華。

在我們熟悉的搭訕體系中,女性似乎處於一個完全被動、危險的處境,是絕對的受害者,但其實只要細看這個系統,我們就能夠發現:男性顯然也無法逃過一劫。

男子氣概背影。
圖片|Photo by Yousef Espanioly on Unsplash

透過搭訕競逐「男性排名」,有毒男子氣概的壓迫

除了女性需要承擔搖搖欲墜的價值觀,身為主動方的男性們,其實也在不知不覺中深受其害。

在前面提到的「搭訕競賽」中,將搭訕這個行為變成一種類似遊戲性的競賽,透過比較成功搭訕後要到的聯絡方式來計分,這種透過競爭異性來遊玩的「男性排名」,也讓男性深受其害。

如果不去主動搭訕,就有可能會遭受其他男性成員的嘲笑或鄙視;比起無法融入陽剛集體的尷尬感,在這之後被潛移默化進 DNA 中的「男孩子應該要主動一點」、「女追男,隔層紗;男追女,隔座山」等刻板印象,才是我認為最毒的地方。

同場加映:「有毒的男子氣概」插畫集:男人也會痛,也會想流淚

這種現象的出現,恰好從男女雙方的視角總結印證了:搭訕文化是如何體現了「有毒男子氣概」的壓迫,在男性內部透過向內的力量團結認可價值觀,排擠那些不適者。

再將透過搭訕的舉動,輸出到女性身上進行評審,也同樣排擠那些不符合規則者,並以此試圖建立一種畸形的互動體制。

坦白說,如果不是這陣子這類搭訕狀況的問題連環爆,我也從來沒有想過在這個看似熱情、友善的交朋友行為背後,有這麼多隱患存在。

除了讓人尷尬,且完全不知道該如何界定的分寸感、介於跟蹤騷擾邊界的行為,與其背後支撐的的有毒男子氣概,更是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

不只是女人需要從過往的刻板印象中解脫,男人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