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人使用 Instagram 的限時動態,許多濾鏡特效應需求而生,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濾鏡的公式不外乎是:大眼、小臉、紅唇,而當我們越來越依賴時,會不會讓單一審美觀愈來愈膨脹,對自己的外貌及身體產生焦慮呢?

近年明顯感覺到,Facebook 退燒、Instagram 當紅;年輕一代開始願意加長輩臉書好友,反正真正的生活抒發與心情書寫,早已移轉到 Instagram。

Instagram 世界,以照片圖像為主,數億個方格,盛載各式各樣的自我解放。大家在這裡找到一片天,無論你現實生活如何,都能開疆闢土,當自己的創世神,打造想要的形象,人人有機會追蹤數破萬、有潛力成為 KOL。


圖片|Photo by Georgia de Lotz on Unsplash

「我們來錄一個限時。」根據 2021 年 1 月的一項統計,全球每日有 5 億用戶,會使用 24 小時後即消失的限時動態(Story)。從原先的隨拍隨發,到後來也逐漸像貼文排版,要講究美感、追求某種一致。

像我個人,最初使用限時動態,是為了方便記錄轉眼一瞬的事,但後來花費愈來愈多時間,在重新調色、排版、增放文字等後製上。

Instagram 限時動態的濾鏡(filter),應需求而生。拍照或錄影時,先選好符合情境的濾鏡,按幾下、滑動幾次,輕鬆獲得成品。官方也鼓勵用戶創作,自行打造想要的濾鏡。

除了色調和文字,最受歡迎的濾鏡類別,肯定包含能產生上妝效果的。這陣子,臺灣開始流行「雪餅」濾鏡,一個讓臉上布滿亮面白點的特效,據説能夠遮瑕變美。既有人愛用,就有人不解,在網路論壇如 Dcard、PTT 也曾引發討論。

Demi Lovato 提醒我們的事:濾鏡千篇一律,滿足誰的審美?

即使沒試過「雪餅」,我前幾天和朋友出門時,也感受過上妝濾鏡的實用性。試想,和姐妹們在咖啡廳,一邊吃喝美食,一邊聊天聊到口乾舌燥,有時還真懶得補妝,但為留紀念,還是必須合影。

「這個很騙。」「我知道一個更騙的。」我們隨興挑著濾鏡,這年頭,照片騙或不騙,已經能自嘲式的討論,無須害羞。


圖片|作者提供

同場加映:影評|《女神降臨》的外貌歧視:只有當你長得好看了,別人才會重視你?

看著畫面中的自己,臉蛋瞬間變小、眼睛發亮有神、皮膚細緻到毛孔全無(不像人類),我們嘻嘻哈哈地很滿意。而事後,再次回看照片,我忍不住開始思考,這個「滿意」究竟從何而來?

雖然「濾鏡」乍看之下,和「修圖」類似,都是變成主流審美「更漂亮」的模樣。但其實,濾鏡有更固定的一套公式——將臉對準相機內鏡後,它會自動偵測,把認為你「不好的」變成「好的」——例如放大瞳孔、縮小鼻翼、染紅唇色。

「有了它,青少年該怎麼學習接受自己?」
“How are teens supposed to learn to accept themselves with this?”
—— Demi Lovato

2021 年 3 月 1 日,美國女歌手 Demi Lovato 在 Instagram 上傳她套用濾鏡後的影片。「這不是我真正的眼睛」「我的皮膚沒有那麼光滑」「所以我的鼻子需要小一點嗎」短短五秒鐘,對於上妝濾鏡,她提出犀利質疑。

濾鏡一框,我們被修正、被改變。是什麼,默不作聲地,對我們外貌進行點評指教;而我們也在不經意間,要滿足誰的審美觀。

現代少女少男:我們在虛擬世界,尋找丟失的自信

「幸好我 13 歲時,沒有這種東西(濾鏡)。」Demi Lovato 擔心,Instagram 可能為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例如產生外貌及身體焦慮、想進行非必要的整形手術等等。

事實上,Demi Lovato 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早在 2020 年 2 月,CNN Business 報導指出,一位整形外科醫師表示,她有一半的掛號者,會帶著自己套用濾鏡或修圖後的照片,作為整形範本;而非像過去,詢問如何改善特定身體部位,或以仿造明星藝人的模樣為主。

當人們持續以濾鏡進行展演及偽裝,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讓單一審美觀愈來愈膨脹,我們也愈來愈無法面對真實面貌的自己。


圖片|Photo by Larm Rmah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性別觀察|「長相不夠性感?」凱莉墨里根:我們對於女性美麗與完美的要求,已然失控

女性主義作家 Naomi Wolf 在《The Beauty Myth》一書,提及:「當女人從家庭迷思解放,卻又被美貌迷思控制。」關於大眾媒體的女體呈現,已有許多研究及議論。有趣的是,為 Z 世代的我們,在社群平台上,身兼使用者與創作者,似乎比主流媒介更有影響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濾鏡正在滿足新世代的需求。我們之所以使用濾鏡,不外乎是想讓自己在社群媒體,呈現「最好的樣子」,被人稱讚或喜歡。我們可以透過社群媒體,找到在現實生活裡遍尋不著的自信心,勞動及金錢成本低,也簡單得多。

而需求的反面,是困境。社群媒體上的表現和成就,容易成為自信心的唯一來源,這在求學階段尤其明顯,也是為什麼,比起成年人,我們更需要關注青少年在其中所受到的影響。

對於理想的模樣、建立自信的管道,想像一直很少。於是不難理解,為什麼從社交模式到審美觀,至今依舊僵化而單一。

如果關掉濾鏡之後——

在同篇貼文裡,Demi Lovato 為自己過去經常使用美顏濾鏡而道歉,表示自己忽略它可能造成的危機。

我倒覺得,不必 say sorry,甚至我也不會呼籲「我們都停用濾鏡吧」。畢竟濾鏡確實好玩、有趣、有助於展現某種特色;下次沒上妝但想拍照時,我很可能還是想借用它的「力量」——但於此同時,我也會往前多想一步,思考它背後所揭示的意義。

濾鏡或修圖,都讓人處於某種安心狀態,但這份「安心」為什麼存在?我們有沒有機會,另尋別處,找到新的、不一樣的,對待及肯認自己的方式。


圖片|Photo by Marco Xu on Unsplash

我很喜歡的詩人 Rupi Kaur ,寫過一首詩。她這麼說:「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我不斷調整改變,每當我覺得夠美了,對美的定義又倏忽改變。要是根本沒有終點線,我卻在追趕的路上,失去了與生俱來的禮物呢?畢竟缺乏安全感的美,是美不起來的。」

經歷過小狗吐舌、雪餅濾鏡的流行,也讓我們同樣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各種面容體態,都能夠百花齊放,吹起微風陣陣,全是不一樣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