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親近的人,為什麼不知不覺比較壞?心理師寫關係處方籤,長久的怠慢,關係會崩壞,在此之前,我們如何「以始為終」建立關係新思維。

我們總對家人最敷衍,卻對外人比較好?

愛是一種錯覺。熟稔易生侮慢,從來不是新鮮事。

「你不是答應過我,這次我陪你回台中婆家過端午,下次換你陪我回台南娘家過中秋,說好了。不是嗎?」

Maggie 氣沖沖地對著老公說。

「唉呀!這又沒什麼。我就忘了嘛!而且我剛剛都已經跟爸媽說好,今年中秋要帶他們去日本玩,你沒看到他們那副開心的模樣嗎?難道要我才開好支票,就對老人家反悔?」

Josh 不以為意地說著,眼睛繼續盯著世界足球賽轉播,全身熱血沸騰得不得了。

這回到底是墨西哥爆冷門勝出?還是衛冕冠軍德國繼續獲勝?注意力全神貫注在眼前的賽事,Josh 渾然不覺身旁的老婆已經火冒三丈,怒不可遏。

「這又沒什麼」、「哪有什麼關係」、「這樣還好吧」、「等一下會怎樣」、「有什麼好計較的」⋯⋯我們是不是很常在親密關係裡,聽到這些話?又或者我們也常常說著以上的話語,搭配著漫不經心的態度,回應著最親近的人呢?

延伸閱讀:關係斷捨離:再好的閨蜜,也需要休息一下

愛是一種錯覺,讓人以為擁有了特權,可以對你愛的人,還有愛你的人予取予求,軟土深掘。

人際關係更是一種美麗的幻覺,但現在的擁有,從不代表能夠持續到永恆;現在還可以,不代表往後不會爛尾。


圖片|來源

對於關係,我們都有一種怠慢,還有一種傲慢

怠慢的是,越是親近的人,越是可以慢慢來。

傲慢的是,我們天真以為,關係絕不會更改。

因為,我的一舉一動,我的態度表現,對方都會照單全收,毫無怨言,即使現在不好,也會事過境遷。

延伸閱讀:關係樹洞|我知道,被疼是一種運氣

所以,對情人承諾的、跟家人約好的,無論大事、小事,無論輕重緩急,我們多半等閒視之,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人們多半會有一種毫無根據的篤定。確信最親近的伴侶,絕對不會走;相信最信任的家人,一定會包容我。這樣的心態是浪漫,也是天真,更是自我中心傾向的最好例證。

所以我們時常會看到,家人千交代、萬交代的重要事項,往往都會疏忽去辦,甚至往後一延再延,直到過期。

但是答應外人的事,哪怕優先序無關緊要,重要性微不足道,甚至這所謂的外人,只是隔了八條巷子,前些時日才剛認識稱不上熟識的老李,自己反而會交辦準時,並且盡力做到高品質。

那些親近的人,無論是家人,還是親密伴侶

最早的時候,他們沒說,是基於信任,相信我們自己就能夠做好。到了後來,他不說,是因為早已放棄;她沒說,是害怕失去關係。這些關係裡的互動,其實都在為了「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一次又一次地埋下伏筆。

網路上流傳過一段有趣的話,叫做世界上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那麼,我說,在親密關係裡,有一種滿意,是「只有一個人滿意,卻以為對方也是相同心情」。

所以時常見到許多人,把侮慢當成幽默,把刻薄當成有趣,把無禮當成親近;明明自以為是,卻當成將心比心。

人往往是這樣,得了便宜就賣乖,給他幾分顏色,倒是開起染坊來。即使侮慢了對方,甚至已經瀕臨羞辱的層次,有些人仍舊是毫無所覺,還洋洋得意,並且沾沾自喜。

怠慢、侮慢持續累積,人際關係的崩壞正是由此開始

而關係裡的變化就會是這樣,從剛開始只是不經意,偶一為之,變成得寸進尺的慣性。

從剛開始的體諒、包容,下不為例,變成沒有盡頭的委屈。

在關係裡,痛苦不堪的人不停思索著,而諮商室裡的個案們,也時常跟我討論著一個問題:那就是「關係的崩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事後回溯,往往已經模糊不清,而多數時候也只是自由心證而已。因為他有他的版本,你有你的劇情。

自以為是,說著尖酸刻薄的言語,卻還振振有詞;怠慢、侮慢持續累積,人際關係的崩壞正是由此開始。

所以到了後來,關係幾乎回天乏術的階段,你來我往,唇槍舌劍,雄辯爭執,卻永遠取不到共識,然而在這樣的過程裡,情感的厚度,關係的品質已經破壞殆盡。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你我都同意,然而羅馬卻是一天就能夠摧毀,我們都輕忽這個可能性,但它是多麼真切,並且實際。

居安思危並非人類天性,所以才會被耳提面命,一提再提。


圖片|來源

臨床心理師的處方箋

良好的互動方式,對誰都要比照辦理

用個有趣的比喻,「把家人當客人,把伴侶當主管。」你不會對著主管或客人說的話語,面對伴侶時,就別輕易張嘴說出去。

自己認為幽默、逗趣,實則是優越感作祟,想要展現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占人便宜,自己要有所警覺,並且留意。因為沒有人喜歡矮人一截,更沒有人喜歡被輕視,還有被當成傻子。

在關係裡輕鬆、自在,不代表放任自己原形畢露。尊敬也好,恭敬也罷,核心都是「敬」這個字。

更新你的人際關係互動思維:以終為始的對待

不要等到關係徹底崩壞,才回頭檢討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說了哪些傷人誤己的用詞。

用心觀察身邊良好的伴侶及家人關係,你會發現這些人的共通點,並非天生好脾氣,而是能夠隨時覺察自己的情緒、表現及互動模式,適度收斂情緒,而不是放任情緒失控。

即使怒不可抑,也不會口出惡言,為了一時的痛快,換來關係的破壞。

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及需求時,能轉化成對方可以理解的方式及內容。即使在公眾場合要提醒對方,也會鋪好給對方的下台階,避免讓人失態及困窘。

我們都希望家庭關係和諧、溫暖,我們更希望親密關係甜蜜又愉快,因為,這才是我們想要的關係,也是我們想要抵達的終點,也是目的地。因此,良性的互動思維,正確的方法、途徑,才不會讓我們與幸福漸行漸遠、背道而馳。

「熟稔易生侮慢」不只是諺語,更是人際關係的切身提醒。所以要關係有界限,行為有分寸,心理有覺知。學習對人友善,但也別忘了,你也值得被善待。

把覺知帶進生活裡,留意你的一言一行,它都在不知不覺中,滋養或者侵蝕你的人際關係。

把覺察帶進關係裡,熟稔易生侮慢,親近因而怠慢,從來都不是新鮮事。

經營關係不難,讓每個人與你相處都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