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性別觀察】筆記,帶著激勵自己、影響環境的起心動念,與大家分享以性別出發的時事觀察。小 S 和蔡康永在金曲獎典禮上,對著台下的蘇打綠主唱青峰大喊「峰姐」,引發了接連幾天對於性別氣質的反省與思考。對於是霸凌還是玩笑的討論,我想說的是,把定義的權利還給每一個人,因為傷人的從來不是稱謂,而是嘲諷的態度。(別忘了關注蘇打綠的音樂:

金曲獎那一夜,發生什麼事?

上週六的金曲獎,小 S 和蔡康永頒獎前的串場對話,引發了接下來關於性別氣質討論的餘波盪漾。

小 S 與蔡康永上台頒發最佳專輯包裝獎時,以前不久停播的節目「康熙來了」如何介紹歌手與專輯,作為致詞的切入角度。因此也談及節目一貫以嘲諷為笑點的主持風格。小 S 自言上節目的藝人中曾有人三番兩次私下拜託她不要再討論某個議題。賣個關子後,她揭露這位藝人正是因其較為陰柔的性別氣質、一再被小 S 稱為「峰姐」的蘇打綠主唱青峰。

延伸閱讀:從《瑯琊榜》《民王》看台灣政治:我們的政治人物從來都不是太娘,而是不夠娘

對於在台上高喊峰姐的小 S,青峰先以深呼吸、眼神上下瞪視、翻白眼回應,在小 S 喊著「峰姐不要生氣啦」之後,他才笑著彎下腰。而當小 S 進一步追問有沒有歌迷會這樣稱呼他時,他則揮手喊著「不錄了」,作勢離去,往外走一大段。此時,小 S 與蔡康永在台上持續大喊「峰姐~回來~」,他才又走回來。

這不到一分鐘的互動橋段,接下來幾天引發網路上諸多的爭論和批評。蘇打綠的歌迷舉出過去青峰曾公開要求歌迷不要這樣稱呼的例子,說明小 S 這樣做並不妥當。也有許多人考慮到公開嘲諷男藝人性別氣質的作為,可能引發模仿效應,讓不同性別氣質的人受到傷害。

爭議發生之後,事件相關人小 S 、蔡康永和青峰紛紛在臉書上回應。

小 S 首先表態自己雖忠於自我,卻依然支持性別平權。昨天再發了一篇動態道歉自己「傷了好朋友的心」,反省自己不該「標籤別人」、「自己的幽默會造成傷害」。並表示自己和青峰已經和好。

推薦閱讀:放下改變的恐懼!小S:「只要不搞砸人生,什麼我都能接受」


來源:小 S 臉書

蔡康永則在小 S 之後也發動態說明「錯是一起犯的,所以也要一起道歉」,指出這是個「不正確的玩笑」,強調這個玩笑造成的更大危險是「對於某些人吃得消的玩笑,對別人會構成吃不消的霸凌」。

同場加映:綜藝節目「最娘男藝人」票投?玩笑背後有真實的「葉永鋕」們


來源:蔡康永臉書

在小 S 和蔡康永的道歉聲明後,青峰也發了一則動態陳述自己的態度。他說自己並沒有生氣,本來也只覺得這是個玩笑,但後來發現他們在這樣的場合做出這樣的示範,可能會讓「彼此夠熟的玩笑」演變成「另一場霸凌的悲劇」,所以決定要出來認真地回應這件事。


來源:蘇打綠臉書

從小 S、蔡康永再到青峰,他們的回應讓我們看見,本是人與人之間有默契的玩笑話,在旁觀者眼中,卻成為極具殺傷力的壓迫、甚至可能示範了對特定性別氣質的霸凌。所以,道歉、和好還不夠,這不是金曲獎一次無傷大雅的花絮,而是需要認真回應的議題。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場「玩笑」,真正讓我們這些旁觀人在意的是什麼?

青峰被稱呼峰姐,為什麼我們比他更生氣?

小 S 、蔡康永和青峰三個人之所以認真回應,不全然是因為要滿足社會對「青峰有沒有生氣」、「他們和好沒」的窺視慾望,也是因為注意到在金曲獎典禮上的這場互動和展演,為台灣社會造成了相當程度影響。

會不會讓別人誤以為,性別氣質與自己想像不同的人,就是你可以嘲諷的對象?或者,以玩笑包裝讓對方不自在的說法,是不是就獲得了隨意標籤別人、讓別人尷尬的特權?

青峰說,他知道這是一個玩笑。但他是否在意這個玩笑,並不影響金曲獎當下他們三個人各自扮演的角色。他們的互動呈現出兩種身份的角力:我知道你不喜歡但我就是要笑你的攻擊方、以及我覺得不舒服但在這個場合不得不忍耐的接受方。最後攻擊方安撫、接受方無奈接受,那不情願又無可奈何的姿態,讓現場的觀眾笑得好開心。

這樣的感受,多麼熟悉?

同場加映:「工具人」超商廣告為何讓你生氣?每個人心裡,都可能住著一個蕭博駿

每個人或許都在不同的情境或人生階段裡,扮演過青峰的角色。可能是孩童時期被嘲笑是「娘娘腔」和「男人婆」,也許是成長階段那個讓你一聽就刺耳、但怎麼也擺脫不掉的綽號,也許是大學時每一個社交場合,介紹詞千篇一律在「她現在滯銷中」、「他很想交女朋友,大家幫他徵友」上面打轉。

你曾經生氣過、認真地抗議過、嘗試溝通過,可能也在無人的夜裡自己偷偷哭過,可是沒有用。有時他們一起起鬨,笑著鬧著,讓你成為團體中的焦點,這時如果發飆走人,好像就是「開不起玩笑」、「破壞氣氛」。你未必沒有成為目光聚焦的愉悅,但你更困窘於總是要以這樣的方式被注意。

這樣的複雜情緒,既癢又痛。那些朝你擲來的笑聲和話語,也許大多時間並非惡意地想要傷害你,可是他們不知道,開玩笑也許是親近的表現,但這種玩笑方式,展演出的就是一種強迫與被迫。你也許喜歡這個朋友,但絕不會喜歡這個被迫的姿態。

這是為什麼,小 S 、蔡康永以為無傷大雅的玩笑,卻引發批判的聲浪。他們以為觀眾習以為常的康熙互動模式,卻從好笑、好酸被貶斥為霸凌、壓迫、社會上最差的示範。人們覺得生氣,不完全是因為要求政治正確,也不全然在心疼青峰,更是因為想起過去那個無能為力的自己。

節目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決定轉臺與否、可以假想這是事前安排過腳本、套好的招式;金曲獎這樣的盛大典禮,卻讓我們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重現那個「不能開不起玩笑」、「不能破壞氣氛」因此只能概括承受所有的標籤和嘲諷的記憶。

推薦給你:女性主義要的男性解放!告別厭女、恐同、陰柔賤斥的父權暴力

被小S大喊「峰姐」傷害到的,不只是青峰、不只是性別氣質偏向陰柔的男性、甚至不只是輿論所擔心受到霸凌的弱勢,而是每一個曾經被嘲笑過、被標籤過、被勉強過的,我們自己。

「峰姐」是中性的:不必污名化,也不必神聖化?

蔡康永在臉書上回應網友時提到:

你如果常看康熙,康熙也用很多集衝撞了一些主流社會的價值觀。當然,每集拿來一句一句檢查的話,肯定能找出很多問題的。但畢竟康熙不是奇葩說那種講道理的節目,康熙想令大家每天放鬆一小時,沒有什麼講道理的空間。。。全部都達成政治正確的節目、是否還能嘻笑怒罵呢?我的能力是做不出來的,倒不是因為精神錯亂,是因為節目的設定不同。

康熙來了與金曲獎頒獎典禮場合和性質的差異在此不論,他的回應點出的是「政治正確是否是一切言行最高準則」的疑問。或許,這個世界其實不必要存在一種絕對的「政治正確」,因為人跟人的關係,何來標準答案?何來正確?

金曲獎事件之所以讓旁觀者也覺得受傷,不只是因為性別氣質這個許多人心中的隱痛,也是因為小 S 、蔡康永和青峰展演的,就是一個強迫與被強迫的互動方式。如果今天青峰對「姐」的態度,是快快樂樂地以此自稱,同樣一句「峰姐」,就成為尊稱而不是嘲諷了。就像我們身邊可能也有自稱姐的男性、自稱哥或爺的女性,或者,在臉書動態上稱自己胖子、肥宅、魯魯的人。

延伸閱讀:單一敘事的危險:解放CC ,也要解放男同志

政治不正確的是態度,而不是用詞。

峰姐是中性的,我們不需要神聖化或污名化這個詞彙,不需要經此一役後提到姐這個字就戒慎恐懼,也不需要跳出來舉出一百個稱自己是姐的例子,來證明「我們該擁抱娘的驕傲」。而應該睜開眼睛,看看你眼前這個和你對話的人,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什麼稱謂或用詞讓他覺得舒服和自在?又是什麼樣的態度讓他覺得尷尬又困窘?

回到金曲獎的性別爭議,語氣和情境決定了「峰姐」是一個嘲笑,這樣的嘲笑也許青峰覺得無傷大雅,卻讓旁觀者對這樣情境下可能的尷尬和受傷感同身受。我們應該容許每個人對於稱呼的不同態度,接納有的人喜歡用「姐」來彰顯自己的陰柔,也有人覺得「姐」是一種政治不正確的羞辱。更有可能的是,像青峰的動態所說的那樣,他接受「建立在夠熟基礎上的玩笑」,但這並不表示他喜歡每一個人都這樣稱呼他。

且讓我們把稱謂的意義還給每一個人,讓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享有不同情境下的定義不同的權利。作為旁觀者,我們能夠做的是,反省自己夠不夠尊重每一個人各自不同的狀態。

同時,我們也應該避免利用既定印象製造讓別人不自在或尷尬的情境,因為被傷到的不只是被笑的人,還有每個旁觀者曾經被譏諷的過去。

其實,和人相處從來就不簡單,我們是在反覆試探之後,才知道每一個對話的對象、每一份關係裡獨一無二的特質。同樣的,我們也需要時間和機會認真體會自己,對於不同人、不同言詞喜歡和討厭的份際。

我們想要的,並不是一個列出明確禁忌、人人遵守不得逾越的社會,而是將人際互動還原到最初:人與人心的貼近,以及與彼此同情共感的關心與體察。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對話方式,也許不比一切都政治正確更為輕鬆,但那會是一個讓每個人都更自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