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向作者們邀稿,聊一聊「我是怎麼成為一個女性主義者」的,或許是生活上潛藏的痛癢,或許是性別不平等的現況,或許是長輩一句「為何還不結婚」的叨念,我們追溯自己成為女性主義者的路徑,分享自己對於性別的看法,因此能走得更遠,跟一群人走。

學習女性主義至今來到第五個年頭。自認身為一位女性主義者,除了看見父權社會中的各種亂象,最常要處理的就是自身的衝突─作為一個人,一個獨立的主體,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以及同時身為女人,社會視妳為消極被動的客體,並期待妳體現這樣的特質,這兩者之間的矛盾。

隨伴侶遷移的主體性何在?

去年下旬,我挾著女性主義的理論進入了一段親密關係,下一件事情就是,我擱下進行到一半的學業,為了和伴侶在一起,飛到位於另一個半球的國家,目前試著在這裡生活。出國前某一天,和媽媽在廚房聊天,她手執鍋鏟地質問:「妳不是整天口口聲聲的談女權嗎?看看妳現在在做的事有多小女人!」

推薦思考:我該不該辭去工作,當個全職家庭主婦?

不只一位朋友問我,為了伴侶遷移,要怎麼看待這項決定與女性主義常談的「主體性」之間的衝突?我第一個想法是:「如果不快樂,談主體性其實挺無謂的。」我知道「快樂最重要」聽起來很俗濫,甚至像是享樂主義,但目前我是這麼說服自己的。

然而話總是說起來容易,實際面又是另一回事,看待這種人生重大決定時,心態的失衡說來就來,生活不如意時、看對方不順眼時,怨天尤人、怪東怪西、質疑自己的決定仍是常有的事。所以,隨伴侶遷移的主體性何在?恐怕我也沒有答案,個人選擇和社會結構彼此交互影響的複雜關係,是越看越無解的,對我來說,能做的僅是不斷自省,並為自己的抉擇負責。

女性主義之於我

從高中時期開始到大學二年級,儘管念的是所謂名校,我最渴望的仍是─找個好男人,當個賢妻良母,和媽媽一樣當個模範家庭主婦,直到大二開始接觸性別相關的課程後,女性主義徹底改變了我的世界觀。記得在一次作業裡我寫道:「過去幾年,我的志願是成為一位家庭主婦,但學習女性主義後才發現,這樣的想法是多麼的無知。」

而教授在發回來的作業上用紅筆寫下:「成為家庭主婦也可以是一種選擇。」

推薦閱讀:職場或家庭,舉凡讓女人自在的地方,就不再能綁住她

學習女性主義初期,因為之前接受的都是父權社會下的教育,很多觀念是硬生生被擊破的,那種衝擊總是來的又快又狠,常讓人感到無所適從,因此會急切地想要尋找明確單一的立場,直挺挺地站上去,但不久後妳便會明白,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女性主義告訴我的是「什麼可以做」,而不是「什麼不能做」

常有人批判女性主義是教條,不過也是束縛女性的另一種意識形態,我了解強硬的立場很容易得到類似的批判,但接觸女性主義到現在,我仍不苟同這種看法。女性主義教會我的是「什麼可以做,而且做了是有人、有理論支持你的」,而非「什麼不能做」。

如果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就不難看出這一點,更何況社會生活中各種道德批判、是非對錯、黑白好壞、傳統價值、霸權制度,難道不是才是最嚴厲、不遵守就有嚴重後果的教條嗎?相較之下,女性主義不過是看世界、理解自己的另一種方式。

推薦閱讀:女性意識的第一課:尊重自己的自由意志

女性主義之於我,既是一門學問,更是生活哲學,相信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她將一直陪著我走下去,就像過去幾年一樣,在我困惑的時候,讓我看見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