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全球性別影響力大獎 Gender Impact List
2017 年度性別影響力大賞 Gender Impact List
發聲,行動,你就是影響力
#itmatters
起心動念
2017 年,女人迷深耕性別議題的第六年,我們推出首屆全球性別影響力大獎,邀請更多人,成就性別的改變,#itmatters。
2017 年,事件一字排開,無論在台灣或國際,都有多起性別暴力事件,從臺灣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再到好萊塢韋恩斯坦事件,今年是發現問題的一年——性騷擾、權勢性侵、職場性侵,今年也是改變醞釀的一年——臺灣釋憲承認同性婚姻,印度 #AintNoCinderella 爭取女性夜行權,DC 推出《神力女超人》電影,成就陰性典範。
性別不只是一次次偶發事件,而是一次次累積的改變。沒有人是旁觀者,沒有人是局外人,你就是影響力。
年度重點關注
2017 年 11 月,我們累積了千人填答問卷,提名性別事件。12 月編輯部梳理今年百大事件,從中選出年度重點關注。六大關注,是報導揭露、是企業示範、是文化設計、是大眾傳播、是線下行動、是線上社群,是你我都有的力量。 我們相信,當代爭取性別權益,人人都能發揮影響力,將性別落地生活。
2017 最佳性別報導
性別透過報導的誠實揭露,得以讓世界看見真相。

10 月 @ 美國
New york times 揭露好萊塢電影大亨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
編輯點評:好萊塢性騷擾事件是檯面下的秘密,紐約時報無畏環境壓力,堅持揭露事實的報導,也捲動後續更多受害者現身說法。
2017 最佳性別實踐
性別透過線下的行動實踐,得以促成環境的具體改變。

9 月 @ 英國
英國百貨公司 John Lewis 將童裝首度換上性別中立標籤
編輯點評:英國老牌百貨公司 John Lewis 帶頭整修童裝部,丟掉男孩和女孩標籤,讓所有童裝走中性路線,為百貨公司首例。
2017 最佳性別藝術設計
性別透過設計的語言轉換,得以呼籲眾人對議題的關注。

3 月 @ 美國
華爾街無畏女孩雕像設立,呼籲重視董事會的女性席次
編輯點評:婦女節前夕,華爾街著名地標銅牛雕像前豎立起一座少女雕像,贊助雕像的道富環球顧問公司指出,此舉用意是想喚起企業對領導階層性別失衡的注意,呼籲增加董事會的女性席次。
2017 最佳性別企業
性別透過企業的領銜示範,得以保障權益與進化環境。

11 月 @ 美國
Netflix 宣布因演員凱文史貝西涉嫌性騷擾案,而終止合作,並積極推動以女性為主體、性別多元的影集系列
編輯點評:Netflix 在凱文史貝西性騷擾案後,快速做出決斷,可見其對公眾議題的關注。Netflix 以女性為主角的影集《王冠》,於今年拿下第 74 屆金球獎「最佳劇情類影集」及「最佳女主角」
2017 最佳性別大眾文化
性別透過大眾文化的傳播,得以走入日常落地。

7 月 @ 美國
DC 推出第一部超級女英雄電影《神力女超人》
編輯點評:《神力女超人》刷新了女性導演執導電影最高單日票房紀錄,並為陽剛的 DC 宇宙,注入新的活水,讓女孩有了能夠認同的典範。
2017 最佳性別社群活動
性別透過線上社群的呼籲,得以捲動個人的行動浪潮。

10 月 @ 美國
回應好萊塢性騷擾事件,女星艾莎米蘭諾呼籲 #METOO 社群標籤說出受害者故事
編輯點評:社群與性別的結合,#METOO 給了受害者說出口的機會。#METOO 一詞源於 10 年前爭取性別平等的非裔女性柏克,今日仍有其必要。
亞洲年度性別關注
三則亞洲關注,看亞洲性別浪潮的湧動,即將撼動世界。

4 月 @ 台灣
年度性別關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及其作者林奕含自殺事件
編輯點評:今年我們必須記得《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們必須記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作者林奕含自殺留下遺作,捲動亞洲社會廣泛關注權勢型性侵。性侵受害者從不是小眾,我們能做的還有太多。

8 月 @ 印度
年度性別關注:#AintNoCinderella 爭取印度女性的夜行權
編輯點評:印度發起 #AintNoCinderella,回應印度女 DJ 坎都遇上的深夜飛車騷擾。印度記者莎曼上傳照片,眨眼回應,獲得世界報導與關注。回想 1996 年 12 月,彭婉如事件後,臺灣爭取女性夜行權,兩萬人現身參與,於同年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21 年後,印度也走上權益爭取的道路,渴望盡快通過保障法案。

5 月 @ 台灣
年度性別關注:台灣婚姻平權釋憲,預計兩年內同性可結婚
編輯點評:1986 年,當時 28 歲的祁家威開記者會出櫃,並要求法院公證結婚。長征 30 年,不少團體與個人共同努力,臺灣在 2017 年看到婚姻平權的曙光,兩年內同性婚姻將合法。
年度百大性別事件
百大性別事件,發生在世界,發生在亞洲,發生在臺灣,邀你感受 2017 年的性別動能。
1

1 月 @ 美國
Women's March 女權上街頭
川普上任第二日,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共有 75 萬人走上街頭,訴求女權即人權,並呼籲政府婦女職涯權與生育權,以及保障不分性別年齡種族的法律權益。
焦點影響
全球範圍內共有 673 場遊行,初步估計全球參與人數超過 200 萬。為美國自 1964 年的反越南戰爭遊行以來,境內發生過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2

1 月 @ 美國
國家地理雜誌百年首談跨性別議題
國家地理雜誌封面以「性別革命」為題,讓九歲跨性別者傑克森登上封面,傑克森表示:「做一個女孩最好的事情是,現在我不用再假裝自己是一個男孩。」
(圖片來源)4

1 月 @ 臺灣
國防部莒光園地心輔單元劇《彩虹》:討論軍中男同志性傾向受迫議題
莒光園地心輔單元《彩虹》播出,一對男同志從相戀到失戀,國防部以「增進良性互動,妥善經營感情」為主題,強調藉傾聽、關懷、輔導等方法,有效提升心理輔導。
(圖片來源)5

2 月 @ 臺灣
月亮杯通過衛福部審核,合法上市,給女性新的生理衛生用品選擇
月亮杯是用矽膠材質製作的軟杯,捲起推入陰道承接經血的女性生理用品。約 10-12 小時更換一次,仔細消毒可重複使用十年以上。1937 年美國人發明月亮杯,很快成為歐美女性生理用品的選擇。儘管海外行之有年,但臺灣到 2017 年 2 月才得以上市。
焦點影響
月亮杯終於屬於合法生理衛生用品,女性有更多新的生理衛生用品選擇,亦開啟社會對女性生理用品與處女迷思的討論。
7

3 月 @ 華爾街
華爾街無畏女孩對上大公牛
婦女節前夕,華爾街著名地標銅牛雕像前豎立起一座少女雕像,贊助雕像的道富環球顧問公司指出,此舉用意是想喚起企業對領導階層性別失衡的注意,呼籲增加董事會的女性席次。
焦點影響
美國 500 家大型上市公司裡,董事會的女性席次低於 20%,道富環球顧問公司則指出 Russell 3000 Index 的 3000 家公司裡,25% 的公司沒有任何女性董事,這該被改變。
9

3 月 @ 聯合國
聯合國親善大使安海瑟薇主張有薪產假
安海瑟薇於三八婦女節,在聯合國分享,現行的「母職產假」已不適用,而該建立雙親能應用的「有薪產假」,賦權女性同時,也該關注男性困境。
(圖片來源)10

3 月 @ 美國
Women's March 主推「沒有女人的一天」
三八婦女節,Women's March 推出「沒有女人的一天」,邀請世界正視女性低工資與職場性騷擾問題,提出三個行動,一、無論受薪與否,女人可自主放假一天;二、停止購物一天;三、身穿紅色衣服、響應抗議。
(圖片來源)11

3 月 @ 臺灣
大法官針對同性婚姻釋憲案,在司法院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
大法官、聲請人、鑑定人與法務部長邱太三等人多方針對同性婚姻議題,辯論現行民法是否違憲?另立同志伴侶法是否可能違憲?
(圖片來源)15

4 月 @ 臺灣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自殺事件,社會廣泛關注權勢性侵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自殺,林奕含生前表示書中內容改編自身邊友人經歷,林奕含往生後,林的父母表示書中遭補教名師性侵的房思琪,其實就是林奕含的經歷。
焦點影響
引發社會對於利用權勢進行性侵害或性騷擾的議題討論,這段期間,性侵受害者的經驗現身,人們討論熟人性侵的發生條件。
16

4 月 @ 車臣
車臣政府獵捕同性戀,並設立集中營
俄國《新報》報導車臣共和國政府大規模拘禁境內的男同志,聯合國專家證實報導屬實。對此,車臣政府回應,車臣「沒有同性戀者」,就算有也不需要政府動手,他們的家人會讓他們消失。
(圖片來源)17

4 月 @ 加拿大
首張無性別標註健保卡
加拿大政府發出全球無標註嬰兒性別的健保卡,給八個月大的寶寶 Searyl Atli,此為全球首例,寶寶家長 Kori Doty 為跨性別者,以及無性別身份聯盟一員。
(圖片來源)18

19

4 月 @ 臺灣
現代婦女基金會發起 Only YES means YES 沒有同意,就是性侵
現代婦女基金會翻轉性侵防治觀念,發起「沒有同意,就是性侵」,主張性行為的積極同意權。強調性主動的一方有責任確認對方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同意」性行為,不是用「沒說不就等於願意」的模糊態度侵犯他人。
(圖片來源)20

4 月 @ 美國
首位女性馬拉松跑者斯威策重回波士頓馬拉松現場
50 年前,一名女子在參加波士頓馬拉松時遭到粗暴的阻攔;50 年後,這名女子重回波士頓馬拉松賽場,邁開腳步告訴大家這些年來女性馬拉松跑者的變化。
(圖片來源)21

5 月 @ 臺灣
臺灣婚姻平權釋憲,兩年內同性可結婚
大法官同婚釋憲結果出爐,民法違憲!同性可結婚,但是究竟是透過修訂民法,還是另立專法,由立法機關決定,限期兩年。
焦點影響
針對同性婚姻立專法或修民法,交由立法機關決定,但立法機關若無法在兩年內,完成相同性別兩人成立婚姻之法律保障,同性別兩人只要持兩人以上的證人簽名書面,到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就自動依照民法婚姻章的規定,發生法律上的配偶效力。
22

5 月 @ 日本
日本連鎖便利店唐・吉訶德設置性別友善廁所
涉谷全新開幕的唐・吉訶德設置性別友善廁所,店方表示:「這是任何人都能使用的廁所,寄予實現尊重多元性別的社會、創造多樣性的環境而做出了這樣的貢獻。」
(圖片來源)23

6 月 @ 美國
500 Startups 創辦人 Dave McClure 涉性騷擾案,請辭並寫道歉信
紐約時報〈科技業女性公開揭露業界性騷擾文化〉一文揭露創投資本家的性騷擾案,包含曾投資 Uber 的 Chris Sacca 和 500 Startups 的創辦人 Dave McClure,超過 24 位任職於科技新創產業的女性工作者現身指認。
焦點影響
根據 PitchBook 的數據,過去一年男性融資總額達 582 億美元,女性卻只有 15 億美元,可見創投圈的固著權力關係。
24

6 月 @ 愛爾蘭
愛爾蘭首位出櫃總理
印度移民之子同為出櫃同志的瓦拉德卡(Leo Varadkar)於 6 月 2 日黨主席選舉中勝出,當選愛爾蘭統一黨(Fine Gael)黨主席,將成為愛爾蘭首位出櫃總理。
(圖片來源)26

6 月 @ 美國
FB 推彩虹旗符號,慶祝 LGBTQ 驕傲月
臉書推出彩虹旗符號功能,慶祝 LGBTQ 驕傲月,也紀念曾經創立 LGBTQ 社群的 Gilbert Baker 於今年 3 月去世,感念他對同志權益的付出。
(圖片來源)28

7 月 @ 美國好萊塢
DC 宇宙第一部超級女英雄電影《神力女超人》
《神力女超人》是 DC 第一部超級女英雄電影,也是首次由女性導演執導的英雄電影。拍攝時,女主角蓋兒加朵懷五個月身孕。
焦點影響
《神力女超人》刷新女性導演執導電影最高單日票房紀錄,也促成神力女超人轉型,給小女孩陰性典範。
29

7 月 @ 臺灣
華文世界第一家女性主義書店「女書店」門市 7 月結束營業
1994 年在臺北成立,華文世界第一家女性主義書店「女書店」在其臉書宣布,因不堪連年虧損,在 7 月 1 日起結束門市營運,店長楊瑛瑛說這不是「句點」,女書的網路書店、臉書、部落格以及很重要的出版工作都不會停止。
(圖片來源)30

7 月 @ 美國
Google 性別爭議與矽谷的衝擊
Google 工程師 James Damore 撰寫〈Google 的意識形態回音室〉,文內論證性別差距並不等於性別歧視,在矽谷引起廣大迴響與討論。次月 8 日,該名工程師遭 Google 解僱,原因為「延續刻板印象」,性別的生理決定論遭挑戰。
(圖片來源)31

33

7 月 @ 美國
Linkin Park 主唱自殺
搖滾樂團 Linkin Park 主唱 Chester Bennington 於 7 月 21 日自殺身亡,過去他曾多次在專訪提到,自己從七歲時開始被性侵,對方是他男性長輩,他害怕說出口,性侵是他一輩子的傷痛。
(圖片來源)34

7 月 @ 南蘇丹
大赦國際組織釋出南蘇丹性暴力報告書
大赦國際釋出報告書《不要保持沉默:南蘇丹的性暴力倖存者呼籲司法和賠償》,遭受性暴力的除婦女外亦有許多年輕人、孩童,他們有些感染愛滋病毒、有些罹患創傷症候群、尿失禁,或是被放火燒死。
(圖片來源)35

8 月 @ 印度
#AintNoCinderella 不當灰姑娘,爭取印度女性的夜行權
印度北部哈里亞納邦的女 DJ 坎都開車返家,遭兩名男子尾隨,性侵未遂。哈里亞納邦 BJP 黨員巴提接受 CNN 訪問時說「女性本就不該在 12 點後單獨出門」,印度電影明星史班黛娜以 #AintNoCinderella 抗議。
焦點影響
#AintNoCinderella 迄今觸及世界 1800 萬人與超過 45% 印度人關注,為印度近幾年最大規模的抗議遊行,期待能於近幾年內通過立法保障。
37

8 月 @ 美國
川普發布聲明禁止跨性別者從軍
美國總統川普 25 日簽署備忘錄,26 日宣告禁止跨性別者從軍,原因是其會產生可觀的醫療費用和造成擾亂。根據估計,美國現役 130 萬軍人中,約有 2500 到 7000 名跨性別者。
(圖片來源)38

9 月 @ 英國
英國百貨公司 John Lewis 將童裝換上性別中立標籤
英國老牌百貨公司 John Lewis 帶頭整修童裝部,丟掉童裝的男孩和女孩標籤,讓所有童裝走中性路線。
焦點影響
英國全國家長組織「讓衣服當衣服」(But Let Clothes Be Clothes)表示:「社會文化性別(Gender)不是生物性別(Sex),社會文化性別是一套想法或是一套有關男女社會角色的價值,該隨時間改變。」
39

9 月 @ 臺灣
五歲女童臺北車站脫衣全裸,兒童身體自主權益討論
民眾目擊一名五歲女童全裸在臺北車站捷運出口與媽媽、弟弟玩耍,路人見狀紛紛上前要求女童穿衣,女童母親表示,女兒原有穿衣,覺得太熱才脫個精光,她尊重孩子的選擇。
(圖片來源)40

9 月 @ 臺灣
李明哲之妻李淨瑜,中國救夫行前發表四點聲明
李淨瑜沒有噤聲,她選擇迎戰這場跨國人權政治角力,並說明自己身為自由人有護衛李明哲非自由身的義務。捍夫舉止引起議論,遭媒體批評她在演戲。
(圖片來源)41

9 月 @ 臺灣
日本 AV 女優波多野結衣上公視《誰來晚餐》推廣手天使
日本成人片女優波多野結衣於 9 月出現在臺灣公視節目《誰來晚餐》,走入患有肌肉萎縮症的小齊的家,號召更多人一起重視身心障礙的情慾。
(圖片來源)42

9 月 @ 臺灣
中山女中校門口發放公開信,請求關注中山女中校園的性騷擾事件
中山女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證實,校內已有四名在學女生曾受特定男性教師性騷擾。行為包含觸碰身體隱私部位。該名老師獲一大過處分,將在一年告假後,再回校園執教。
(圖片來源)43

9 月 @ 舊金山與大阪
慰安婦雕像,讓大阪與舊金山解除姐妹市關係
美國加州舊金山當地的南韓、中國和菲律賓團體共同出資製作雕像,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供日軍洩慾的亞洲慰安婦。三位少女,分別來自朝鮮半島、中國和菲律賓,手牽手站成一圈。
(圖片來源)44

10 月 @ 美國好萊塢
New york times 揭露好萊塢電影大亨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
紐約時報於 5 日報導,電影大亨哈維·韋恩斯坦的性騷擾與性侵犯行長達 30 年,多位女星現身指控,社群發起 #METOO 運動。
焦點影響
韋恩斯坦的事件揭露、女星的出面指認、#METOO 的標籤使用,連帶揭露了更多事件,如凱文史貝西性騷擾、路易 C.K. 性騷擾、布萊特雷納言語性騷擾案等。
45

10 月 @ 美國好萊塢
社群發起 #METOO 串聯回應好萊塢性騷擾事件
回應好萊塢性騷擾事件,女星艾莎米蘭諾使用 #METOO 標籤呼籲社群說出受害者故事,#METOO 一詞源於 10 年前爭取性別平等的非裔女性柏克。
焦點影響
一天之內,#METOO Hashtag 已被使用超過 82 萬次,全球有 470 萬名用戶參與討論。
46

10 月 @ 德國
德國民法正式承認同性婚姻
德國早在 2001 年就通過「伴侶法」專訪,讓同性伴侶能夠去戶政單位登記、冠同姓、並有互相扶養的義務。2017 年 6 月,德國修改民法,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修改的法案於 10 月 1 日正式生效。
(圖片來源)48

10 月 @ 臺灣
第 15 屆同志大遊行創有史以來最高參與人數
第 15 屆同志大遊行以「澀澀性平打開開,多元教慾跟上來」為題,強調性/別多元教育,吸引有史以最高參與人數,共計 12.3 萬人。
(圖片來源)49

10 月 @ 臺灣
Bodyform and Libresse 呼籲正視月經議題
女性衛生用品公司 Bodyform 推出了新廣告,將模仿血跡的紅色液體傾倒在衛生棉上,而不是一般廣告常見的藍色液體,推動不再避談或污名化月經議題。
(圖片來源)50

10 月 @ 臺灣
遠航企業工會公開「空服員的告白:你所不知的航空公司真相」的動畫影片
遠航企業工會公開以「空服員的告白:你所不知的航空公司真相」為題的動畫影片,指控遠航要求空服員幫立委站台助選、遊街;在路跑活動用餐場合與旅行社業、長官共桌陪酒。
(圖片來源)51

11 月 @ 美國
Netflix 宣布不再與凱文史貝西合作
於凱文史貝西涉嫌性騷擾案後,Netflix 旋即宣布將與凱文史貝西終止合作,並積極推動以女性為主體、性別多元的影集系列。
焦點影響
Netflix 以女性為主角的影集《王冠》,於今年拿下第 74 屆金球獎「最佳劇情類影集」及「最佳女主角」肯定,Netflix 近期也宣布《紙牌屋》最後一季不會停播。
52

11 月 @ 秘魯
秘魯小姐選美比賽,呼籲關注性別暴力
秘魯小姐選美比賽中,佳麗們朗讀的並非自身三圍,而是秘魯歷年涉及婦女的犯罪案比例罪案及受虐數字。「我的名字是卡米拉(Camila Canicoba),代表利馬地區,我的數字是:過去 9 年來,我國共有 2202 宗殺害婦女的案件。」
(圖片來源)53

11 月 @ 美國
美國喜劇演員路易 C.K. 承認性騷擾
《紐約時報》於 9 日報導引述五位女性的說詞,指控路易C.K.曾在不同場合要求她們觀看他手淫。10 日,路易 C.K. 出面回應承認,自己確實濫用權力。
(圖片來源)54

11 月 @ 美國好萊塢
導演布萊特雷納言語性騷擾
艾倫佩姬指控電影導演布萊特雷納言語性騷擾,該導演面臨六項指控,其中包含強迫口交。蓋兒加朵應援,表明若布萊特雷納不退出,將拒演神力女超人。
(圖片來源)55

11 月 @ 法國
法國總統推動性別新政
法國總統馬克宏於「國際終結對婦女施暴日」公布新政,教育大眾與學童認知性別歧視與暴力,改善受害者報案系統,並法例規定同意性交的最低年齡為 15 歲。
(圖片來源)56

12 月 @美國
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以 Silence breaker 為題
時代雜誌公布 2017 年風雲人物——「打破沉默者」,有一群人遭受性侵害或騷擾者,橫跨各族裔、社會階層、不同職業,在全球各個角落裡打破沉默,她們發出的集體憤怒已激起立即且震憾的結果。
焦點影響
建造發聲的安全環境,鼓勵更多人不再忍受,打破沉默,年度風雲人物,就是每一個人。
#itmatters 寫你的故事
加入社群串聯,使用 #Itmatters hashtag,分享你的性別關心,寫下你的性別故事。
#itmatters 我不想再容忍任何的職場性騷擾了,摸我一把不是「又不會少一塊肉」,職場性騷擾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itmatters 終於跟爸媽聊了我的性別認同,希望我親愛的家人,可以參與我認識自己的過程。
#itmatters 身為男性,我總是被期待要堅強、要勇敢、不要哭,我想鼓勵更多男性表達脆弱情緒,這很重要。
#itmatters 使用 #itmatters Hashtag,你的發聲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