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別影響大獎 響應夥伴
感謝提名人名單
感謝他們的挺力相助與提名,讓這個世界成為更美好自由的地方。
1

每一個妳你妳
千位關注讀者
透過事前問卷的提名,每一個你都參與的年度性別影響大獎的提名過程。
2

政治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康庭瑜
性別運動倡議者。
3

大學教授
柴
作家,性別與心理學者,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
4

自由作家
蔡宜文
畢業於充滿戰鬥力的清大社會所,專長為愛情社會學。
5

非營利組織
同志諮詢熱線
社群互助、連結資源、建立多元共存的支持網絡。
6

非營利組織
現代婦女基金會
傾聽每一個受傷的故事,為你爭取更安全的明天。
7

非營利組織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於2009年成立,致力於推動婚姻平權。
8

非營利組織
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爭取同志的生育權、親權、婚姻權和伴侶權。
9

非營利組織
婦女權益發展促進基金會
主力推動性別主流化與性別平等。
10

Content Lab
女人迷編輯團隊
女人迷編輯團隊梳整所有提名結果,獎項定名,選出今年度全球性別影響大獎獲獎名單。
協力媒體
女人迷邀請媒體共同梳理 2017 年度的性別觀察,並請媒體夥伴提供今年前五名大眾關心的性別事件。

台灣
UDN 年度性別觀察
今年 5 月司法院宣布民法未保障同志是違憲後,許多相關議題也浮出檯面,有市議員指學校性別教材是誤導學生,引發對立雙方網路激戰;國防部以同志為主題製作莒光園地單元劇,探討同志受壓迫現象;高雄市在 4 月受理集團結婚時,書明不設限性別等等,我們期待政府在政策上,能夠噴發出更多性別平權的能量,讓改革腳步不斷向前。

香港
立場年度性別觀察
今年 7 月一名跨性別女子跳橋身亡,事後卻被警方及部分媒體稱作「男子」。事件引發外界關注《性別承認法》立法的逼切性,以及傳媒道德操守的問題。
政府現正就立法展開公眾諮詢,已見正反雙方辯論激烈,預料此平權戰線將會持續一段時間。最終結果亦將反映作為天主教徒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如何看待性小眾權益。
變性手術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若強行要求跨性別人士完成手術方能獲性別承認,是忽視了性小眾的人權及尊嚴。因此,我們促請政府盡快設立《性別承認法》,並不應以手術作為更改法定性別的前設條件。

台灣
地球圖輯隊年度性別觀察
今年,我們和大家分享了各式各樣的性別議題,從性暴力、同婚到不同性別在職場和家庭受到的差別待遇,在性別流動的大旗下,我們唯一不會變的就是生而為「人」的這個角色。我們希望藉由日常生活的省思,能讓每一個人停下腳步,回歸到思考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關鍵:尊重與包容,也希望人們能透過互相理解讓性別平權不再只是口號。
- 同一份工作 男女互換性別來做會發生什麼事?
- 50 年前 她一個人跑過的波士頓馬拉松
- 月經不該是藍色的! 英國公司推出另類衛生棉廣告
- 為了挽回前夫的形式婚:想復合,必須和另一個陌生人睡一晚才行
- 童裝部的性別戰爭 英國老牌百貨公司站上火線
香港
G 點電視年度性別觀察
作為香港性小眾媒體,
希望成為協力單位
如果你也希望成為協力者,共同推動性別的進步與自由,請聯繫我們女人迷編輯信箱 content@woman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