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編輯與作者為你挑片,寫影評也寫生命故事,看見鏡頭下的縮影人生。《小偷家族》讓你反思家的意義:社會遺棄我們,我們成了彼此選擇的家人。(內文微雷,斟酌觀看)

他們看起來是再平凡不過的一家人,祖孫三代一起在東京生活,住在高樓旁不起眼的老舊矮房,靠著爸媽打零工,奶奶的養老年金,還有偷竊維生。

畫面轉進超市,爸爸跟兒子打了個暗號,像場棒球比賽,兒子點點頭,就位預備,看準店員視線被爸爸擋住的那五秒,伸手抓了泡麵零食就往包包藏,起身轉頭假裝沒事,快步走出超市,與爸爸來個勝利慶祝。這已經不知是第幾次,父子聯合偷竊得手,為的是他們的家人。

帶戰利品回家的路上,他們經過一戶人家,又看見那個被父母獨自留在家,顫抖飢餓的小女孩,不忍她挨餓受凍,把她抱了回家,才發現她身上有好多傷口,女孩說自己是跌倒撞傷,但誰都看得出來那是刻意的燙傷與打傷。

人們說他們誘拐了小女孩,但只有他們自己才懂,他們是「把別人遺棄的家人給撿了回來」,正如這一家五口,其實也各自都是沒有血緣的陌生人。


圖片|電影劇照

導演是枝裕和,總是透過電影微觀社會角落,並展演幽微真實的人性,此片也獲得本屆坎城金棕櫚獎的最佳影片,他說:「我將這十年來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全部融入在《小偷家族》這部電影當中,」

他在思考的事情是什麼?透過六位主角,我們看見了獨居老人、父母虐童、家暴情殺、偷竊、年金詐欺、青少女賣淫等議題,都集合在這個奇妙的「多元成家」之中,我們慣性以為這樣的成員組成,必定殘破不堪,是社會上的悲劇,但導演提出另一種面向,當這些孤獨的靈魂相遇了,有沒有可能我們成為彼此的家人,就算沒有血緣又如何?畢竟情感的羈絆,彼此關心與陪伴,才是一個家最重要的所在,不是嗎?

推薦閱讀:《不過就是世界末日》:我的家庭不可愛,但我依然願意去愛

就像片中被父母虐待的五歲女童樹里,若沒有被小偷家族帶走,也許在那個晚上就餓死凍死了。「生了小孩就一定能當好母親嗎?」將她帶走的小偷媽媽信代,在被逮捕後這麼反問警察,這個尖銳的問題彷彿也刺向觀眾,讓我們重新思索,究竟父母與孩子、家人之間的關係本質是什麼?

受虐孩童的狀態,在樹里這個角色也充分演繹了,她總是表現出超齡的貼心,會為了保護自己的母親,謊稱身上的傷是自己跌倒而來,或是在小偷哥哥嫉妒父母關愛都跑到她身上,賭氣離家出走時,守著玄關等他回來。大人以為她很體貼,其實是受虐兒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因為她從小懼怕大人的虐待,深怕自己是犯了錯而遭到傷害,所以更會小心翼翼觀察身旁人的一舉一動,盡量滿足他們的需要,看似是一種貼心,但底層卻是一個孩子卑微的求生機制。


圖片|電影劇照

媽媽信代在樹里身上,看見自己過去也有過的傷痛,她抱著樹里告訴她:「那些一邊打你一邊告訴你這是愛的人,都是騙子。真正的愛,會像這樣子,好好擁抱著你。」樹里也溫柔摸著信代手上的傷疤,像是在說:「沒關係,會好的,我們現在有了彼此。」

在好多時刻,電影都像這樣子,藉由家人的彼此撫慰,也溫暖了每一位觀眾。於是,以往我們習慣看見社會新聞,就劈下道德倫理的大刀,在此刻卻突然停手了,你會開始去想,那些靠偷竊維生的人,他們是真的沒有良心,還是生活逼得他們走投無路?那些自願賣淫的青少女,真的只是大家說的為了錢出賣身體,還是她寧願如此自由也不願回家?那些與領有年金老人同住的人,真的只是為了錢,還是他們早有一份情感的羈絆?

推薦閱讀:阻力最小的一條路!日本逃家少女為何選擇賣春?


圖片|電影劇照

這些問題都沒有絕對的答案,卻帶著我們張開了思辨的空間,與回歸人性本質的關懷。

電影的最後,雖然他們遭到了逮捕,一家人分崩離析,有人被關入牢中,有人進到收容機構,也有人回歸到原本的家庭,卻始終想念那一年夏日,他們一起到了海邊,大家手牽著手跳冰涼的捲浪,還有還有,某個冬夜,他們在那個破舊殘房裡,圍著一個暖桌吃泡麵,說今天怎麼忘記偷洗髮精了呢?

人們見的是小偷,在他們心中,就是真正的一個家族,彼此選擇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