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 6 歲就有性別偏見?性別教育得從小做起,翻轉性別偏見,給孩子一個更自由的未來。

週末去小鎮朋友家參加生日聚會,有幾個小朋友在院子玩。

突然有個小男孩哭著跑進來找媽媽,說一個小女孩咬了他一口。小女孩的媽媽問是怎麼回事兒,小女孩說小男孩總是搶她的玩具車,說這個是給男孩子玩的,她不會玩。幾番爭執後小女孩就在小男孩胳膊上咬了一口。

小女孩的媽媽要求小女孩給小男孩道歉,但同時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告訴小男孩:女孩子不會玩車這樣的理由是性別歧視哦,她比你小可能不會玩,但是你可以教她哦。小男孩同意了,兩個小朋友「和好如初」,又跑去院子裡玩了。

我在旁邊看著這場小鬧劇,開始思考:小男孩今年才 6 歲,小女孩 5 歲,為什麼會對性別有這樣的認同?我們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帶著這樣的性別枷鎖來看待自己和他人?

推薦閱讀:無所不在的嘴砲文化與性別歧視!《死侍》其實並不比《大尾鱸鰻二》高明

從小就產生的性別偏見

據今年初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一項針對 400 名美國兒童的研究顯示,兒童從 6 歲開始就持有性別偏見:女孩覺得自己不如男孩聰明,也更有可能會避免參加那些看上去「非常聰明的孩子」才會參加的活動,而這種性別認知在 5 歲的兒童身上並沒有明顯體現。

而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布隆博格公共衛生學院於本月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這項研究調查了來自 15 個國家的 450 個青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主要了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作為一個男孩和女孩的體驗。結果顯示,在全球範圍內,性別偏見對我們的影響從 10 歲就已經開始了。

調查結果顯示出的、性別偏見在全球範圍內的普遍存在性是學者們未預料到的。無論貧富、文化背景,在包括中國、美國、比利時、南非等 15 個國家中,都存在著一種強勢的性別認知:男孩強壯、自信、有領導力;女孩則脆弱、容易受到傷害、適合於順從的角色。在一些西方家庭中,即使父母認同兒子也容易受傷,但還是更傾向於保護他們的女兒。父母對女兒的強烈保護欲也進一步強化了女孩對自己弱勢的認同。

推薦閱讀:陰柔的「中二男孩」?為什麼我們期待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

2016 年發表於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期刊的一個橫跨29個國家的研究則顯示,在所有促成青少年性別偏見形成的因素中,人際因素,即父母和同齡人的影響最大。在其他因素中,媒體的影響相對較弱,而學校也是強化這種性別偏見的一個重要因素。          

性別偏見的深遠影響

研究者指出,這些從早年就開始形成的性別偏見對每個人的成長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有時可能是致命的。


網絡圖

以女性為例,早婚早孕、提前輟學、被性侵卻要自我反思及青春期的抑鬱,都是受性別偏見的束縛所可能導致的結果。由於認為自己不如男孩或者應該扮演順從的角色,女孩在成長中面臨選擇時,更可能基於這種長期的潛在心理暗示而放棄更有挑戰性及自己更傾向的機會。全球範圍內少有政治和商業上的女性領導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作為一個女性領導本身,也更容易會受到質疑和歧視。

記得在我的研究生班上,有來自 29 個國家的國際學生,不分背景年齡,每次教授分配任務,每個小組選臨時負責人的時候,男生都會自薦並最終成為負責人。這並不因為他們能力出眾,有時他們並不懂得如何領導團隊,任務完成的水平可能也一般;但他們不介意,憑一份自信和魄力,就敢於去自薦。而女同學如果被教授選中去做負責人,也能展示很好的領導力和自信,卻極少有自薦的。

性別偏見的受害者其實也不僅僅是女性,男孩從小被教育要比女孩更強壯更獨立,因此做事時更容易衝動,也更敢於嘗試冒險的行為,比如捲入暴力和打鬥中,成為暴力的實施者和受害者。而缺乏這種強勢自我認知的男性則經常被看作是軟弱的一方,比如被帶上“很娘”的帽子,因此承受著強大的社交壓力以至於陷入抑鬱甚至自殘自殺。

推薦閱讀:「要電話」街頭實驗:看出社會性別期待的秘密

我在學駕照時,一個小班裡有幾個男生和女生,教練對女生的建議總是:不要害怕,多給些油,開得太慢了。而對同行男生的提示一般會是:油門不要踩那麼狠,少給點油,慢慢來。

這也是我們長期受到性別認同束縛所產生的影響:女孩子開車時小心謹慎,而男孩子則比較野性、傾向於展示自己的「男子氣概」。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2017 年 5 月的最新報告,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捲入交通事故。在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超過七成是 25 歲以下的年輕男性,他們死於撞車事故中的可能性比年輕女性要大 3 倍。


網絡圖

從兒童時期重塑性別觀念

雖然性別偏見的形成早得驚人,但這些偏見認同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可以被改變和重塑的。學者們建議應該從兒童及青少年初期開始,從人際關係和廣泛社會關係的層面來引導我們對於性別進行正確認知,也提倡通過立法來抵制性別歧視的行為。布隆博格公共衛生學院的主管羅伯特·布朗姆認為最理想的干預及「矯正」時期是青少年初期,即 10-14 歲之間。

世界衛生組織和布隆博格公共衛生學院發布的調研結果中也傳出一個積極訊號,在上海,家長對女孩在教育及其他方面展示出的天賦所給予的鼓勵在逐步增多。主導針對 400 名美國兒童調研的心理學教授安德烈則建議給女孩多講講成功女性故事來塑造行為榜樣。

也許你是幸運的,從未踏進偏見的牢籠;也許你一直不自覺地承受著固有思維和性別偏見帶來的消極影響,那麼在鼓勵下一代突破這種性別偏見的同時,也可以重新發現自己是否也是早年性別偏見的「受害者」,並做出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