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旨在表彰傑出的多元共融政策企業,促進台灣職場多元共融文化(DEI)的持續進步。本篇將帶你回顧,第二屆 DBTA 得獎企業的實踐亮點!

由 Womany 女人迷主辦,Linkedin 和 KPMG 協辦的「第二屆 DEI 多元共融願景獎(DBTA)」,不僅吸引了 60 家來自 26 個產業的企業參與,也與台灣的三大人力資源平台:104、Yourator 和 CakeResume 結盟,從民眾心聲數據調查到產業數據洞察,打通人才與企業上下游,搭建台灣首度跨產業、政府倡議、學術研究的產官學多元共融生態系,以共同推進多元性、公平與共融(DEI)的理念實現,並透過具有產業公信力獎項,鼓勵更多企業、組織勇於與國際接軌,突破現狀,積極當責建造符合聯合國 SDGs 概念人才永續的企業環境。

同場加映:2023 年第二屆台灣多元共融願景獎得獎名單出爐!大缺工時代來臨,DEI 成為企業吸引人才的利器

此獎項旨在表彰傑出的多元共融政策企業,鼓勵更多的企業加入,並促進台灣進而亞洲職場多元共融文化(DEI)的持續進步。最終得獎名單經過資料審查、並由多元背景專業評審團經過嚴格討論,並由 KPMG 代表全程監理公平與公正性。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2
圖片|2023 DBTA 第二屆多元共融願景獎

評審團看重與趨勢

於評選過程中,評審團隊一致認為,除了與在當前永續浪潮,遵循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大背景、企業組織透過 ESG 標準保持同步外,更為關鍵的是企業實際施行的效能和成果。

同場加映:2023 DBTA 多元共融願景獎,邀請到專業評審陣容!獨到之處,需要多元的眼光。

從本次獲獎的企業中,我們整理出五大實踐方法,每一個都展現了企業在多元共融方面的實際案例。這五大方法為各組織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藍圖,助力他們更好地在多元共融領域中落地生根:

  1. 人才發展佈局
  2. 系統化應用
  3. 內外創意溝通
  4. 擴大產業影響力
  5. 在地化策略執行

女人迷深信,分享這些成功的實踐方法和真實案例,能為各組織帶來具體的行動方案和新思維。我們期望透過這些真實的案例剖析,驅動整體產業向更加多元、公平與共融的方向邁進。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3
圖片|2023 多元共融願景獎 年度影響力人物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介紹五大作法與對應案例,期望提供切實的操作策略和新思維啟示:

方法一、人才發展佈局:策略性結合績效、發掘代表性不足人才潛能,實施彈性政策確保多元友善環境

策略性結合 DEI、SDGs/ESG 與績效

將 DEI 融入企業 SDGs 與 ESG 的核心績效指標,不僅彰顯企業對多元共融與持續發展的承諾,也確保企業策略的執行與結果能反映此項承諾。

透過訂定符合 SMART 原則的指標(明確 Specific、可衡量 Measurable、可實現 Achievable、切實可行 Realistic、有時間限制 Time-bound),企業可依其特性和需求量身打造。

同場加映:什麼是 ESG?ESG 與 DEI 有什麼不同?

我們觀察到,策略領袖越來越意識到連結 DEI 到他們的業務目標,透過定期的策略回顧,確保 DEI 的實踐。例如:

  • 台灣康寧顯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將 DEI 結合進人才指標,從招聘流程、新進員工培育到領導層的發展計畫,都有具體的 DEI 實踐和指標監測。
  • 暉致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針對不同層級的員工設計專屬的 DEI 培訓,確保全體達到既定時數。
  • 瑞士商菲利普莫里斯股份有限公司在年度滿意度調查中加入 DEI 題組,並將「外部人才推薦意願」作為管理層績效的重要指標。
  • 台灣三得利股份有限公司將 DEI 納入績效評估,並賦予其相應權重,優秀的 DEI 執行成為主管績效獎金的參考之一。
  • 台灣必治妥施貴寶股份有限公司以員工的參與/投入度為指標,評估主管的領導成果,並將其設定為策略要點。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4
圖片|2023 DBTA 第二屆多元共融願景獎

發掘代表性不足人才(Underrepresented Talent)的潛能

組織在重視和培育每位員工的獨特之處時,即可釋放其潛在的巨大價值。本屆,我們見證了許多積極吸納身心障礙者的企業,並觀察到他們如何跳脫傳統框架,進行創新的人才管理策略:

  1. 台灣康寧顯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各大學合作,為身心障礙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同時透過獎學金,鼓勵學生持續追求卓越。
  2. 台灣默克股份有限公司在人才招募及工作分配上,重視的不是員工的身體條件,而是其專業知識和熱情。例如,讓脊髓受損的身障者在各個部門提供其專業知識和服務。
  3. 康林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透過職務再設計(Job Accommodation),確保身心障礙的員工能在更加開放的環境中發揮其潛能,展現公司對他們的支持。
  4. 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首度女力金融科技年會,也連年舉辦女力活動,致力女性人才培育。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25
圖片|2023 DBTA 第二屆多元共融願景獎

實施彈性工作政策(Flexible Work Policy),打造多元友善環境

當組織能提供彈性的工作方式,即可創建一個多元、開放、且充滿支持的工作環境。當員工感受到被珍視與支持,他們更能提供高品質的工作成果,進一步助推企業向前。以下為具體作法:

一、彈性工時與遠距工作

例如聯合利華股份有限公司、瑞奧股份有限公司、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提供多樣的工作模式供員工選擇,如提前結束周五的工作、或是臨時調整工作時間,以幫助員工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

二、多樣化的假別支持員工自我發展

像是台灣三得利股份有限公司和凱絡媒體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志工假,讓員工可以參與社區或學校活動,增加工作滿足感,或是特別設計的健康活力日。

三、帶孩子上班

康林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允許員工帶著孩子一起來公司,尤其在疫情期間,這減輕了員工的家庭壓力。

四、自主認定的工作安排

如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可以基於家庭需要,自行選擇休假方式或工作地點,這樣的政策不只減少行政負擔,更凸顯了對員工的信任和尊重。

五、支持員工生育需求,與提供多元資源

如宜蘊生醫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凍卵假期,支援不同的生育選擇。瑞士商菲利普莫里斯股份有限公司擴大了育嬰假的範疇,不再限於傳統的照顧者角色。而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其生育支持政策中,超越了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提供更加開放的支持方式。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6
圖片|2023 DBTA 第二屆多元共融願景獎

方法二、系統化應用:整合性別代名詞,推廣遊戲化平台,利用 AI 工具深化 DEI 實踐

整合性別代名詞

在當前的多元化環境下,了解並尊重每一位員工的性別認同是相當重要的。透過整合性別代名詞,從發布政策與指南推廣、到在企業的工作軟體或人力資源系統中啟用性別代名詞功能,鼓勵員工自由表達性別認同企業不只能確保內部的多元文化認識,更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與社會責任。

同場加映:哈佛啟用性別代名詞政策!性別欄不再只是選擇題

今年許多企業開始實際落實這一策略,如台灣百健有限公司、美商埃培智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德州儀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暉致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艾司摩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利華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歐舒丹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從各自的企業政策和工具中,加入了這一特色功能,進一步強化了員工間的共融與尊重。

遊戲化平台推廣

結合遊戲化策略的 DEI 平台,能夠有效地吸引員工參與,同時也提高其認知與支持度。例如:

  • 思愛普軟體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 Inclusive Mindset Challenge(IMC)挑戰平台,成功吸引了破萬名員工,證明規模化策略的實際效益。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則結合員工互動平台,使用虛擬點數驅動員工投注 DEI 行動,展現其企業價值和對社會的承諾。

用 AI 工具深化 DEI 實踐

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組織尋找如何結合 AI 與 DEI 的策略,以期創造更公正與多元的工作環境。

例如:綠色和平東亞分部運用 AI 工具確保所有員工在線上會議時,能以其母語進行交流。此舉的目的是為了確保語言能力不會成為影響員工在職場上貢獻的障礙,打破語言中心思想,使得每一位員工都能夠在沒有語言壁壘的情境下,充分展現其專業和才能。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7
圖片|2023 DBTA 第二屆多元共融願景獎

方法三、內外創意溝通:強化內部持續溝通,並對外推動多元族群倡議

從今年的資料來看,企業的 DEI 策略從基本的內部行動,進化為多維度外部拓展。除對內讓 DEI 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對外的多元倡議同時鞏固消費者與夥伴的信任,升華品牌形象。本屆亮點企業實踐做法例如:

  •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長期投入於 LGBTQ 和女性議題的經驗分享和倡議,強調內部持續的 DEI 溝通。
  • 凱絡媒體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透過跨界合作如 LINE 貼圖、podcast、與 Pizza Hut 合作等,與多元媒介推動 DEI 倡議,展示其跨界多元合作策略。
  • 美商埃培智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與台灣愛滋病學會合作推出「自畫像運動」,以疾病平權為基石,推進多元社會的相互理解,致力去除愛滋污名化。
  • 必爾斯藍基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多年與女性社群合作,邀請運動員及 KOL 分享,體現 Nike 對女性賦權與多元共融的堅持。
  • 一卡通票證股份有限公司透過公開招募平台鼓勵代表性不足族群參與,並藉由自身產品與各方盟友合作倡導多元平權,同時關心並支援不足群體,例如發布「彩虹認同卡」串連銀行,消費金額 0.2% 捐助台灣 LGBTQ+ 非營利組織。

同場加映:你的企業有職場心理安全感嗎?團隊如何良好互動?教你用「職場關係互動光譜」自我檢測

方法四、擴大產業影響力:選擇多元供應商,支持多元族群發展

當企業將 DEI 從內部延伸到外部,觸及產業合作夥伴,它不僅展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更直接回應了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促進共融平等的原則,DEI 在 ESG(環境、社會及治理)策略中是核心的一部分,能夠直接影響供應鏈的永續性,提升其品牌形象,並為其吸引更多的客戶和夥伴,同時幫助企業進入新市場,通過多樣性的供應鏈增加競爭力,並鼓勵創新。例如:

  • 寶僑家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供應商的合作,優先合作多元族群的主要經理人。
  • 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人權政策》及《供應商永續發展守則》,並邀請供應商承諾共同實踐。
  •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 提升多元文化供應商上的花費佔總廠商費用比例,同時進行多元化供應商推薦計劃,共同教育內部與供應商。
  • 太平洋崇光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在實體通路建築中設計 DEI 友善設施,如無障礙與性別友善服務,影響消費者與進駐商。
  •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多元女力與運動項目的發展,也致力於支持偏遠地區的活動。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8
圖片|2023 DBTA 第二屆多元共融願景獎

方法五、在地化策略執行:根據地域情境調整和實踐,深化在地成效

全球化時代中,「在地化策略」不僅反映了企業對當地市場和文化的尊重,更顯示其對於地域差異和需求的敏銳捕捉。這使企業在全球舞台上仍能保持連貫性,同時確保地方政策和執行有效響應當地的特性和需求。

同場加映:促進企業人才永續的 DEI 多元共融:從國際趨勢到 Google 台灣的在地實踐|女人迷直擊

我們於本屆看到多家跨國企業,如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思愛普軟體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瑞士商菲利普莫里斯股份有限公司、寶僑家品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儀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台灣康寧顯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等,在遵循全球政策的同時,特別重視當地的具體數據和反饋。這不僅增強了決策的精確性,也讓各地策略更具韌性,能即時調整以達到最佳的執行成效。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9
圖片|2023 DBTA 第二屆多元共融願景獎

2023 多元共融願景獎|評選說明

  • 2023 年多元共融願景獎開放企業組織自由報名,以企業願景執行力、組織/人才變革力、社會多元影響力為三大指標項目,提供資料。
  • 由女人迷檢核小組進行第一階段初選資料檢核,排除資料缺漏、不符報名資格之企業。
  • 由獨立評審團進行第二階段決選得獎名單,最終評選結果由 KPMG 檢核,確保公正公平性。

2023 多元共融願景獎|評審團名單

蔡玉玲|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女董協會創會榮譽理事長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蔡玉玲
圖片|蔡玉玲|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女董協會創會榮譽理事長

第一屆 2022 DEI 多元共融願景獎影響力人物得獎者之一。致力推動女性企業領導人於董事會比例提升,2018 年發起並成立台灣女董事協會,每年持續發佈「女性治理白皮書」,為積極培育下一代台灣女性企業領導人,不遺餘力。

余秀芷|行政院性平會第四第五屆民間委員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理事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余秀芷
圖片|余秀芷|行政院性平會第四第五屆民間委員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理事

余秀芷理事長期透過出版、演講、廣播、繪畫等方式,幫助社會大眾瞭解障礙者的真實生活,並體會到對於身障夥伴來說,「障礙的環境」才是真正的困境。

簡至潔|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簡至潔
圖片|簡至潔|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

自 2012 年以來,帶領團隊完成多元成家三法草案、婚姻平權釋憲、反同公投、同婚立法、以及跨國同婚合法。台灣在 2019 年同婚合法化,成為亞洲第一,倡議過程一路漫長,這段里程,簡志潔秘書長的貢獻不可或缺。

馬躍・比吼|影像工作者南島魯瑪社執行長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馬躍比吼
圖片|馬躍・比吼|影像工作者南島魯瑪社執行長

曾拍攝多部關於臺灣原住民文化、歷史與生活的紀錄片,並曾多次獲獎,致力推動全母語教育,致力於促進文化保存和傳承,為原住民文化創造了一個不可忽視的舞台,促進跨文化交流與理解。

張瑋軒|吾思傳媒創辦人暨執行長

女人迷多元共融願景獎張瑋軒
圖片|張瑋軒|吾思傳媒創辦人暨執行長

致力為企業引入多元共融意識、積極推動政府政策落實,獲得歷任總統讚譽為女性創業家典範。帶領的 #CodeforGender 運動,也於 2019 年入圍聯合國全球最佳公民科技應用獎項,多次代表台灣參與國際性會議,並在 2023 年三月出席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 (NGO CSW 67)分享女人迷獨家研發的「多元文化賦能與人才永續模型」(Diversity Empowerment and Sustainable Talent-I Model,簡稱 DEI-I model),示範如何幫助組織,實踐多元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