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不是權力與控制:「尊重」與「愛」可以讓孩子自然綻放!因為放手讓孩子活出自己,是父母能給出最珍貴的愛。

華人社會中,父母親的關係與西方社會整體來說有很大的不同。

時常可以看到西方家庭裡的孩子是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也較容易看到與父母形同朋友的家庭狀況,從屬關係也不如華人家庭般明顯。

華人家庭對孩子的掌控欲較明顯,會認為孩子更應該有父母期待的模樣,因此會自然形成明顯的權力階層,方便父母用以管束子女。然而這樣的管束,也使得孩子難以活出自己。孩子長大後,也往往與父母關係疏離。

當愛支配一切時,權力就不存在了;當權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兩者互為對方的影子。

瑞士心理學巨擘 榮格

慶幸現在新生代的父母,有更多自由育兒的意識的抬頭,也反思前一代父母對我們教養的問題所在,進而開始改造自己的育兒觀念。

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新生代的父母,跟自己孩子情同朋友或手足,擁有親密的親子關係。

而這樣的與孩子親近,除了令人稱羨外,也讓人不禁好奇,什麼原因讓親子關係中成長的孩子,更有機會可以活出自己的生命力呢?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拉近親子關係,心連心「四」個解方

步驟一:接納真實,孩子才會跟自己親近

「攀比心」,是父母最常傷害孩子的原因之一。

我們過去成長於「隔壁的小明可以,為什麼你不可以」的氛圍中,我們自然而然地也逐漸以「與人競爭比較」為主要得到自我價值感的來源,而不是去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

當我們有了孩子時,當我們不能意識到我們總使用他人的標準來得到自我價值感時,我們也會開始執著地用我們自己的期待與不符實際的標準來套在孩子身上。

當我們總是從父母口中聽到:「你為什麼不這樣做?別人都可以!為什麼你就不可以?」這個背後隱含著逼迫孩子的訊息:「你真實的樣子不值得被愛!」

漸漸地,孩子關起了向父母傾訴的管道,獨自在陰暗角落裡痛苦著,恨著這個世界以及自己,並逐漸與父母疏遠起來。

一個人若從小受到父母不斷與他人攀比的對待,養成不敢做自己的性格,處處屈從遷就父母的期待,長大後就會不敢信任自己的價值和感受,缺失自尊和自我價值感,逐漸成了一個恨自己的人。

當一個孩子想方設法,就是想得到愛攀比的父母的愛時,只能戴著假面去接近父母,扮演著父母期待,但不是自己的角色,是無法與父母產生親密互動的。

一個掛著假面的丑角,頂多讓人感到討喜,但卻很難讓彼此瞭解與親近的。

影劇解析:「你好好讀書,大人的事大人自己處理」《華燈初上》子維:當乖孩子的傷最痛


圖片|Photo by Charlein Gracia on Unsplash

步驟二:給予孩子支持,讓孩子擁抱自己的獨特價值

我們總在成長的過程被灌輸,要去符合主流的價值觀。一旦我們不符合主流,父母也容易因此加以批判,要我們「乖」、要「聽話」,這樣我們才值得被愛。

現在社會充斥的就是「自恨」的風氣,總認為每個個體都不足夠好,一定要符合外在標準,才足夠被人認可、被人愛。當父母都不能接納孩子的獨特價值了,那孩子怎麼能信任自己值得被愛呢?

然而,許多父母總是把外在標準,一股勁地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沒考滿分不夠好」「沒有贏在起跑線就會一輩子輸」「不能輕易誇獎孩子」。

漸漸地,孩子也把這些外在的標準「內化」了,縱使長大了,孩子依舊持續批判自己的價值,認為自己的本質不夠美好。

實際上我們可能看到別人孩子鼻子不夠挺、眼睛不大,可能都沒有特別感受,甚至不以為意。然而當這些事情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時,我們卻期待自己孩子符合群體的價值觀!我們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認為自己孩子的外表不夠好,不能被人喜愛。

我們要能讓孩子瞭解自己的獨特之美,擁抱自己的獨特價值,我們就需要有意識地放下外在的價值觀,去欣賞孩子獨特的模樣,接納每個小可愛的獨特之處呀!

推薦閱讀:「乖孩子最終,將無法擁有穩定的親密關係」親愛的大人:別再用「乖」來掩蓋命令


圖片|Photo by Giu Vicente on Unsplash

步驟三:可以選擇不要求孩子成為社會期待的樣子,避免孩子變成遲鈍的「乖孩子」!

每個家長或多或少都有意識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過得非常好。但如何避免給孩子鋪路的欲望變成對孩子的一種束縛,讓父母的支持成為讓孩子活出自己的助力,是不容易的。

一個人的價值,可以不用取決於社會的眼光,認識自己、盡情做自己,就有可能具備內在力量,讓美由內而外散發。

然而,在整體社會氛圍中,是缺乏鼓勵自由表達的氛圍的。

在家庭裡,我們被要求順從父母,不可頂撞;在學校內,我們被要求要尊師重道,不可質疑;在職場上,我們被要求任勞任怨,不可不合群;在社會中,我們被要求弘揚正能量,不可顯示負面感受。

但是,每個小孩都擁有各面向的情緒與模樣,是人類的天性。

當孩子學到了「應該」與「不應該」的特質,應該的特質可以被接納,不應該的特質只會被拒絕。當孩子展現出定義為「不應該」的樣子時,遭受外在標準的責罵與懲罰,威脅到了生存下去或得到歸屬的需求,怎麼辦呢?

孩子開始試著調整行為來適應外在的標準與期待,成為一個「忘記自己是誰」的「乖孩子」。

外在標準從來不是決定一個人價值的原因,更不需要因為性別,就要求他們符合性別該有的樣子,反倒可以以身作則,告訴孩子們,你可以很自在的做你自己,而做自己的人,才能散發出獨特的氣質!

同場加映:「不要讓孩子因為恐懼而聽話!」若父母拒絕孩子的負向情緒,孩子可能學會壓抑


圖片|Photo by Myles Tan on Unsplash

步驟四:放手允許孩子活出自己,是父母能給出最珍貴的愛

過去,無數華人社會的孩子成長在一個無法做自己的環境裡。

我們總有一段「無法天真」的童年,不能夠按照自己的天性玩樂著的童年。

不是得趴在桌上苦苦寫作業到半夜,不然就是活在籠罩緊張氣氛的屋簷下,或是早早就得挽袖當個小大人來幫忙家裡。

然而,真正被允許自由探索的孩子,擁有對真正誘惑與危險說「不」的能力,這需要父母的信任與放手,而不是藉由父母強加給孩子的信念而能遠離生命的誘惑。

每個孩子的生命都是如此獨特的呀!

他們自然會找到自己生命的邊界,而那些邊界往往都是父母無法預期的,這便考驗父母信任孩子的能力。

感動故事:擔心女兒會被性騷擾,她反過來對我說:「媽媽,我會保護你!」

對孩子最珍貴的愛,是能忍受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之下,還能繼續支持與關注孩子的那種愛,而不是強加自己的觀念的那種強迫。

當遇見孩子渴望向外探險,但自己焦慮不堪時,不妨問問孩子的想法,聊聊這個探險對孩子的意義,而不是硬是把自己的邊界套在孩子的生命中。

或許,陪伴在旁邊,但讓孩子自行探索而不插手,是一個練習愛的放手的開端。父母將會逐漸習慣拉遠陪伴的距離,也成為孩子內心最穩固的靠山,不論父母是否陪同在旁,孩子都有能力面對這個多變的世界,畢竟孩子終將獨立,不是嗎?

或許,我們能想像一種可能的母女關係,她們之間沒有控制、管教,而是互相成長、學習的 ,彼此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那想必是一幅美滋滋的畫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