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真的在幾分鐘後就完結,最後一通電話,你會打給誰?」

課堂上,我以五月天的「諾亞方舟」作為引子,接著問幾個十四歲的孩子這個問題,我想知道對他們來說,那些才是重要的人?又想在末日的前夕,對這些人說些什麼?大體來說,三百多個小朋友中的答案大概可以分成三類。

「爸爸、媽媽,千萬別放棄。只要活下去,就還有希望!」一個孩子在紙上畫了哭得唏哩嘩啦的臉,做出堅定的表情。

「我希望下輩子(如果有的話),就算變成外星人,也還要做你們的女兒!」另外一個孩子畫了跟父母用手帕揮手的畫面,然後咚咚咚跑過來問我說:「老師,外星人會生小孩嗎?」

「我要打去電信局,叫他們出來面對,問他們為什麼只能打一通電話!」除了表達家人依依不捨的感覺之外,另外一系列的答案是不愛正經的男生走的搞笑(雖然不好笑)路線。

但是最讓我感動的,是像這樣的答案。

「雖然我們才在一起短短一個禮拜,但是謝謝你帶給我那段美好的回憶。你在我短短的人生裡短短的記憶,讓我覺得很溫暖。」

「我好想要說我好恨你,可是我又好想你。我想打給很多人,可是我還是想打給你。因為只剩下一通電話的機會了啊!我想說,其實我沒有那麼恨你。就這樣。」

「你說你好不容易說服爸媽,約好可以一起到淡水過今年的聖誕節和跨年,可是我們甚至連世界末日都還沒到就分手了。其實我心好痛,不過看在我們都快要死的份上,就原諒你吧!:) 」

「我曾經不只一次傳紙條給我的知己詛咒你下地獄。可是如果等一下我們真的死了,我卻想死在你的身邊,哈哈,很傻吧。恩……地獄如果很擠的話,我會在天堂幫你佔個位子……快點來,掰掰。」

根據張老師月刊今年9月份的調查,這些孩子中有 54% 的交往時間都在半年以下、戀愛經驗也多在一到三次之間,但是他們在分手之後,末日之前,給對方的留言卻非常成熟──他們開始會去感謝那些,曾經對他們很糟糕的「壞人」[1]

從仇恨變感恩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我們願意去原諒(forgive)那些曾經傷我們很重的人?過去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原諒一個人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能「感受到對方的感受」,用精簡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同理心」(Empathy)[2, 3]

當我們願意嘗試去思考對方的苦衷,用不同的觀點來看待這一次的失落,或許就能明白,根本不存在單方面的衝突(one side conflict),兩個人都該為分開負起一部份的責任。於是,我們看見了另一種可能性,看見兩個人在這段關係裡面同樣都需要被照顧、被關注、被擁抱,但也同樣害怕受傷、害怕失望、害怕感情不再久長;我們看見在愛情裡,兩人試著喚出心裡內在的孩子(inner infant),交換著玩具卻又擔憂著失去。藉著這種觀點轉換的能力(capacity of transgression)[4],我們開始重構當年分手的場景,開始改變自己的悲劇角色:原來,我並不完全是受害者,他也不全然是壞人。我們只是在感情的路上,做了不同的選擇。而且,今後我們還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於是,妳開始謝謝他,謝謝他陪自己走過一段美好的日子。那些巨大的傷並不能否定他愛妳的過往。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在妳記憶裡的故事開始變得有些不一樣:妳開始看見他還是滿好的一個人,開始找到這段感情在愛與親密之外,所帶給你的成長[5-8]

 

難以離開的地方

要是真的這麼容易就好了。Fagundes 等人最新的研究指出,要走出這段陰影,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其實並不容易[9]。如果你是缺乏安全感的焦慮依戀者(Anxious attachment),越是思索過去的情緒以及與對方分手的原因,非但不能得到頓悟,還會越想心情越糟糕。

「我把他送給我的鐵三角耳機、相片和淺灰色毛衣等通通塞進一個箱子裡,咎自搬下樓,準備到堤防旁的空地去燒掉。可是一邊走著,往事卻像浪潮般重複襲擊......我走不到堤防,或者說,我走不出沒有他的地方……」

當我們跟一個人的連結(connection)越深,就越難以放下一個人(Relinquishment)[10];越想繼續和對方保持連結(Desired attachment),就越難走出分手後的情結。「他離開之後,我是誰?」「是我不好嗎?還是他太狠心?」「為什麼他要走?我們的曾經,算什麼?」這些縈繞心頭的種種疑問,在在打擊我們的自我概念(self concept),讓我們感到無比的難堪和困頓[11]

死亡、命運、與末日想像

幸好,我們還有一項秘密武器,就是「時間」。Stroebe 追蹤調查60位喪偶的鰥夫寡婦,結果發現縱使是面對最深沉永恆的分離,大多數的人在喪偶一年半到兩年之後,憂鬱與遺憾的感覺便漸漸減少了--雖然他們也指出,當伴侶的死亡是可以預期的時候(例如久病),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準備,更早一步收拾自己的心情[10]

雖然分手不等同於死亡,不過在世界末日的前夕,我們或許可以利用對於死亡的恐懼與想像,給自己力量來原諒對方。曾子有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從恐懼管理理論的觀點(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當我們面臨死亡的威脅,會試著去維護自己的自尊、信仰、意義與價值觀(World view defense)[12-14]

如果彼此的生命都只剩下幾分鐘,我們有沒有可能笑泯恩仇,重新找回這段關係的意義感?

Pinkus 今年的研究發現,當你和伴侶擁有共同的命運(Shared fate)的時候,比較能同理彼此的感受[15]--還記得前面談到的嗎?「同理」是原諒對方的重要關鍵。站在時間的盡頭驀然回首,我們變得不再去計較誰付出的比較多、誰對誰比較好、誰曾經為誰熬夜製做禮物、誰給誰比較真的體貼關懷,相反地,我們開始去找尋彼此的共同,回味初始的甜美--這也是為什麼,那一群十四歲的孩子們,在最後的告別裡面,總是對過往的伴侶充滿感謝。

「我想,你可能不會想接我的電話……可是,我還是想打給你。謝謝你曾經那麼愛我……。」一個朋友說她最想打的電話,永遠都是語音信箱。可是,她還是會想打過去,縱使只是留言。

那麼,你呢<4>?

謝謝愛情曾來過
〉〉還是可以選擇,不太悲傷:正向心理學的八本小書
〉〉製造愛:歷年來關於性與愛的心理學研究
〉〉鬆開手,看看我:如何向關心的他拜年問候


[註解]

<1>文中的統計數字均只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與樣本特性。
<2>為顧及隱私與行文順暢顧,文中所有個案與章首末故事均已經當事人同意改編重新繕寫並經模糊化處理,無可供指認之虞。
<3>本文非科學引用,僅提供閱讀延伸建議,各研究論文之細節仍請參閱原文。
<4>關於末日之戀的討論,歡迎參加首場公開演講,我們將從哲學、生物學與心理學的角度,與你一同討論末世的愛情(因為場地因素,名額非常有限)。
<5>歡迎加入我的粉絲團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 倪光夏, Z世代初戀檔案. 張老師月刊, 2012. 九月號.
2. Riek, B.M. and E.W. Mania,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2. 19(2): p. 304-325.
3. Karremans, J.C. and P.A.M. Van Lange, The role of forgiveness in shifting from "Me" to "We". Self and Identity, 2008. 7(1): p. 75-88.
4. Wade, N.G., E.L. Worthington, Jr., and J.E. Meyer, But do they work? A meta-analysis of group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forgiveness, in Handbook of forgiveness, E.L.W. Jr., Editor. 2005, Routledge: New York. p. 423-440.
5. 林姿穎, 成人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未出版,南投。, 2004.
6. 李亭萱, 愛情分手者接受心理位移書寫經驗與其對情傷復原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2012.
7. 郭燕黛, 被動分手者愛情分手經驗之失落反應與調適歷程研究, in 諮商輔導學系2008, 國立台南大學: 台南.
8. 羅子琦 and 賴念華, 大學生走出愛情分手困頓經驗之心理歷程研究. 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2010(9): p. 1-32.
9. Fagundes, C.P., Getting over you: Contribu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for postbreakup emotional adjustmen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2. 19(1): p. 37-50.
10. Stroebe, M.S., et al., Continuing bonds in adjustment to bereavement: Impact of abrupt versus gradual separatio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2. 19(2): p. 255-266.
11. Hanason. 分手,如何快樂. 2010; Available from: http://www.wretch.cc/blog/hanason/11291837.
12. Greenberg, J., et al., Evidence for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2. the effects of mortality salience on reactions to those who threaten or bolster the cultural worldview.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8(2): p. 308-318.
13. Greenberg, J., S. Solomon, and T. Pyszczynski,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of self-esteem and cultural worldviews: Empirical assessments and conceptual refinements,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29, M.P. Zanna, Editor. 1997. p. 61-139.
14. Pyszczynski, T., J. Greenberg, and S. Solomon, A dual-process model of defense against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death-related thoughts: An extension of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9. 106(4): p. 835-845.
15. Pinkus, R.T., et al., Responses to comparis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Empathy, shared fate, and contras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2. 19(1): p. 182-201.

圖片來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