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1 月,台灣舉行同婚公投。日前,台灣首份「公投對同志心理影響」研究結果出爐。非異性戀族群在公投前,15.4% 有自殺意念,公投後顯著上升至 24.6%,異性戀族群則沒有明顯變化,無論公投前後都有 5 至 6% 有自殺意念。

台灣去年 11 月,舉行全球矚目的平權公投及愛家公投,結果牽動社會各界心情,亦傳出自殺憾事。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顏正芳於今年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提出台灣「首份關於公投對同志心理影響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非異性戀族群的心理健康,在同婚公投過程中受害。

延伸閱讀:【性別觀察】不再恐同日:這一天,是同志從「精神疾病」中除名的日子

研究者在公投前 22 個月及公投後一周,分別透過臉書蒐集網路問卷,問卷內容包括簡式健康表(BSRS-5)的網路問卷調查,並分析其中自殺意念的項目。

比較公投前的 3286 份問卷及公投後 1370 份問卷,發現非異性戀族群在公投前,15.4% 有自殺意念,公投後顯著上升至 24.6%,異性戀族群則沒有變化,無論公投前後都有 5 至 6% 有自殺意念。


圖片|來源

進一步分析發現,20 至 30 歲非異性戀者、女同志及女性雙性戀,公投後有自殺意念的比例都高於公投前,亦即同婚公投結果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影響頗為顯著。相對地,40 歲以上男性非異性戀所受影響較不明顯,至於泛性戀、無性戀以及性傾向未明者,自殺意念在公投前後並無差異。

顏正芳表示,非異性戀族群是這次公投的直接受害者,特別是心理健康的部分,許多人都在過程中受到某種程度的傷害,顯示涉及少數族群的人權議題,確實不該透過公投處理。

他批評這次公投過程中,政府相關單位太過消極被動,未善盡說明公投內容、促進社會各界相互理解對話的責任,是導致少數族群受到傷害的重要原因。

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彭治鏐認為,同志族群的心理壓力從公投前的宣傳期就開始快速累積,特別是許多未出櫃的同志,在家庭社群或朋友群組中看到許多不實謠言,很想向身邊的重要親友澄清卻開不了口。彭治鏐說,或許是因為經歷這段過程,政府相關部門開始重視同志的心理健康議題,今年將與熱線展開一些合作。

同場加映:專訪同志熱線彭治鏐:有種親密暴力是「你不為我出櫃,就是不愛我」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一般人遇到打擊,通常會需要至少六個月的時間去調適,此研究施測的時間在公投後一周,剛好是心情動盪最大的時候。衛福部為陪伴國人度過心裡低潮的危機,長期提供「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手機或市話撥打皆可,是全年無休、24 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自殺危機處理及緊急救援服務。

延伸閱讀:心理師聊「自殺」:我們渴望被理解痛苦,而非否認痛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