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性別觀察】筆記,帶著激勵自己、影響環境的起心動念,與大家分享以性別出發的時事觀察。中國節目《媽媽是超人》是第一個母子實境節目,比起《爸爸去哪兒》,觀眾多了幾分苛責。針對母親的母職,每個人都有話想說。我們需要的,是為更多母親疏通出一條成為自己的道路。

繼《爸爸去哪兒》後的中國親子實境節目《媽媽是超人》創下 4.2 億網路點擊率。《媽媽是超人》有再婚媽媽賈靜雯、梅婷與單親媽媽董潔,以及婚前緋聞是非紛紜的冉瑩穎。每個女子自有故事,觀眾拿著放大鏡,在觀察對象「媽媽」身上挑三揀四,鑑往知來,從她們的人生經驗到育兒方式,突然全世界的人好像都讀過媽媽聖經。

星爸萌娃上螢幕的組合不再,星媽曬寶引起許多觀眾對母職的指手畫腳。一句世上只有媽媽好,讓母親肩負榮辱與無數義務。接著我想以觀眾的母職觀點討論以下三件事:

誰來定義好媽媽與壞媽媽的分野

人們看起媽媽帶小孩像看戲,戲自然要分好壞角色才有衝突。觀眾讚嘆冉瑩穎是好媽媽,餵小孩照料家務一把罩,被老公寵溺的梅婷就是天秤上的壞媽媽了,拿 3C 哄小孩、泡個奶粉都撒滿地、粗心讓孩子跌跤燙傷。

「對冉瑩穎要改觀了,之前我覺得她就是一位拳王身邊的嬌妻,看了這這幾期的節目下來,覺得成功男人背後強大的女人就是她。冉瑩穎本身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妻子她都很好的扮演了本身的角色。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打理家庭。她一直用拳王的精神激勵倆兒子:『摔跤的時候哭,那你們看看爸爸,受傷的時候哭過沒。』冉瑩穎不僅讓丈夫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也在努力在孩子的心中塑造著父親是個英雄的形象。」

以上是在知乎《如何評價媽媽是超人》討論串中的回文。一個成功的女人,被期待要相夫教子,一面女性被深化為照護角色,要經營丈夫的英雄陽剛形象。觀眾明快的決定了一位好媽媽的規則。

延伸閱讀:不管我的工作是什麼,下了班我就是梅克爾

另外梅婷的笨手笨腳,也在節目中被塑造為男人離家後、媽媽自立自強的「成長記」。觀眾冷眼瞅著梅婷如何從一個慌張的媽媽變成能幹的媽媽。節目中父親的刻意缺席,讓原來在家中不做家務不顧小孩的梅婷頓時落難,於是她無論如何,都要「轉變為好媽媽」。

媽媽是超人,實在都是社會逼的,回過頭來,還是得問爸爸去哪兒。要卸除母職神格化,母親不是要規避「孩子與家庭」,而是要迎接父親來到親職。不一定是平均分配雙親在經濟與情感勞動的的付出,而是讓雙親都有選擇自己喜愛位置的權利,以及在選擇當下,女性不需要因為身為女性而主動退居。

另外,我們該打破好壞疆域,看見每一位母親真實活著的身影,一如我們沒有看見真實父親在現實的困境,他們多半與孩子疏離、在教養上缺乏溝通、缺少孩子成長記憶。每一個父親的轉身,都有一位留守母親,她可能自得其樂、可能有所遲疑、或者無可奈何,針對不同的母親特質、父親特質,他們也該擁有自己家庭圓滿的路徑。

左不是右不是,單親媽媽的教養困難

觀眾對所謂「完整家庭」裡的母親秤斤秤量,轉過身批判董潔的單親身份與離婚史。腳本處處逼問孩子「過著沒有爸爸的生活,你覺得怎麼樣?」孩子回答:「我已經習慣了」惹得觀眾鼻酸。單親家庭的悲情化建立在堅毅母親與可憐小孩身上,不少留言質問董潔,孩子沒爸好可憐,你就不能學學張柏芝王菲,別與前任鬧不過去嗎。他們指責董潔專斷蠻橫,難怪離婚;他們說董潔分居沒多久就交男友,實為蕩婦。

此刻,離婚與單親母親一詞很折磨,指責一個女人不夠溫順乖巧,落得離婚「下場」。

「她一點都不擔心兒子沒有父親以後會沒有男子氣概啊。」
「和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比較差別就出來了,心疼。」

所以在許多人想像中,一個家庭裡父親存在的必要就是樹立權威,教導身為一個男孩要有的特質、教導他的女兒服膺社會。沒有父親的孩子真的這麼悲慘嗎?

「54.9% 的單親兒童認為自己是很幸福的,這可能是因為目前單親家庭已是日漸普遍的現象,學校與社會均能以較平常的態度看待單親兒童,且單親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可以感覺到父母雖然離婚或分居,但仍舊關心、愛護他們的心意,這些因素都可能使孩子即使身處單親家庭,還是覺得自己是幸福的。」——第216期女性電子報—焦點話題

真正造成孩子不快樂的不是家庭結構,而是成長的寂寞,即便是雙親家庭,也未必能得到雙親的照料與呵護,我無意抹煞父職或母職,在這其中我們該談論的不是父母個別該承擔的角色,而是在無論性別都能肩負情感意義與經濟勞動的當代,我們該看見單親爸爸或媽媽,都有能力給予孩子完整的愛。這份愛不會因為少了「良父慈母」而缺角。所以我們要創造的不是一個「不承認單親家庭價值」的社會,而是一個能讓單親家庭有更友善制度生存下去的環境。

推薦給你:結了婚卻總沒時間的爸爸,讓台灣媽媽成了假性單親

你看董潔每天親吻兒子起床、與他一起練跆拳道,他是虎媽也是慈母,所謂父職缺席的悲劇是否真的存在?留給大家思考。

在對完整家庭想像貧乏的時代,什麼是幸福美滿的結局呢?董潔輕柔地說:「只有跟兒子在一起,才能再做一回幸福的女人吧!」她披著婚紗與兒子拍照時,我想那是真幸福了。

《媽媽是超人》所有人都是母職內行人?

見聞這麼多批判,你不免懷疑,為何觀眾看《爸爸去哪兒》是湊熱鬧,看《媽媽是超人》,所有人都成了內行人雞蛋裡挑骨頭。

沒有人喊林志穎曬兒,卻處處說這些母親消費孩子、把孩子當搖錢樹;我們大力讚揚那些餵奶的爸接地氣,不會餵奶的媽被指不夠格當媽。媽媽是超人,無疑是社會語境對母親的壓迫。母職或父職,都只是一種文化的複製與分配,它是經驗而非天職,唯有先破除「女超人」(superwoman)、「超級媽媽」 (supermam)、「超級太太」(superwife)迷思,才能鬆垮母職意識形態。

同場加映:性別觀察:寫在母親節前夕,我能不能不做超級媽媽

「這火雖然不是我們放的,但是撲滅這場火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無論是女人還是男人,對母職的見識的都是「薪火相傳」下來的、對母職的經驗則是後天學習來。因此我們才能這樣跋扈的對母親一詞指指點點,一會說公車上哭鬧的小孩是母親失能,一會說帶小孩進國會的母親不重視職場道德。無數大齡女子被大眾意見催化煽動、再不入坑母親一職就是她們的錯。下一步,我們從體認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人、而非什麼樣的女人開始,打破完整女性終究要成為母親的聖旨,也毀滅生產超級媽媽的機制。

《媽媽是超人》沒問過媽媽想不想做超人,超人要頂天立地、於是媽媽急著長足力氣撐起父親與孩子的想像;超人要平天下,於是媽媽置生死於度外無悔齊家。媽媽是超人的美名,好女兒、好太太、好媳婦、好媽媽、好婆婆,每個完美標準背後,是一個個遍體鱗傷的女人。

推薦思考:向小燈泡媽媽致敬:請社會別再說媽媽理應「保護」孩子

我期待媽媽不必是超人,期待我們的世界還給女人做常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