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兒影展共同策展人林杏鴻比對電影裡的跨性別與生活中的跨性別處境,想問何時現實生活中的丹麥女孩,也能有快樂結局?

跨性別主題,在電影身影一向難得出現;畢竟作為高資金、高人力密集所產出的電影製作,往往不能只是純創作而已,而是在娛樂、商業市場、技術等眾多因素考量的結果。

也因為這樣,電影類型、敘事結構、卡司及主題等皆受到商業票房的操控(當然社會運動性為主的獨立影片,不在此列),然而在激烈的電影市場,若要勝出,或再創市場,創造新的話題是必須的,所以電影題材雖會受到該時代的賣座類型需求影響,必定在其中求新求變。

拜1970年代西方開始的性別社會運動與學術理論產出,民主平權思惟的廣傳,電影產業也嗅聞到這主題商機,電影中自主女性到多元性別的主角再現或作為主要故事題材,才逐漸有機會浮出。但在性別議題較鮮明的電影題材故事中,至今跨性別角色或題材卻是相對少見。

推薦閱讀:跨性別模特兒,傾聽身體的聲音

電影《男孩別哭》劇照
圖片來源:電影《男孩別哭》

跨性別(尤其是男跨女)在許多主流電影中,往往扮演著詼諧搞笑丑角的角色,或是聚焦在特定場景,如酒吧裡扮裝皇后的故事。

在1990年後開始的幾部影壇知名影片,逐漸能跳脫笑料角色,進入跨性別者的日常生活情境,如《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 1992)中的「異性戀」關係,發現心儀女友「那話兒」的驚惶、噁心、厭惡,以及形塑跨性別者對於高度強烈佔有慾的在所不惜;難得的華人題材《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1993),以中國京劇跨性別本質,突顯動盪時代的愛情失落;《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 1999),算是少見女跨男題材,較深刻描繪跨性別者的自我認同與真實生活的恐懼。

推薦給你:【Herstory】霸王別姬

台灣首部跨性別院線片《豔光四射歌舞團》(Splendid Float,2004),出櫃導演周美玲以道士變裝皇后的陰陽戀作為特殊題材,詩意描繪跨性別者的癡情與平常無異。透過這些來自不同時代文化歷史差異的影片傳遞,提高對於跨性別者較具多樣的刻劃與形塑。

電影《丹麥女孩》劇照
圖片來源:《丹麥女孩》劇照

二月剛上映的《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 2016),由《王者之聲》、《悲慘世界》金獎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所執導,入圍威尼斯影展以及全球獎與奧斯卡多項獎項,真實故事改編,以及金球獎影帝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首次詮釋跨性別者(變性者)的心靈世界等話題,算是難得擄獲全球媒體及觀眾關注的跨性別者題材。

推薦給你:寫給所有活著的丹麥女孩:成為自己,無需抱歉

在這部影片中,細膩聚焦在已婚跨性別者的內心掙扎與下決心冒風險朝向「完全女人」的渴望,以及在異性戀關係中,與妻子的關係變化(由親密關係轉為姊妹關係)。從埃恩納(原生性別)的壓抑與逝去到莉莉(認同性別)的誕生成長,雖然是由淚水去轉化而來勇氣與決定,相信皆是許多跨性別者的想望與追求的過程。

在1930年代的北歐丹麥,女人已經有了投票權(1915~),但當時社會仍對於跨性別所知甚少,甚至醫療仍視之為同性戀、視為變態、視為精神疾病,幸好有著藝術圈好友與畫家妻子的諒解與包容,當然還有必要的金援,加上少有進步性別思惟外科醫生的技術協助,雖然還是冒著生命危險,最終讓埃恩納能幸運的成為莉莉。

同場加映:世界上第一個跨性別手術!丹麥女孩的前世今生丹麥女孩原型人物莉莉艾爾伯

在這裡的跨性別經驗,能獲得好萊塢主流電影投資者青睞,實為跟許多與真實場景迴異的幸福風景有關:丹麥「女孩」在金錢無虞下,多了妻子與朋友的支持,尤其是親密伴侶能真的坦然接受(雖然還是有錯愕、力求挽回的過程),甚至主動幫助,並願意將彼此關係化為姊妹情誼。這樣正面激勵的快樂結局,在跨性別者的真實人生情境恐是少見。


圖片來源:《丹麥女孩》劇照

若與二十一世紀的真實的台灣「女孩」情境相較,仍持續承受社會將跨性別者常被視為變態、性犯罪的歧視言論與眼光,讓許多跨性別者只想“好好正常生活”不願挺身而出,以致刻板及汙名繼續複製,也形成性別運動中跨性別者權益邊緣化狀況。

也因此可能面臨的是離婚收場,家人拒於門外,然後再加上朋友及職場上的排擠,只能另立門戶,離開熟悉環境及工作場域,重新開始。或是一連串的等待:等待至少兩年精神科一堆評估及心理測驗通過直至取得〈診斷證明書〉、等待存夠手術費(男跨女30-50萬,女跨男要80-100萬)、等待家人或父母同意、等待至少兩階段的手術過程;還有基於華人社會孝道與倫理道德使然,有的跨性別者,必須等待退休、等待孩子長大、等待妻子或父母不在人世時,才有機會勇於做自己。

推薦給你:專訪曾愷芯:「如果你注視我的身體,能不能也聆聽我的靈魂?」

當然丹麥「女孩」的「跨」是透過手術改變原生理性別的跨性別女孩;在跨性別範疇中,絕對超過現有性別分類與研究的想像(像英文版的臉書,註冊時可有56種性別認同選項呢!)

以簡單的分類來說:分為欲透過生理改變為另一性別的跨性別者或變性人(transsexual);打破性別二元框架性別表現的跨性別者(transgender);以及外在扮裝成另一性別的扮裝者(Cross-dresser)。當然還有同時存在兩個生理性別性徵的中性人或雙性人(intersex),還有無性別(agender)、泛性別(Pangender),流性別(gender-fluid)、或酷兒(Queer)等差異但多元分類。

透過真實故事《Man into Woman》改編的《丹麥女孩》,為了迎合電影主流市場題材接受度,複製性別二元框架的變性者故事外,也將當時丹麥更多元情慾流動的狀態異性戀化;若以原著來看,妻子葛蕾塔應是個女同性戀,也因此能以莉莉作為慾望投射對象,與莉莉能相知相惜。同時若兒時的玩伴漢斯為男同性戀,喜歡埃恩納而願意有此行動,似乎較為人性。但在主流化的情節中,漢斯卻像是為了追葛蕾塔而成為出錢又出力的異性戀支持者。

此外埃恩納/莉莉的際遇,對於跨性別者必定有些情節感同身受,但也像是個在「跨」時的烏托邦情境。


圖片來源:電影《我愛你愛她》劇照

透過主流電影力量,先讓《丹麥女孩》這樣的題材得以被看見、被討論,或許是進入大眾媒介的必然方式,然而更期待未來有更多元且更貼近真實的跨性別身影,像是第一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長片《我愛你愛她》的跨性別雙性戀女孩瑞奇(Ricky),或第二屆短片《粉紅男孩》(Tomgirl)中的傑克(Jack)的跨性別(流性別)形象再現,都值得登上大螢幕,一起反思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