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有誤會孩子的經驗嗎?心理師解析台劇《有生之年》,從高嘉岳與母親的互動中,學習如何避免誤會孩子的情況發生。你對孩子的看法,對他的影響極大!(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台劇《有生之年》描述「高家人」,一家五口所編織的生活故事。劇中,陳麗英(楊貴媚 飾)與高正隆(喜翔 飾)以早餐店起家維生,育有三子。

老大是高嘉岳(吳慷仁 飾),在父母眼中是個叛逆的孩子、過於自我中心。老二高嘉揚(鄭元暢 飾)是一名養子,在父母眼中相當的孝順,並且成績優異。老么是高嘉凱(林哲熹 飾),在父母眼中是個聽話的乖孩子。

有一天,陳麗英突然發現自己的皮包少了兩千塊,於是她叫來三個正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兒子,質問是誰偷了這筆錢。

老么高嘉凱率先回答不知道,而老二高嘉揚則是保持沉默。隨後,陳麗英的目光轉向了老大高嘉岳,當高嘉岳聲稱自己並不知情時,陳麗英毫不猶豫地打了他的頭,並指責說:「應該是你,就是你。」她再次用力打了一下。

高嘉岳感到委屈,但他憤怒地詢問:「為什麼是我啊?」

陳麗英回想三個兒子多年來的表現,肯定地表示:「只有你會做這種事情,你說,你坦白說,我的兩千塊是不是你拿的!」

高嘉岳再度否認偷錢的指控,但陳麗英威脅說:「你給我老實講,不然我叫警察,把你送到警察局!」語畢後,她再次打了高嘉岳的頭,在旁的老二與老么試圖阻止母親,但她仍堅信高嘉岳就是小偷。


圖片|《有生之年》劇照

後來,高嘉岳見母親如此堅持,他放棄為自己辯解,帶著不耐煩的口吻說:「好好好,是我拿的,好,是我拿的。」接著,他道出母親的心聲:「高嘉凱這麼乖,不會偷啦!高嘉揚是資優生嘛,跟爸爸那麼恩愛,他也不會偷啦。」

此刻,陳麗英聽見到高嘉岳理直氣壯地承認偷錢,感到更加的憤怒,她一邊打高嘉岳,一邊說:「你承認了,還這麼大聲,你是老大耶,這樣做給弟弟們看嗎?你現在當小偷,以後就會當強盜!」

最後,高嘉岳的眼中湧上委屈的淚水,抱持著一絲希望,探問母親:「我說不是我拿的,你會相信嗎?」

然而,陳麗英仍不願相信,甚至還說:「這種小孩『撿角』了。」使高嘉岳對母親失望至極。

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像高嘉岳的青少年,至少我在諮商室裡就聽到數十種被父母誤會的版本,不知在你的現實生活中,是否曾遇見高嘉岳?還是,你就是那現實版的高嘉岳呢!


圖片|《有生之年》劇照

你看到的孩子,是你眼中的孩子,還是孩子真實的樣子?

你的父母是否曾相信你做了某件事情,當你不願承認時,他們就會用盡各種威脅、羞辱與打罵的方式,來迫使你承認過錯呢?

這樣的情況,也曾經在我的家庭出現過。當長輩找不到某些物品時,他很自然而然地認定是孩子拿去玩了,即使孩子否認,他仍堅信就是孩子所為。好在,有好幾次的結果都能證明並非孩子所為,而是長輩自己把東西放到了別處。

在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是「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這指的是,我們會預測或期待某件事情發生,當我們堅信這個預測時,這樣的信念會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讓預測成為現實。

同場加映:「被認定是壞孩子,就繼續壞給你看」為何不該再懲罰小孩?

在台劇《有生之年》陳麗英心中的三個孩子,高嘉岳是較為叛逆的孩子,因此當錢包裡的錢不見時,她下意識認定是高嘉岳所為。於是她採取強硬的態度,責備高嘉岳,直到他認罪為止。

高嘉岳從否認到改口認罪的過程當中,面對高嘉岳矛盾的說詞,陳麗英直接無視高嘉岳的否認,並且毫不猶豫地相信,就是高嘉岳偷了錢。因為這對她來說,完全符合她內心的信念,而人通常傾向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

很多時候,自證預言的效應會影響我們對事實的判斷,使我們專注在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以證明自己的信念是千真萬確的,但卻忽略了與自己觀點相反的證據。


圖片|《有生之年》劇照

孩子不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只會成為你眼中的樣子

在心理學上有另一個概念,是「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這個概念與自證預言相似。

最初這個概念是源自於,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如何影響學生表現的一項研究。舉例來說,當老師對某位學生有著較高的期望時,自然會對孩子釋出信任的訊號,當學生接受到信任的訊號時,也傾向於相信自己能夠表現出色,最後學生真的展現了較高的表現。

在教養上,也經常出現這樣的效果。

同場加映:比馬龍效應:用好的眼光看孩子,他們自然願意變好

當父母信任孩子時,孩子接受到父母的善意與好感,自然而然也會發展出健康的人格與良好的行為。但當父母對孩子抱有負面的想法,孩子接收到的是懷疑與批評時,使孩子對自己或他人產生負面的想法,容易發展出比較不健康的人格或負面行為。

所以,你眼中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呢?你是否經常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呢?

如果你的觀點較為積極正向,或許能對孩子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但若你的觀點較為負向,恐怕得謹慎處理,因為這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誘導孩子發展出負面的自我概念。


圖片|《有生之年》劇照

在教養這條路上,如何避免自證預言與比馬龍效應?

教養,常常和我們想得很不一樣。孩子不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但卻很容易成為你眼中的樣子。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是第一個給予孩子評價的人,那父母眼中的自己就會內化成為孩子心中的自己。

如何避免自證預言與比馬龍效應,讓我們可以看見孩子最真實的樣子呢?

一、認識自己的預設立場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自己對事情的預設想法,每個人對每一件事情,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與信念。唯有在我們認知到自己的立場時,我們才能夠把立場放在一旁,避免讓自己的信念污染了我們對孩子的看法。

二、抱持好奇心理解孩子

我們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與信念擱置在旁,並抱持的好奇的態度,去理解孩子的想法、觀察孩子的行為,這能夠讓我們避免專注在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

三、蒐集不支持信念的證據

我們需要特別留意事實與想法的區別,自己的信念未必等同於事實,因此我們可以多多詢問自己:「這是真的嗎?自己的想法是什麼?而事實的情況是什麼呢?」在了解孩子時,我們需要特別留意那些不支持自己信念的證據,來幫助我們看到事情的全貌與真相。

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父母更為開放與客觀的角度看待孩子,避免過度受到自證預言與比馬龍效應的影響。

我想,唯有理解與接納孩子的獨特與真實性,父母才能夠走進孩子內心深處,創造更為親密與真實的連結,也有助於孩子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真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