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週末,台灣人初識以往不見的城市飄雪,我們興奮地追著雪、打卡上傳、紀念這樣歷史的一刻。可是這個歷史是慘痛的,台灣人看到雪,是氣候變遷的警訊。參選 2016 第九屆區域立委的曾柏瑜在臉書發布【追完雪後,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一文,引起熱烈關注。一起讓我們來聽聽他的觀點。

文/曾柏瑜

現在是 2016 年的 1 月,我們遇到了 10 年來最強勁的大陸冷氣團,50 年來罕見的低溫,讓台灣許多地區的民眾不需要到合歡山,也有機會一睹下雪(霰)的景象。   根據許多氣候相關學者指出,今年寒流之所以如此強勁,與「北極震盪」與「聖嬰現象」這兩個天然現象有很大的關係。

北極震盪(簡稱 AO)的成因,與在中高緯地區的「噴射氣流」有很大關係。作為極地與熱帶地區的交接處,中高緯地區的高空,是水平氣溫變化最大的區域,這樣的環境促成了時速高達 200 公里的高速噴流,由西向東,將整團北極極地寒風鎖在其內,而隨著海陸分佈、季節等因素,噴射氣流也會南北擺盪,成為極地寒風南移的關鍵因素。

而這一次,許多學者都提出如此強勁的冷氣團其實是北極震盪的自然週期,讓噴射氣流減弱、擺盪幅度加大,而使極地寒風南移,因此不只中高緯國家,連亞熱帶國家的台灣,也開始下起冰霰。再加上今年的聖嬰現象,強勁的暖氣團在赤道一帶形成「封鎖線」,將這次的冷氣團卡在北半球內,使今年不只冷得更強勁,也冷得更持續。

今年下起冰霰,確實有今年的氣候特殊性存在,也十分的自然,但在這背後的問題,其實不是「今年冷氣團很強」,而是「這幾年來全球的寒流越來越強」,寒害也越來越嚴重。撇除這次的「特殊狀況」,與「北極震盪」相關的極端氣候現象,其實已經在世界各處慢慢浮現。

全球暖化不只讓地球更熱,更會讓許多地方「極凍」,溫室效應造成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一來反射太陽輻射熱的能力減弱,二來海水面積增加,吸收了太陽照射的熱能,讓極區也跟著暖化。

極區暖化的結果,讓中高緯高空的氣溫變化差距減緩,進一步讓噴射氣流減弱,使北極震盪的南北擺盪幅度加大,極度寒風更容易南下。這讓中高緯地區的寒害越來越嚴重,也加強了西伯利亞冷氣團的強度,只要方向再往南,台灣的我們就必須與越發強大的冷氣團搏鬥。   不只是越來越強的寒流,極端氣候的現象更明顯地反映在全球溫度的升高。  

根據 NOAA(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的統計資訊,從 2015 年 5 月開始到 2015 年 12 月,全球月均溫連續 8 個月打破自 1880 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紀錄。2015年12月,台灣出現史上最第3高溫的冬至,打破了 67 年來的新高。NOAA 更證實了,2015 年超越 2014 年,成為史上最高溫的一年。自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 16 年裡,就有 15 年是在 2001年之後,而我們每一年,都在創下最熱年的新紀錄。  

追完雪之後,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不是追雪對不對、應不應該,更不只是如何適應「level up」的炎夏與寒冬。而是要開始關心、重視,並討論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的議題,並著手、或持續地保護我們的地球。

推薦閱讀:環保袋的衛生安全

而我們對政府的期待,其實也該放得更高,從寒害帶來的農漁業損失、提前擬定應變措施,到我們的能源政策,都是政府必須現在就開始提高重視程度的議題。

同場加映:包裝越美越浪費!看看德國的愛地球綠色設計

根據 NASA,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減反增,每個月都在創下新高。全球替代能源的發展與運用,在減緩二氧化碳的排放上,尚沒有普遍性的成效。雖然世界各國在替代能源的發展上,已經有許多顯著、卓越的成果,但仍有許多國家,或許因為產業型態,或許因為缺乏資源,而無法有效投入相關的研究。   台灣目前也有學者致力於「地熱」能源的研究,但替代能源的發展其實也會遇到許多限制,比如需耗費許多時間與心力,也可能會在開發與生態之間產生矛盾與拉扯,而最關鍵的,其實是替代能源的發展始終沒有獲得高度的重視,以及產業的型態無法有效轉型。

火力發電至今仍是我國產業電力供給的大宗,若我們不現在開始發展安全、綠色的替代能源,十年、二十年後,我們仍然還是只會有火力發電。我們需要的,是政府能拿出魄力與決心,帶領產業逐步往綠化的方向前進。   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氣候變遷只會越來越極端,要找到與大自然共存的方式,要保護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現在就要開始。

你會喜歡:【設計DIY】垃圾不要急著丟!賦予二次生命的自製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