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莉墨里根、梅莉史翠普主演的《女權之聲》寫英國一個婦女的聲音完全被漠視的時代。女人種種「天職」被社會要求,身為母親、妻子、女兒彷彿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責任。做為女人,不應該有所覺悟,我們對生活享有一切選擇權,就像身為一個人一樣。

「投票權對你意義為何?」
「我想或許...在這輩子...生活能夠有所不同。」

這句對白不單是畫面總流露著素泊老舊色調的電影《女權之聲》中最顏色鮮艷的一句,也是我們華人女性的生活側寫。

《女權之聲》的靈感啟發於1912年的英國,一個婦女的聲音完全被漠視的時代,職業婦女慕德(凱莉墨里根飾)平日在洗衣店上班,下班後則和孩子、丈夫及其同事蝸居在小小的公寓裡,在工作與家庭間受盡折磨,在城裡還有無數和她處境相同的女性,然而從沒有人關心過她們長期遭受忽視的權利與尊重。因緣際會之下,慕德加入了由艾米琳·潘克斯特(梅莉史翠普飾)所率領的女權團體,她們開始秘密集結展開一系列抗爭行動,而在這些抗爭運動中,一個平凡的洗衣女工慕德從三段關係中,得到了改變的勇氣。

推薦閱讀:安海瑟薇、茱莉安摩爾、凱莉墨里根!四位女星對好萊塢的性別反擊

We Can. 擁有女兒的勇氣,使我的生活能有所不同。

洗衣店不單是慕德媽媽一生勞碌並不幸遇上工業意外喪生的地方,它更是慕德誕生的地方。作為一個女兒,慕德從媽媽身上看到英國低下階層女性的悲慘命運,她們除了要默默忍受著長工時、低工資和僱主接二連三的性騷擾,還有身邊人對女性勞動力的屑笑。

當她看到女工友的年幼女兒被洗衣店的老闆性騷擾畫面,更令她興起了女性要為在職場站立的勇氣。雖然她深知道此舉會令她隨時失去工作,但她更明白她的沉默,只會令這個女孩踏上自己過去被性侵的舊路,因此她選擇了毫不猶豫地向僱主反擊,最後更帶著這名工友的女兒到達一個對年幼女工更安全的工作地點。

延伸閱讀:無靠性別,全靠努力:這些女作家站出來打破書寫的性別天花板

面對現代職場的玻璃天花板、性騷擾與男女同工的情況,我們可以怎樣實現這份女兒的勇氣?

We Can. 擁有一種妻子的勇氣,使我的生活能有所不同。

和很多英國低下階層的夫婦一樣 ,慕德與丈夫在很年輕時便已結婚,並誕下兒子。丈夫對慕德的期望和現今主流社會對一個「好妻子」的期望相約。在家庭中好妻子要「溫和賢淑」,在職場上則「安守本份」。然而當慕德投入了抗爭運動後,她生出了了一份對女性自由的覺醒。

看著身邊的朋友因為參與運動而被丈夫毒打,她發現她原來無法忍受。面對丈夫對她抗爭行為的指責和刁難,在一個傾盆大雨的晚上,她選擇了離家出走,在一個小教堂內以重拾微笑去面對未知的未來。

面對當今社會仍是對「女人不結婚=敗犬」,或是職場女性必須要對職場對家庭,也定必面面俱圓的想法,你覺得慕德的覺醒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意義?

同場加映:只能這樣「幸福」的女人:林志玲不結婚,關社會什麼事?

We Can. 擁有一種母親的勇氣,使我的生活能有所不同。

過去有很多女權份子都會不自覺鄙視受過高等教育,但卻選擇投入傳統男主外,女主內家庭生活的女性,她們認為這些女性缺乏新時代女性的思想,擁護父權,然而卻往往忽略了這些女性作為一個母親角色的自主思考。

在電影中,慕德因著當時英國女性缺乏兒女監護的法律權利,而眼白白看著兒子被富裕家庭收為養子帶走,在離別一刻她決定全力投入抗爭運動的最前線,為的就是自己可以有一天名正言順地以母親的角色與兒子團聚。

這份來自母親勇氣和生活啟發,會不會是一些職場女強人看全職家庭主婦時,往往會缺乏和低估的地方?我們又如何以這份母親的勇氣的視野,用一個更多元和寬闊的思維去看身邊自主選擇擁抱不同女性角色的女性呢?

你會喜歡:當母親是選擇,而不是義務:不想生小孩的女人不用對社會解

The Time is now. 

婦女動力基金(HER Fund)將於11月9日於香港 九龍圓方影院舉行《女權之聲 SUFFRAGETTE》慈善首映禮。首映禮收益將撥捐HER Fund,作為撥款推動性別平等,以消除歧視、暴力、貧窮及鼓勵女性參與公民社會。您的參與及支持,能令無數身處邊緣的「她」繼續敢於改變!

活動詳情: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