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音樂劇《寂寞瑪奇朵》,唱出都市人在快速生活背後的寂寞故事。我們邀請到《寂寞瑪奇朵》中經營咖啡廳的三兄弟倪安東、邱俊儒和盧學叡,和我們談談劇場裡外的角色,和他們各自看待如影子一般的寂寞。(你會想知道:劇場是遊戲間,人生才是舞台!張世珮:「人生做好一件事,就完美了」

歡迎來到瑪奇朵,老舊公寓的一樓
點綴鮮奶的 Espresso
精心特調的 Macchiato
溫暖的笑容,真心的問候

一個微陰的午後,女人迷樂園傳來這樣的歌聲,三個大男孩唱著他們的喜與悲,他們是倪安東、邱俊儒(邱邱)和盧學叡(小美),音樂劇中瑪奇朵咖啡廳的三兄弟。

寂寞時,歡迎來一杯《寂寞瑪奇朵》

《寂寞瑪奇朵》是今年天作之合劇場在年底推出的溫馨都市音樂劇,用老公寓內不同樓層的故事,娓娓講述都市男女間不同風味的「寂寞」。咖啡廳店長小馬(倪安東飾演),是三人中的大哥,有著將情感注入咖啡的神奇魔力;阿奇(邱俊儒飾演)是咖啡界的師奶殺手,壞壞的表情和玩世不恭的態度,有著極佳的異性緣;老么多多(盧學叡飾演)則是店裡的開心果,未經社會洗鍊的純真,總是為大家帶來歡樂。三個人,三種個性,在同一個舞台演繹著屬於自己的寂寞故事。

你會想知道:【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你不是害怕寂寞,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與自己相處

如同劇中角色,邱邱、安東和小美三個各自有著鮮明形象的演員,同時出現時,卻又能夠巧妙地融合。就像一塊香濃的提拉米蘇:安東是第一眼就吸引目光、甜而不膩的乳酪內餡;小美是增添口感、提高層次的手指餅乾;邱邱則是第一眼看不出來,需要細細品嘗、畫龍點睛的咖啡酒。

儘管如此,他們在劇中都必須面對相同的課題:寂寞。其實不只在劇中,這個主題身為現代人的我們一定不陌生,因為寂寞也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曾經有過的情緒。

莎士比亞說:「戲劇的目的,始終是反映人生。」

寂寞的特別,在於這是一種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卻不太會外顯的情緒。甚至,我們也不太常談及自己的寂寞。是一種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又隱藏在陽光底下的感覺。

寂寞的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其實寂寞的時候,每個人都一樣。所以當寂寞被搬演上舞台,我們看戲的同時,也是在看著自己故事,企圖從中找到一點安慰、一個解答。

直率背後的細膩靈魂:自娛娛人的貼心

隱晦的情緒總躲在細微之處,個性、人生故事都會影響一個人個情緒表達。我好奇,音樂劇的演員該如何呈現角色內心深處的情緒?

「我們有音樂啊!旋律和歌詞能夠幫助情緒的表達。」擅長音樂表達的安東指出音樂劇最大的特色。音樂劇和舞台劇、歌舞劇不同的地方,在於音樂的比例加重 。除了肢體、台詞外,還加入大量音樂元素融入其中,三者的交互作用,激盪出有別於戲劇的火花。安東說當然不是直白的高歌:「我~現在~很寂寞~」但是透過旋律、透過歌詞,讓觀眾更進入演員的情緒。

用音樂說故事:讓你相信世上有香格里拉的音樂人:黃玠

作為一個相對沉穩的角色,我好奇「小馬」的寂寞態度是什麼。

和安東本來直率、健忘的特性不同,小馬是店裡的大哥,是標準「報喜不報憂」的個性,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不用言語,反將感受投射在一舉一動和所煮的咖啡當中,因為每一個情緒都會真實反映在行為當中。

倪安東思考的時間通常比邱邱和小美長,台美混血的他,無法準確發「二聲」的說話腔調,是另外兩兄弟模仿嘻笑的對象。甚至,安東也常常拿自己來開玩笑。我細問才知道,原來「自娛娛人」是他的特色。

「我自信心太多了!分一點給大家沒關係啦。」眨眨迷人的眼睛,安東兩手一攤,說的時候還帶點臭屁的玩笑口吻。在直爽個性背後,是一個很細膩、樂觀的靈魂。我想心智夠堅強的人,才足以做到自娛娛人的吧!

醉過方知酒濃:台上每個舉手投足都是學問

和安東飾演的小馬相比,邱邱演的角色──阿奇,是個陽光、身邊無時無刻都有人陪伴的角色。當你仔細思考這些行為,會發現其實它們代表著更深的涵義。「阿奇的寂寞是要想一下之後,才會了解原來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動力是『寂寞』」

或許是在戲劇的經驗較豐富,邱邱的話不長,卻很精煉、深刻,總是能很快地抓到角色的精隨,給人的感覺就是尾勁濃厚的咖啡酒。

曾經接過類似個性角色的邱邱說,覺得這次最大的挑戰是在於該如何用「阿奇」的角色和女生相處。「這也和我本人很不一樣,搭訕女生的技巧真的很難,你要講一些無關緊要的垃圾話,但是又要讓對方覺得好笑很難。」除了台詞本身的情緒,演技的的小細節要從生活中開始磨練。才發現:一個到位的眼神背後,可能是歷經無數次女孩子的白眼、吐槽後,才練就而成。

追夢的勇氣:當演員就沒想過要舒服!林微弋:「沒有誓死努力過,憑什麼成功?」

一人在講話的時候,另外兩人總會在講到自己有感之處,微微點頭表示贊同;在聽到彼此遇到的困難時,又一種戲謔的眼神看著彼此、為對方補充細節。我想這是一種來自團隊之間的信任吧!是一路互相扶持的兄弟,看過彼此最尷尬、手足無措的青澀,才懂得現在一舉手一投足的珍貴。

純真男孩不天真:用時間堆疊出的情感層次

「多多就很樂觀純真啊,他的寂寞大概就是來自於在親情、友情、愛情中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吧。但是他是屬於那種會直接表達『我現在需要人陪、需要拍拍』的人,所以比較好表達。」小美話鋒一轉「不過下次我希望能夠挑戰像阿奇那樣有很多內心戲的角色。其實除了多多那種角色以外的戲路我都想嘗試啦!」

一直以來,因為外型和螢幕形象的限制,小美接到的角色大多都是像多多那樣純真、樂觀的角色,就像我記憶中那個總是帶著微笑唱情歌的盧學叡,和我今天看到他的第一印象。但在聊天的過程中,小美是最會描述每個細節的人,越認識他,就會發現除了開朗樂觀之外,其實他有很多細膩的觀察和獨特的主見,是經過歷練累積出的情感層次。

如果說多多是張白紙,那小美就是一張灰色的紙。小美說以前剛從星光大道發跡的他很像多多,但隨著經歷的豐富,見過的世面也多了,洗鍊後的他開始懂得很多東西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處於中間地帶的灰色。

三個人,三種角色,三種不一樣的寂寞。

原來,寂寞的「說」與「不說」,都可以是種選擇,但是只要用心,就可以發現它悄悄留下的痕跡。張愛玲曾說:「在這城市裡,我相信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想著同樣的事情,懷著相似的頻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與我相遇。」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看戲的人,最期待看見的,就是在劇中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除了看盡別人的人生外,就是在追求「對!那就是我!」的認同感;而演戲的人最過癮的地方,莫過於在舞台上,詮釋屬於你的第二人生。

你會想知道:《丹麥女孩》艾迪瑞德曼扮女裝!三位為戲突破的新生代演員

音樂劇每一個無法重複的當下,是最迷人的地方

秉持著同樣對音樂劇的熱愛,讓不同背景的三人,在《寂寞瑪奇朵》一劇中相遇。

「如果說戲劇是手沖單品咖啡的話,那音樂劇就是手沖混和豆咖啡吧!」愛喝咖啡的邱邱這樣比喻兩者之間的差別。華岡藝校出身的他,因為嚮往百老匯,接演過不少音樂劇,像是《地下鐵》、《浪子的小飛機日記》。「你除了要顧台詞、表情、肢體,你還要練歌練舞,培養和夥伴之間的默契,這是最迷人的挑戰!」

「我喜歡的是表演的當下,和觀眾互動的感覺。同樣的表演,面對不同的觀眾,產生的化學變化就會不一樣,這是音樂劇最迷人的地方。」雖然大家對於倪安東的第一印象就是從星光大道出身的歌手,但他雙修心理系及戲劇系,在大學時期就有音樂劇的演出經驗。不論是排練過程中,夥伴間同步呼吸的練習,或是和台下觀眾的互動,都是安東的成就感來源。

相較之下,小美接觸音樂劇的時間較晚「第一次好像是出演原民音樂劇吧!我好勝心很強,可以接受別人說我戲演得不好、肢體不協調,但是我不能接受歌唱得不好!」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音樂穿透力的重要,是從音樂劇中獲得的寶貴經驗。「我很喜歡唱 R&B 曲風的歌,但是很常被說不夠有感染力。」直到接觸音樂劇的表演,才開始練習直指人心的穿透力。

剛開始不想演戲,只想把歌唱好的小美,很常被說唱歌技巧很好,但缺乏感情。第一次挑戰音樂劇,才讓他開始練習「音樂傳遞」的藝術。「以前我都是唱我熟悉的歌,唱完就沒了。但是音樂劇你要讓現場幾百幾千人馬上感受到角色的情緒,這和唱歌是很不一樣的。」劇中團體生活,練習和伙伴一呼吸一吐納都要在同個拍點;深入鑽研台詞、歌詞中每個字的情緒,也讓他更能夠進入角色情緒,進而以聲音作為媒介傳遞。音樂劇的震撼教育,讓小美深深愛上這個舞台。

對於音樂劇,儘管實際的收穫不一樣,但三人有志一同的都愛上了音樂劇的臨場感。每個台詞、動作、走位都需要經過設計,如果沒有經過角色的消化,展現出來的樣子就會過於浮誇、造作。同樣的劇碼,台上角色的每一次呼吸、台下觀眾的反應,都會讓這場表演成為不會再重來的唯一。而這樣子的「唯一」,就是音樂劇最迷人的地方。

「如果我朋友問我買哪場好,我一定會跟他們說都來!」在別人聽來可能是玩笑話,卻是真正體會過,才知道音樂劇精妙之處的小美,最真摯的心聲。

當寂寞成為行為的驅動力:我們可以做些甚麼?

我們聊角色的挑戰,聊音樂劇帶來的暢快,卻還沒問問他們自己對於貫穿整齣舞台劇的「寂寞」有甚麼想法。對我來說,我覺得寂寞是一首歌,一首在黑夜中會趁虛而入的歌。它可能很大聲,大聲到全世界都聽的到;也可以無聲地悄悄地,讓旋律只在你心中迴響。如果可以,希望讓寂寞這首歌,透過《寂寞瑪奇朵》被怎麼樣的傳唱?

推薦給你:其實每個人都寂寞!地下鐵裡的擁擠與孤單

「我希望讓他們知道因寂寞產生的行為。」安東想了很久的答案,卻又因為我們疑惑的眼神,把話重新收了回去。邱邱在一旁打趣地解釋,安東現在腦子裡應該是不斷的在「英翻中」。

「我希望讓大家知道:『噢!因為寂寞,才會產生這些行為』。」寂寞其實是一種驅使行為發生的力量,沒有好壞之分,但大家往往不會察覺。安東希望讓大家意識到寂寞的存在,唯有意識、理解,你才有可能去接受、擁抱它。

小美打趣分享每個人都是寂寞的,不然就不會有討拍文啦!誇張表情和語調,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但他一轉念又說「但說真的,人要學會訴苦,心裡才會『訴喜』(音似「舒適」的台語)。」面對小美一直以來的熱情,另外兩位還是一貫的冷處理。並不是排擠或是冷淡,而是小美有趣又激烈的反應,成為那個大家都喜歡捉弄的對象。

隨著專訪的行進,三人各自的角色形象在我眼中越來越鮮明。但他們私下的化學變化,卻難以預料。誰能想到溫醇的咖啡酒,有時會像可樂一樣俏皮活潑;手指餅乾有時候會變得和果凍一樣柔軟有彈性;而乳酪內餡又會變得和口香糖一樣張弛有度。不論是螢光幕前的他們、真摯與我們分享的他們、或是像大男孩一樣打鬧的他們,多元的面相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寂寞驪歌的頌唱者

回到「寂寞」,邱邱有不一樣的看法。

對他來說,寂寞就像《腦筋急轉彎 Inside Out》中的憂憂,很重要,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情緒,「所以你必須要勇於面對它,正視你的寂寞,學習和它共處。」邱邱說得懇切,「甚至在看完劇後,除了讓你思考外,也能夠多做一點甚麼,像是打電話給你很想念的朋友、找人聊聊。」

「有時候也不一定要真的聊到甚麼很深入的心裡話,但是『說出來』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抒發管道。」小美接著補充,「有人能夠在你身邊,陪你說說話的感覺就很好。就像我說的啊,人要學會訴苦,心裡才會『訴喜』啦!」小美自創的名言,充滿草根性和一絲搞笑的成分,卻是智慧和經驗的集結。

「It's nice to be needed.(『被需要』其實也很重要)」安東說如果覺得寂寞,那你也可以去當那個負責陪伴的人。人好像就是這樣,我們需要人陪,我們也需要「被需要」的感受,因為這會讓我們覺得我們其實很重要。當覺得自己很重要的時候,寂寞似乎就遠了一點。

推薦給你:關心與被關心的練習:當「加油」改變不了現況,我們需要的是什麼?

不論是透過運動、找人聊天,或是陪人聊天,三位大男孩似乎找到屬於自己與寂寞的共處之道。忘記是誰先開始的,在專訪結束後,一個人起頭開始唱《Hakuna matata》,另外兩位就跟著和。一搭一唱,竟然在談笑打鬧間就即興完成一首無伴奏合唱。

Hakuna matata 在斯瓦希里語的意思是「不要擔心,一切都沒有問題」,這個美麗的偶然和三位的歌聲,帶給我一股勇氣。有時候即使面對茫茫人海,還是會感到寂寞:覺得自己微不足道、覺得不會有人為我駐足、覺得天地再大都沒有我容身之處。但是這股勇氣,讓我開始相信先知紀伯倫說:「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

我覺得寂寞是一首歌,一首在黑夜中會趁虛而入的歌。但是當我們成為這首歌的頌唱者,學習與它共處,「寂寞」似乎就不那麼可怕了。

希望《寂寞瑪奇朵》也能夠帶給你勇氣,讓你面對自己,成為寂寞驪歌的吟遊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