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與心理狀態有著互相影響的關係,當你舒展了肢體,心也會跟著開闊起來。讓水面劇場的工作坊成員,帶著你進行身心平衡的伸展活動。

每隔一段時間,我似乎都會有段自我否定期,用力地覺得自己不夠好,在那些時間裡,常會把自己侷限在狹小的空間(生理心理都是),宅在家好幾天,腦筋也在同一種思維模式裡轉不出來。「卡住了」自己這樣告訴自己。

這是自我覺察,察覺自身狀態,決定要繼續待著直到滿足,或是轉變。之後,我從身體開始,改變自己的姿態,將四肢伸展沿伸,將身體空間放大,心也常跟著放寬。在身心空間變大之後,活動範圍也常跟著擴大,離開阿宅模式出門散心。接著,在身心都踏出門後,常開始約朋友看戲聊天,開始與別人有了交流。身體與心理同步,從卡住到流動。

側寫水面劇場創辦人張嘉容:專注活在當下,才有愛人的能力

這樣觀照自己身心狀態的能力,起源於三年前水面上與水面下的戲劇工作坊,這個能力在身體裡陪伴我每一天的生活,就像有人說「到過巴黎,浪漫會一輩子留在女人的血液裡。」水面的工作坊也是,在工作坊中滋養的身心,在之後的日子裡,陪伴著我往前走。與大家分享三年前參加工作坊所寫的心得。

第1個活動

兩個人一組,感受脊椎的彎曲(如圖):

一個人雙腳與肩同寬、膝蓋打直(感覺勉強的人膝蓋可以微彎),另一個人以手由脖子從上往下輕碰對方,被碰觸的人感覺被碰到的脊椎自然放鬆彎曲,由上而下脊椎漸漸往下彎曲一直到最大角度為止,借由旁人的觸覺提醒,我與脊椎進行了一段美好的對話,脊椎回應我:它可以這樣地柔軟。

第2個活動

兩個人一組肩併肩,腳與肩同寬,兩個人的四個腳掌朝向身體前方。

內側手與對方的內側手輕握,外側手舉起,手臂貼著耳朵,手往對方延伸握住對方的外側手。兩個人內側腳緊靠,外側腳膝蓋往外漸漸彎曲,身體重心往外側輕輕移動,移動時感受對方的力量,移動過程中不用力,想像重心往外延伸。此時手仍與對方扣著,透過手的感覺對方是否因用力而有抖動或者是放鬆。

嘉容老師提醒:要溫柔地對待對方,感覺對方是否有放鬆。(如圖)

第3個活動

兩個人面對面約兩大步的距離,手掌與對方手腕互扣,感覺屁股有條線往後牽引,頭輕鬆抬起看對方,隨著屁股往後的同時腰漸漸彎曲,身體重心(搭配對方的速度)往後移,背儘量打直。起身時也要配合對方的速度,慢慢起來。(如圖)

第4個活動

觀照自己有沒有放鬆的信任遊戲。

兩個人一前一後在同一條直線,約一步距離,前者膝蓋伸直身體放鬆往後倒下,後者成弓箭步以掌腹輕接對方肩背部再推回,推回的力道要掌握適中,太小無法將對方推回直立,太大力則對方會因為失去重心而無法維持放鬆。反覆數次直到兩個人達到默契與信任。

【丁菱娟專欄】:與家人約定成俗的默契,是最難忘的記憶

第5個活動

為前一個活動的延伸,1個人在圈內,4個人以上圍成外圈,圈內者膝蓋伸直往任何方位倒下,外圈的人以手掌接住在推回任何方向(不一定要對向)。

過程中,圈內者越是信任夥伴則越能放鬆,同時活動也會進行地越順利。另外,外圈的人能直接感覺圈內者有沒有放鬆,若感覺到對方很放鬆,外圈者會有被信任的成就感。

讓情報員告訴你:獲得信任的溝通法

第6個活動

照片故事分享。(延續身體信任遊戲,故事分享可以形容成一種心理的信任遊戲-將自己的故事放心地丟給別人接。)有三位夥伴帶了照片,首先描述照片的故事,分享心裡的感覺,在聆聽者的回應中,說故事者通常能延伸說出心裡所期待的故事續集,而將故事延伸至理想中結局。

嘉容老師請說故事的人從夥伴中挑選飾演故事的角色,說者從夥伴的特質(或期待故事主角能有的特質)挑選若干名夥伴擔任演員,以定格畫面編排3幕以上的畫面,通常第1幕為照片背景介紹或是照片當時的情景重現,第2幕是照片故事的延伸,而第3幕是說者期待的後續發展(現實中並未或尚未達成)。

三位分享夥伴在演完之後,似乎都有一絲絲滿意的笑容,在表演中將夢想實現,似乎也能填補心中缺少的那一塊。

文/張擇祥   工作坊參與成員
攝影:Ryan & Sophie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官方LINE@生活圈:https://line.me/ti/p/%40rcz2620z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EDDTheatre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部落格:http://labelledormeuse.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