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應該忍受任何形式的暴力。電影《拯救奧菲莉亞》中,馬克看似浪漫的舉動,其實背後都蘊藏著更深層面的含意。

不論愛再濃,控制、騷擾與跟蹤他人都不是浪漫的象徵,相反的,這些行為是暴力關係的特質。如同《拯救奧菲莉亞》指出的,真正的愛不是控制、不是威脅、更不是傷害,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真正的愛。


(圖片來源:來源

伊莉莎白(Elizabeth)是一個17歲的女高中生,從不讓父母擔心的她最近交了第一個男朋友。馬克(Mark)是一個迷人又溫柔的男生,總是對伊莉莎白殷勤問候、不吝於表達自己的關心與愛意,也深得伊莉莎白的父母喜歡。伊莉莎白覺得自己無比幸福,可以找到這樣一個深愛自己的人,並希望自己和馬克永不分離。

然而,馬克的關懷看在伊莉莎白的表妹凱利(Kelli)眼裡卻顯得有些過了頭,有如一個「恐怖的跟蹤者」。馬克會在每天上下學時等待伊莉莎白;他經常打電話、傳簡訊給伊莉莎白,而且總是希望伊莉莎白盡速回覆;馬克不喜歡伊莉莎白和其他的男同學說話,也不喜歡她穿著「太緊身」的衣服;馬克會以「關心」做理由,不時查看伊莉莎白的手機和背包; 當伊莉莎白決定週五晚上到閨蜜家看電影時,馬克很不開心。更誇張的是,他還利用手機的衛星導航定位程式,追蹤伊莉莎白的位置,無預警地出現在伊莉莎白的閨蜜家……

推薦給你:親密關係的暴力,好姐妹如何保護你?

當凱利對這樣的行為表達憂心時,伊莉莎白與其他女孩卻只覺得她大驚小怪,她們認為這是浪漫的表現,是馬克深愛伊莉莎白的「證據」。然而,馬克的愛正在緩緩地變質中,有一次伊莉莎白好奇追問馬克的前女友,憤怒的馬克居然動手毆打了她!當伊莉莎白的父母接到消息趕到醫院探視昏迷的伊莉莎白時,面對馬克懺悔的眼淚,她決定說謊,告訴父母兩人是為了躲避路邊突然衝出來的野狗才發生車禍的。

事後馬克不斷地道歉,發誓自己絕對不會再犯,伊莉莎白心軟原諒了他。凱利在知道真相後完全無法諒解,伊莉莎白卻告訴凱利那是因為「妳從沒有遇到過真心愛妳的人」,而馬克之所以會失控是因為自己「沒有當一個好女朋友」。經過這次的事,馬克的暴力並沒有停止,當馬克某天看到伊莉莎白和另一個男同學談笑時,他再次失控。

留著鼻血、臉頰紅腫的伊莉莎白還想要繼續騙爸媽是自己不小心跌倒了,但凱利決定說出實情。伊莉莎白開始與諮商師會談,她不願意就這樣分手,她相信馬克並不是故意的,他會改變的,馬克會這麼做是因為太愛她了,是她自己不好,不該激怒馬克。直到某次諮商師請伊莉莎白念出網路上所列出的「暴力關係的特徵」時,伊莉莎白這才驚覺,自己與馬克的狀態竟然符合所有的條件。

伊莉莎白終於決定分手,但馬克卻不願接受。他告訴伊莉莎白,自己將會自殺,當發現伊莉莎白不為所動後,馬克轉而使出威脅手段,伊莉莎白只好在父母的陪同下申請保護令,但此舉更進一步地激怒了馬克。這一天,當伊莉莎白和凱利一同出遊時,馬克竟然再次追蹤了她的所在位置,並且帶著一把手槍出現……

青少女們的危機

電影《拯救奧菲莉亞》(Reviving Ophelia)改編自著名心理學家瑪莉派佛(Mary Pipher)博士的同名書籍。派佛根據多年來為青少女從事心理諮商的經驗撰寫成書,說明青少女們在這個獨特的成長階段中,在同儕壓力、大眾文化和媒體影響下,所遇到的種種關於身體、自我形象、友情和親密關係的挑戰。奧菲莉亞是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哈姆雷特》中的角色,正值青春年華的奧菲莉亞在愛上哈姆雷特後,失去了自我,從此只為迎合哈姆雷特和自己的父親,仰賴他們的意見建立自己的價值。當哈姆雷特拋棄奧菲莉亞時,傷心過度的她走向瘋狂,終至死亡。以奧菲莉亞為書名,派佛希望指出,充滿生命潛力的青少女們如何受到各種歧視、暴力與壓迫的威脅,造成自我的失落與傷害。

 《拯救奧菲莉亞》書籍封面
(圖片來源:來源

電影取材於書中有關性與暴力的章節,從一對正值青春期的表姊妹出發,探討青少年的約會暴力問題。電影中對於暴力關係的前兆、暴力的發生、受害者的反應,以及父母的角色等,都有著清晰而生動的描述。其中最深刻的當屬受害者對於暴力行為的合理化和父母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協助受害的青少女。

此外,這部電影也具體的揭露了「青少年約會暴力」的問題,包括:

  1. 受暴者經常感到羞愧與自責,親友們應該以同理、支持代替責怪。
  2. 約會暴力經常和跟蹤騷擾問題重疊。
  3. 跟蹤騷擾可以對受害者的生活與情緒產生重大影響。
  4. 離開暴力關係不僅是一條漫長的復原之路,更可能是危險的。

以支持同理代替責怪

面對親密伴侶的暴力,受害者們往往會出現各種情緒:

  1. 她們經常感到不可置信,可能會否認暴力的發生,甚至同意加害者對自己的指責,相信暴力之所以發生,是「自己的責任」-是因為自己沒有當一個稱職的女朋友,才會激怒了加害者。
  2. 她們也可能感到羞愧,所以不願開口求助,或是說服自己,這一切都是因為對方太愛自己,所以才會一時失控,並且相信自己的愛可以讓對方改變。

而此時,如果身旁的人不能理解受害者的心情和處境,反而可能將受害者推得更遠,讓受害者以為,自己的世界裡只剩下毆打自己的親密伴侶。正如同《拯救奧菲莉亞》中,伊莉莎白的父母對女兒的受暴感到心疼與自責,一心一意只想要求伊莉莎白立刻與馬克分手,卻反而讓伊莉莎白選擇偷偷摸摸地與馬克繼續往來,直到諮商師提醒他們,如果不能尊重、傾聽伊莉莎白的心情,他們將在自己和伊莉莎白中間築起一到牆,把伊莉莎白和馬克會推到牆的另一邊。

對於親密伴侶暴力的受暴者來說,她們需要的是支持、同理與陪伴,而不是責怪。

以愛為名的控制
(圖片來源:Lifetime網站

留意恐怖情人

此外,親密伴侶暴力、約會暴力其實經常和跟蹤騷擾問題重疊。事實上,判別自己是否正處於一個暴力或不健康的親密關係中的關鍵之一,就是檢視對方是否經常性地展現出控制、佔有與傾犯隱私的行為。以《拯救奧菲莉亞》為例,劇中馬克就展現出不少「恐怖情人」的特徵,包括:

  1. 不間斷的簡訊和電話
  2. 規定對方回覆簡訊的時間
  3. 查看對方的所有物
  4. 規定她的衣著
  5. 追蹤她的行動和無預警的出現

在親密關係中,這些行為經常被美化成「愛的表現」,但其實都可被視為控制與跟蹤,而當關係結束,這些一度「浪漫」的行為,可能成為受害者的夢靨。

跟蹤騷擾影響深遠

根據調查,台灣年輕女大學生中,有超過一半的女性擔心自己會受到跟蹤騷擾,而許多親密伴侶暴力受害者在分手後,也有過被跟蹤和騷擾的經驗。跟蹤騷擾是一個看似「溫和」,但卻十分嚴重的問題:

  1. 長期的跟蹤騷擾可能會造成受害者的恐懼、不安,進而影響她們的社交生活,甚至讓她們對生活失去現實感與控制感
  2. 跟蹤騷擾經常是重大暴力事件的前兆。

電影《拯救奧菲莉亞》就清楚地描述了這樣的過程。看似溫柔浪漫的馬克,在交往時期就透過各種方式控制、掌握著伊莉莎白,儘管伊莉莎白當時並不認為這些行為構成「騷擾」,但觀眾卻可以透過影像,清楚地看見這樣的控制行為對伊莉莎白所造成的影響,包括焦慮、擔心馬克的怒氣、無法專心等。而當控制行為演變成肢體暴力並促使伊莉莎白離開關係後,馬克的跟蹤行為仍然持續,直到他無預警地出現在伊莉莎白的面前,以槍威脅她。

離開暴力關係的困難

儘管《拯救奧菲莉亞》最後並未以悲劇收場,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許多女性死於前任或現任的親密伴侶手下,而許多研究更顯示,這類的重大傷害經常伴隨著加害者的跟蹤騷擾行為出現。正如電影中的諮商師所言:

『離開一段暴力關係,不僅是困難的,更是危險的;受暴者們面對的不僅是身體與心靈上漫長的修復之路,還可能持續的受到加害者的騷擾與威脅。』

分手後的騷擾並不是癡情的表現,而是加害者企圖透過這樣的行為,表現自己對於受害者的控制,並且讓受害者失去對生活的信心,以為自己永遠無法擺脫關係。面對這樣的狀況,受害者也並非無計可施:

  1. 受害者們可以申請民事保護令,保障自己的安全,而在今年年初《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案通過後,未同居之情侶也將適用保護令規定
  2. 然而,國外許多相關的服務經驗指出,單有法令的存在,可能不足以保護跟蹤騷擾、分手暴力的受害者,一線的服務人員們,尤其是執法人員,必須對相關議題有著更充分的了解和敏感度,才能適時為受害者提供協助,阻止重大傷害的發生。

最後,不論愛再濃,控制、騷擾與跟蹤他人都不是浪漫的象徵,相反的,這些行為是暴力關係的特質。如同《拯救奧菲莉亞》指出的,真正的愛不是控制、不是威脅、更不是傷害,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真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