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育之前我們先談什麼叫做「學習」;在談「學習」之前先談怎麼「玩」。為了自己開始自主學習!

現在的社會真是越來越競爭了,現在的孩子,光是把課業的內容學起來就不容易了,不僅中文要好、英文也不可以落於人後,更別說還有各種才藝的學習,學生備感壓力,身為家長更是焦慮,我們到底要如何能幫助孩子學習,才能讓孩子立足於未來的社會? 想必是所有父母心中最大的疑問吧!

是的,學習真的不容易,要讓孩子能自動自發的學習更是困難!因此很多媽媽開始尋求各種方法讓孩子從小能輕鬆有效的學習,特別是遊戲中學習,於是你開始蒐購很多新奇的 APP、昂貴的繪本、點讀互動新科技等。但是各位是否想過,當孩子過度依賴這些花俏的學習媒體,會不會反而寵壞了孩子,讓他們對傳統的書本或學習方法興趣缺缺?難不成,在未來我們也期待大學或研究所的教授身著彩衣,主動研發特別的遊戲軟體來教授這些孩子嗎?除了透過遊戲設計的方式,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讓孩子主動學習呢?

我一直相信,「學習」本身必定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與能力,而當我自己在教養孩子的這三年,我也發現正是如此,我的孩子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從未中斷學習,從翻身、走路、跳躍、說話唱歌等,甚至連作夢都在學習著。他學習的方法只有一個,那便是邊玩邊學。

從他身上,我發現,「從玩樂中學習」本來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與能力,父母親的責任,不是教導孩子如何學習,而是盡可能的讓孩子維持這個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不被扼殺。

推薦閱讀:誰說主科比術科更重要?給孩子均等的學習空間

你問,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如何被扼殺的?被誰扼殺呢?

在這裡我想到小時候的一段往事,那天是國小月考的第一天,當天剛考完數學,回家後我應當準備隔天的國語考試。偏偏貪玩的我,在書桌前拿著玩具玩,放著數學課本裝個樣子以備媽媽查勤,媽媽果然來了,我快速的把玩具收起來,媽媽開始問:

媽媽:「你現在在看什麼書?」

我:「我…在練習數學」

媽媽:「明天要考國語,你現在在寫數學?」,推了我一下頭,然後說:「趕快把國語習作拿出來,把照樣照句背一背!」

我就乖乖的拿起國語習作,然後媽媽接著問:「對了,你今天怎麼比較晚回來?」

我:「因為我教同學功課」

媽媽:「你笨喔,教同學幹嘛?這樣他就考的比你好了阿!」

這段回憶不知各位多少也覺得似曾相似呢?如果你有同感,你就會發現在這些對話中,我們的父母或社會,無形中早已扼殺我們的學習能力:

第一、當我們告訴孩子考完的科目不要再看時,其實我們是在告訴他,學習是有目的的 (為了考試),不是為了自己。況且考試的本質應該是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過去學習的疏漏,考完再複習,才是較好的學習習慣不是嗎?

第二、背誦造樣造句,其實是學習的一種投機方法,語言的學習應當是從日常生活的練習著手,運用投機背誦的方法,不會徹底也反而扼殺了語言運用的創意。

第三、學習不是為了競爭,教導同學反而能釐清觀念,教學相長。

當孩童沒有察覺到這些由父母或社會所灌輸的關於學習上的迷思,也開始認為學習是有投機方法、有目的、或是為了競爭的時候,他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便被扼殺了。從此,他的學習方法僅侷限在參考書或補習班;想學投資賺錢時,只想請老師報明牌;當退休後,就更不會學習了,因為他認為學習沒有意義、沒有用了!終其一生,生命因不再成長而顯得乏味!試問,我們希望孩子重蹈我們的覆轍嗎?

推薦閱讀:班級幹部不能養成的領導力:台灣的領導者哪裡找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不可預測的時代,身為父母,我們不可能為孩子預測他們需要學習哪些技能,但我們必須建立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因應未來的變化。如何建立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下三點各位父母們不妨參考參考:

一、與孩子一起培養「對生命的好奇心」

父母親不一定得在孩子面前每日閱讀數小時,但必定要能透過身教,展現出對生命或生活的好奇心。

舉例來說,許多台灣的父母喜歡帶著全家大小去日本玩耍,當我們一下飛機,第一件事是鑽入藥妝店或百貨公司血拼,還是到他們的民俗文物館了解當地文化?是否嘗試觀看他們的傳統文藝表演?或是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文學呢?當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展現出對生命的好奇與學習的熱忱,同樣的熱忱也才會深植於孩子的內在。

同場加映:還給孩子童年需要的成長與旅行

二、灑下「想像力」和「創意」的種子

在 21 世紀,學習能力不再是由記憶力和邏輯能力所組成了,卻是由「想像力」和「創意」所組成。

「想像力」給予學習的養分,有助抽象事物的學習,尤其是高等物理或高等數學無不需要高度想像力才能體會這些學科的美感。而「創意」能告訴我們如何運用知識。越有創意的孩子,會為了完成某些天馬行空的想法,發現自己需要加強某些知識,進而自主學習,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推薦閱讀:六個名人告訴你:分心激發創意力

因此,當我們與孩子相處時,我們應盡可能的在孩子心中灑下「想像力」和「創意」的種子。與孩子玩遊戲時,不要教導他玩樂的方法,應多讓孩子的想像力引導我們。而孩子問問題時,父母不要執著於一個標準答案,盡可能給予多種可能的答案,如果可以,追加反問孩子對於這些答案的想法,例如喜歡哪一個答案?還是有自己的新答案呢?無論如何,別忘了父母的陪伴,才能最快的為孩子灑下學習的種子。

三、成為「人生的玩咖」

對於自己或孩子的人生選擇要盡可能的保持開放彈性的態度。其實很多時候,心想事成不一定是好事,畢竟生命所能經歷與獲得的,絕對比我們能想到的還要多。奇蹟總是超乎預期的出現,當我們執著於某些道路的同時,也許已經錯失了更多未知的機會喔!因此,抱持著開放彈性的態度過人生,常常問自己:「我的生活好玩嗎?我在人生中快樂的學習了嗎? 」,人生如遊戲,才能熱情快樂的學習!

人,其實是貪玩的,無論是孩童或成人,人們學習、創造的動力皆來自於「好玩」。如果你問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什麼動力讓他願意每日窩在實驗室十幾個小時做研究?相信他的理由絕不是為了得諾貝爾獎,反而,真正的動力來自於他覺得做研究很好玩、很有趣!

推薦閱讀:親子關係中的角色學習: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人生目的在學習,生命價值在於創造,當我們透過身教,過著開放、好奇的人生,我們自然而然就能教養出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下一代,進而與孩子一起創造充滿學習力與創造力的富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