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跑步嗎?跑步可以不只為了健康,還是一場找到自己的過程。每堅持一點、多跑一點,就能多點認識不一樣的自己!

 

當我遇見我自己

二○一三年的四月天,我去做了一件,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我一個人,花了二十一天的時間,開車環島,每天在不同的城市,挑選一條適合的路線,進行平均大概十公里的跑步,然後寫下三千字左右類似跑步日誌的散文,有點像用跑步收集台灣各地,完成了一本書名暫定為《我在跑步》的書。

延伸閱讀:【影音】一個游民跑半馬的故事:每個跑步的人,背後都有堅定的理由

我放下工作,放下生活中的瑣事,跟《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阿拉斯加之死》和《一個人的旅行》那幾本被拍成電影的書一樣,一個人踏上這趟跑步的旅程。一個人跑步,一個人寫作,一個人開車,一個人拍照,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喝咖啡,一個人聽音樂,一個人睡覺……什麼都是一個人,甚至幾乎刻意斷絕了跟外界的所有聯繫。我在大概確定的行程中,保留了很大部分的不確定,把許多事情交給上天安排,好讓超乎期待的驚喜可以自然發生。整個過程,像在追逐,也像在流浪;像在放空,也像在充電;像在探索世界,更像在找尋自我。

我一直覺得,創作在本質上,就是一種抒發或實現自我的行為。透過不同的形式、平台、媒材或技術,我們把藴藏在身體裡的知識、經驗、理念、態度、情感、慾望和想像,挖掘、釋放並且呈現出來,創造意義,並賦予觀點價值,一切都不是憑空,一切都植基於自身的既存。

於是,找到自己,和自己相處,跟自己對話,就變得很必要,因為所謂的自己,或許正是創意最豐富的礦脈。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有遇見那個真正的自己了?又或者在人前,在日復一日的工作、生活中,你所看到的自己,是百分之多少的自己?朋友問我,寫跑步書的目的是什麼,這個題目真的很難明確回答,因為我的目的好像並不在這本書上,而是在這整件事情,整個旅程之中。我想,我要做的,其實就是找自己。

你會喜歡:關於跑步那三十分鐘:在日常生活裡,練習赴自己的約

跑步,是用「吸吸吐~吸吸吐~」的固定呼吸節奏,搭配左腳右腳左手右手,重覆而一致的動作,不斷往前,讓人進入一種律動卻寧靜的獨處狀態,在那個狀態下,可以清楚聽見自己身體和心裡的聲音。而旅行,是藉由觀看外在的世界,去反視內在的自我,讓個體和世界得以相互應證,產生化學作用,用所知所想去感受詮釋沿途的風景,也把所見所聞內化成自身的能量養分。至於寫作,則是一種極度沈澱的自我反思,先用筆尖探鑿到內心的最深處,細膩地耙梳整理之後,再以精確的文字把自己表述出來。

對我來說,跑步、旅行和寫作,都是很個人,很自我,必須全然,或者至少盡可能誠實面對自己的事情。它們之所以迷人,是可以用很超現實的方式,去接近體會那個真實的我自己。一本《我在跑步》的出書計劃,把三件我喜愛的事情結合在一起,真是奢侈又過癮的幸福。

一路上,我收到一份又一份美好的禮物。冒著雨跑在巴里的左岸,下雨天,整條路都是我的。出生地桃園天主教聖保祿醫院附近的跑步,帶我回到生命最初的起點。在後龍的灣瓦,巨大的白色風車緩慢旋轉,我跑進有如童話或電影般的神祕場景。

在清泉崗空軍基地的大雨中奔跑,當兵時的青春記憶被喚醒,我告訴自己要永遠保有年輕的心靈。夜跑田尾的燈海,彷彿航行在美麗而迷幻的銀河星系。

跑在關廟的鳳梨田間,鳳梨一直來,我相信好運也會一直來。深夜墾丁龍磐草原的無人公路,沒有一點光,我跑過自己內心最恐懼的黑暗。

太麻里的跑步,日出遲到了,我卻看見心中太陽升起的地方。池上一望無際的稻田,跑起來就像一片綠色的汪洋,充滿生命力。綠島的環島跑步,我在孤獨裡頭,發現自己其實一點也不孤獨。呼吸著和平的空氣,在花蓮秀林鄉的和平村,我是一個和平的跑者。赤足跑在烏石港的沙地上,腳踏實地感受著每一步踩下去,地球給我的回應……

經歷了一個人、二十一天的跑步旅程之後,我有點依依不捨地回到現實世界。真要說起來,就像三十歲那年我一個人隻身前往澳洲一個多月回來時那樣,此刻的我,其實還不大知道,在這趟旅程中,我找到的自己是什麼,我改變了什麼,獲得了什麼;但我很清楚,也很確信,我一定找到了某部分的自己,一定改變了什麼,獲得了什麼,而那些,都會在我之後的人生,和接下來的創作中,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影響,是真的,我很興奮地期待著。

創意的世界很大,但千萬不要因此而小看自己。在汲汲營營向外尋找靈感、蒐集素材的同時,別忘了也要靜下心,好好探索自己內在擁有的寶藏。找一段時間,找一種方式,一個人,勇敢地出走,暫時地逃離,去找那個好久不見的自己吧!

同場加映:多久沒笑了呢?10個讓你更自在的小練習

更多廣告人的故事都在《當創意遇見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