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angHao 從排球場裡的政治切入,一起思考為何我們要拼命去證明自己「不是弱者」這件根本不該存在的事?

我是一個很喜歡打排球的人,我也一直覺得排球中的性別關係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運動的領域中,像籃球這種具強烈肢體碰撞,強調力道的運動,通常會被視為「陽剛」的「男性化運動」(其他的男性化運動有:拳擊、足球、橄欖球、棒球…等),而像冰上溜冰、瑜伽、現代舞、芭蕾、有氧舞蹈等,這種需要美態的運動,就會被視為「陰柔」的「女性化運動」。

推薦閱讀:別人轉兩圈,你就要轉三圈,舞蹈世界裡沒有休息的一天

這種依照性別刻板印象將運動分類的做法,加強了陽剛等於男性、陰柔等於女性的性別刻板印象,大眾媒體也服膺於這種性別刻板印象。在台灣,有不少以籃球為題材的偶像劇與電影,如:「MVP 情人」、「鬥牛要不要」、「功夫灌籃」、「籃球火」,它們都強調男主角是多麽陽光、體健的籃球男孩,絕對是女孩們追求的「天菜」。不過卻很少人拍以排球為題材的偶像劇,較為人知的只有「我的排隊情人」,且收視率不佳。如果把排球跟籃球相比,「主流地」來說,籃球還是偏向「陽剛」的運動,籃球小鮮肉還是比排球小鮮肉來得吸引人。


籃球小鮮肉往往是眾人注目的焦點(圖片來源:JustinX深夜名堂

為什麼排球比較不陽剛?

可是,為什麼排球「比較不陽剛」?或者,排球相對於棒球、籃球,「比較中性」一點?

日本的漫畫「東洋魔女」、「排球甜心」、日本的電視劇「女排No.1」、泰國的電影「人妖打排球」,都是為人所知的大眾文化文本。這些有名的電影、偶像劇、漫畫,多半把排球的「形象」塑造成偏向「陰柔」的運動,優雅的動作、較少的肢體碰撞,最重要的是,它們都強化一般人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把女性之間相知相惜的感性與姐妹情誼作為排球最主要的文化與精神。


人妖打排球幾乎是台灣人對排球形象的來源(圖片來源

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在台灣大家都在看NBA(籃球)、MLB(棒球),就不太有人看WNBA(還要加一個W),預設了這些運動是男性的運動。台灣就很少人看世界知名的男排比賽,可是世界女排大獎賽的收視率卻是屢創佳績。台灣男子排球企業聯賽場場冷清,世界女排大獎賽來台灣時,則是場場爆滿。這多少也反映了觀賽者的心態。

受到傳播媒體的影響,以及就實際從事運動的人口數(就我的經驗而言,打排球的女性(與陰柔男同志)人口數,絕對遠高於打籃球的女性人口數),排球因而被說成是「很娘」的運動。

重新找回排球的「雄風」?

大家還記不記得,小時候體育課,男生總是在運動場上叱吒風雲的人,而女生總是在旁遮陽避曬的人,不運動的男生就會被說「娘」,太會運動的女生就會被說是「男人婆」,好像運動就是圍繞著男人而設計。實際上,從事運動其實就是建立「男性氣概」的重要的過程,而且還要從事像是籃球、棒球、躲避球這些很「男性—陽剛」的運動才算。我們的社會從來都不會覺得男生跳彩帶舞、瑜珈是很「man」的事。

雖然排球常被說成是很「娘」的運動,但是打排球的男生,還是會想盡辦法、用盡各種策略,從中建立起男性氣概。

在排球場上有一些淺規則,如:男女混排時,男生不可以對女生攔網、男生攻擊時(即使已經從三米起跳)得盡量避免進攻女生、男生會特別搶著幫女生接球。只要有哪一個男生膽敢觸犯這些潛規則,可能會導致直接失分,或是招致集體的道德譴責。我最常在球場上聽到的言論莫過於:「幹!打女生得分,不要臉!」、「吼!你就只會往女生手上攻擊!」彷彿女生就是天生的弱者、是需要被保護的對象。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打排球的陰柔男同志(即那些很「娘」的男同志)身上。我就曾數次聽聞如「那一隊怎麼都那麼娘呀?一定是一群gay,等一下千萬不能輸,輸了我無顏見江東父老啦!」一類的歧視性言論。我也有打排球的男性友人曾說過:「人妖打排球真的是對排球最大的羞辱⋯⋯」

「貶抑女性—陰柔」、「建立男強女弱的階層關係」,就是打排球的男生對「排球很娘」的回應。他們必須表現得很豪放、具高度競爭性、具攻擊性、強調攻擊性,用以找回排球中的男性氣概。

推薦閱讀:裸體攝影集:運動員帶你看見力量的美學


2015台大盃男排全明星賽宣傳照訴諸的男體形象(圖片來源:台大盃男排全明星賽臉書

排球運動中處處充滿著男性的焦慮,這種情況非常類似於身處充斥著女性的護理工作環境中的男性心態。男性護士會強調他們的理性特質、願意一肩扛起的照顧責任、以及善於運用科技的能力來彰顯他們仍然有陽剛的一面,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地順應社會大眾對男性霸權、陽剛特質的期待。他們甚至會利用幹譙、性談話及喝酒文化來建立屬於男性的陽剛兄弟情誼。

翻轉性別,從擾亂開始

一般的運動比賽,大家都覺得女生很難贏男生。但是在排球比賽中,有一些實例可以打破男女二分、強弱階層關係的霸權。

我印象很深刻,2007年4月的時候,中國國家隊女排對上開平市男排,中國國家隊女排以靈活的戰術和黏膩的防守,終場以3比2的局數力克開平市男排。排球場上經常發生這種事,六個男生不見得打得贏六個女生,我在大學時曾參加過校隊男排,也曾與師大女子甲級排球隊交手過友誼賽。當時我們不敵快速的球風與飄忽不定的發球而落敗。排球比賽的輸贏,並非與生理性別有絕對的關係。男生不一定強過女生。

尤其排球改良後,讓球變得更加輕盈,在戰術上,快速球風逐漸取代強力的重砲攻擊,更強調以柔克剛的防守技巧,讓舉球員在餵球的配置上能夠更靈活多元,提高攻擊手的得分率。此外,排球改良後,發球時發飄浮球更能夠破壞對手的防守隊形。這些都是女性隊伍可以去突破男性隊伍的利器。

推薦閱讀:讓女人動得更自在!改變女人歷史的「運動內衣」

我還記得我們球隊輸給師大女甲排,向她們致意後,其中一名在旁邊沒有上場的學長嚷嚷著說:「幹!你們很沒用,竟然輸給一群女生!真的不要說出去,會笑死人!」他的言論意味著,當性別「常規」被擾亂、被破壞,會產生性別階層將無以為繼的焦慮感。

我們應該要嚴肅地看待男性對於性別階層鬆動的焦慮感,去釐清他們到底是如何產生這種焦慮?什麼時候會有這種焦慮?我們要讓這種焦慮不斷持續地發生,才能在既有的性別關係中撐出一道裂縫,讓不同的性別實踐得以發生。

接著,女性(或其他性少數)要開始去思考如何去回應這種男性的焦慮?如何從裂縫中去建立起新的性別互動關係?唯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翻轉既有的性別關係,重新建立一個良好的性別互動關係。 男生們,你必須要接受,男生不是絕對的強者,生理上的差異也許有強弱之別,但生理上的差異,不能當做社會上判定強弱唯一的標準。排球就是一個這樣的團體運動,有力道的人不一定會獲得勝利,而是團結、互補、戰術。

男生們,當你輸了,你千萬不要怪罪自己,也不要覺得這真是一件丟臉的事情。與女生們從小到大一輩子被當作弱者的處境相比,偶爾輸一次並不會讓你顏面掃地,相反地,讓你輸一次,你會更好。男生們要學會跟自己對話,去理解跟你不一樣性別、性傾向的人的立場,你們必須要看到自己的盲點,並且承認自己不是萬能、不是永遠的強者。

推薦給你:男人親身體驗女人的一天,結果會是...

女生們,你們除了很憤怒地說:「我才不是弱者」,努力接好每一顆球、奮力扣下每一顆球之外,證明自己不是弱者之外,應該試著去思考:為什麼我要如此努力證明我不是弱者?為什麼我要去證明一件本來不應該存在的事情?那些不夠強、沒有能力證明自己不是弱者的人該怎麼辦?這些問題更加重要。

去思考這些問題,意味著我們的社會開始去面對男性的焦慮,去釐清他們的不滿、憤恨、糾結到底從何而來?他的焦慮是因為什麼樣的社會氛圍而養成?為什麼輸給女生,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是他們開始對男子氣概的否定,開始意識到我們的社會其實不需要這種男子氣概,還是其實是別的?如果我們不能也不願意去理解與思考這些問題,那我們的性別處境,其實不會有任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