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想,我們需要的衣服真的那麼多嗎?聽聽駐站作家蘇菲女巫與我們聊聊,穿衣服,如何穿品味也穿溫度。

浮萍寄清水,隨風東西流。
結髮辭嚴親,來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無端獲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樂如瑟琴。
何意今摧頹,曠若商與參。
榮英自有芳,不若桂與蘭。

新人雖可愛,無若故所歡。
行雲有反期,君恩儻中還。
慊慊仰天歎,愁心將何愬。
日月不恒處,人生忽若寓。
悲風來入帷,淚下如垂露。
散筐造新衣,裁縫紈與素。

《浮萍篇》是曹植的代表作,在文字中訴說了一位婦人無辜被棄後希望恢復舊愛的心情。文學家認為這是曹氏在當年懷著懷才不遇之時,以滿腔憤怒悲哀中而吐露的字詞。當衣服成為人生的風景之時,有云情人如衣服,新歡舊愛的差別,也是在一季一念之間。然而衣物與主人又是不是只有無情之處?

在台中一條藝術小街的巷內,一生以布衣為業的郭經鴻(人稱「郭姐」),卻以雲淡風清的心情道出了她「日月無恆處,人生忽若寓。」的另一番景象。 「忽若寓」對她來說,不是一首苦澀的詩詞,反而是衣物和人相知相識,互相珍重的一種「緣份」。

延伸閱讀:王迪詩:「緣」是一秒,「份」是一生,合在一起才叫緣分

你知道你現在身穿的那一件衣服,它在時裝店衣帽架上的品牌價格,也知道你身邊友好對它的風格時尚評價,但你是否知道在它的衣物纖維中所融合的「血與汗」含量呢?說起「衣物」和「人文價值」的關係時,在這個什麼都講求快捷迅速的年代,大概「價值」這事兒能存活在我們這些城市人的腦細胞空間只是少之有少。歐美大牌如Forever 21、H&M、Zara等所帶起的「快時尚」(Fast Fashion)大大加速了時裝界的新品更替週期的,推陳出新的效率由一季轉至一週,在低廉的價格下,造成了己發展國家的現代人愈來愈不珍惜衣服的浪費現象。

在年初挪威大報 Aftenposten 舉辦了一個真人秀,在連續五集的真節目中,邀請了三位著名的 fashion blogger(JørgensenFrida OttesenLudvig Hambro)到柬埔寨的首都金邊過一個月當地紡織工人的生活。

同場加映:什麼是正義?從柬埔寨反思公民的意義

在節目首集時,這三位時尚的寵兒還在屏幕前大談當地的工人生活其實過得不錯,可是在自身經過一連多集折磨,當他們親身投入當地工人每星期工作超過100 小時,時薪卻只有1-2 美元的真實生活時,面對著在自己辛苦賺來的這些血汗錢背後還要擔起整隊攝影團隊的飲食生活開支持,這種巨壓最終逼使他們在拍攝的尾聲,崩潰哭訴著自己過去對血汗時裝的無知,還有大企業對第三國家製造業工人的各種不公。

衣服愈便宜,人們就買得愈多,人與衣物的情感關係就更日益薄弱。在第三國家流水式生產線上,當工人正日而繼夜面對著血汗的剝削同時,在北半球另一邊,發達國家的人民卻不斷以穿過即丟的垃圾態度對待低廉的快時裝。在英國,每年約有200萬噸廢棄衣物被丟到垃圾場;在瑞典,每人平均1年丟掉8公斤衣服。這種平行時空的強烈反差令我們不禁要問:「衣服在我們現今的人文世界中,還有意義存在嗎?」

延伸閱讀:盲目跟流行也潛藏著危機!?有害健康的5種流行

「衣服給予了我整個人生許多認真和執著。」這是郭姐用她堅定的眼神向我緩慢說出的肯定句。與衣服結緣是始於郭姐在年輕時,在苗栗縣華陶窯打工開始。當時在窯中學師什麼都不懂的她,只能跟著長輩們工作。日子雖然刻苦,但在當地的工作環境中,亦開拓了她對手作藝術的視野,還有她對衣服的興趣。

憶起昨天,她以帶著魚尾巴笑意的眼角形容,當年自己看著負責為觀光客人上茶的工作人員,以一身素服和一顆真誠待客的心,去為客人殷勤地介紹台灣的山水藝術文化的情境時,心中難忘那種「人文之美」,而耐穿耐磨的素服,是當時資源缺乏的年代中,也溫和地表達台灣人勤勞僕素的美德,因此她在那時侯她也立志要以衣服為起點,盼望一天自己也能與身邊的人也能共享這種生活的美學,而她「忽若寓」的品牌就是由此而生。

推薦閱讀:學會「買一件丟一件法則」,從此告別衝動購物

近來全球開始出現一片「道德時尚」(Ethical Fashion)的時尚改革浪潮,隨著消費者日益重視成衣廠的製造過程和生產的標準,許多強調對工人勞動條件及自然環境友善的公平生產的服飾品牌開始紛紛興起。然而原來早在十多年前,在這個美麗的小島上,當郭姐在離開華陶窰,決心開展「忽若寓」的品牌時,早己擁抱這種價值,在小巷中開始她溫柔的小革命就是她的品牌初衷。

溫柔總是彰顯在細節上。

郭姐謙虛地笑言,在十多年前自己決定要把「忽若寓」開設藝術街的巷內是因為心裏清楚自己所追求的不是「大而繁華」的大紅大紫。「忽若寓」前鋪後居的設計,目的是希望品牌能以台灣女性的姿態,讓自己的家庭及她自身對衣服的職業夢想,並肩同行,內外兼顧,因此她所追求的其實是「小而精美」的翠綠淺藍。

她說小店的好是在於,「小」使她能和客人保持溫䁔的交流,「小」使她有空間在午後陽光明媚之時,可以一轉身便關掉店門,帶著家中的毛小孩出去晃晃,這種「小小」之思確實和我們由小的到大都被教導要追求要「至大至強」的思維截然不同,但卻又富有趣味情懷。

在忽若寓商內的販賣的商品中,包括了手工拼布、手染服飾、環保筷套組、零錢包、手染布包鞋、文人素衣、繡花鞋及蠟染服飾等不同種類的有趣東西,這些商品的選取都是屬於郭姐在經營理念中一份又一份對製衣者對「過程價值的執著」。在開店之初,郭姐已不斷提醒自己不可失卻「人手製」的工藝原素,而在衣物創作過程中「人文價值」也是必須堅持的。

因此由衣服的綿麻原材料創作;到在加工過程中給予本區缺乏工作機會的中年媽媽參與工序,協助當地的婦女就業;到在販售的環節中,在店面門口入面當眼位置,刻意請紀錄電影《不老騎士》的主角易中天以毛筆書寫了一個又一個的杯墊,放置在專為單親弱勢家庭的孩子求學經費籌款的小物義賣閣販售。「忽若寓」的店面映入我曈孔中的顏色,的確是明亮,是入世又不俗套,知行而合一的「翠綠淺藍」。

當我問著郭姐未來「忽若寓」有什麼計劃時,郭姐笑說現今的年輕人都會覺得這類棉麻或中良改良服是很土氣,只有「沒有品味的大媽」的族群才會穿。所以她自己決定也與時並進,最近也向女兒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臉書了,期望可以讓更多年輕人知道衣服可以擁有的真正價值和可愛。然而在一個悠閑的午後,聽著郭姐衣物人生故事,我作為年輕的一代,對於郭姐心中那份能把自己的「執著」與「堅持」都細緻地活在自己的品牌中,並以此終身為念敬業樂業的精神,其實是覺得十分「潮流」。尤其是她的「進行到底」的堅執,比起當今充斥在市場上的所謂的「年輕反叛」但實底只有帳面消費和現金打造的品牌們,更有一種充滿激進變革風姿的「Rock and Roll」。

「日月無恆處,人生忽若寓」,人生的路又何止如曹植所言只能如水上的浮萍上搖擺,感念生命中每一個有情物,在生活微細之處,擁抱自己的價值,堅持實踐,我們也可以在穿著吃喝行走中,活出屬於我們的真正態度。

推薦閱讀:100個物品計劃:放下,讓你擁有更多

想找郭姐吃蛋糕,喝茶聊天,文人雅士一番?!歡迎你到: 

434 台灣台中市龍井區藝術街15巷28號  叩叩忽若寓的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