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面臨不如預期的職場困境,或許換個方向思考,不以「我為公司做多少」出發,而是「我能在公司裡成長多少」?

許多年輕朋友,對於公司充滿憧憬與期望,但實際運作卻產生很大的落差,因此就產生了不少的抱怨。加上某些員工又是天生的反骨,別人怎麼做,他都覺得不對。於是,這些人湊在一起,結成了「反對派俱樂部」,他們喜歡在別人背後指指點點,數落別人的不是,嘲笑某某主管的無能,抱怨隔壁部門的自私、嫉妒別人的績效優異,討論公司是如何壓榨員工的⋯⋯(推薦閱讀:初入職場不害怕!給妳的十個小建議

或許你也看到了公司的問題,但是,我想再提醒大家,你看到的是問題的表面還是全貌?你看到的是問題的因還是果?我們經常看到了部分的問題就開始批評,這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瞭解只是在於表面。這些年輕朋友可能沒有能力、沒有意願、或是懶得去了解來龍去脈,就對問題的某種現象大肆批評。更尤甚者,這些愛好批評的人可能還結黨成群、招兵買馬,結果一不小心卻成了公司的「黑五類」。(延伸閱讀  做老闆肚裡的蛔蟲:他們不會告訴你的職場速成法

這又陷入了負面循環,越黑的員工越愛抱怨、越愛抱怨的員工也就越來越黑。

任何的政策、制度、法規或辦法,都存在著利與弊;天底下極少的事情可以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是,只要是對多數人有利而犧牲少數人員權益的決策,都是可能考慮的。差別只是在於受傷的佔2%還是20%。當然,好的政策要避免20%的人都受傷,並且想好配套的補救措施,那就是具體可行的方案了。

想一想,你是這種愛抱怨的員工嗎?你是這種看問題只看到表面的員工嗎?你是拒絕執行公司政策的絆腳石嗎?你是那種會去帶頭起來對抗公司政策的員工嗎?如果是,你大概很難成為公司器重的員工了。

 

文/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洪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