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幼兒園事件讓許多家長感到憂心,除了懲處加害者,我們還能怎麼幫助受害的孩子?兒童青少年專科醫師鄭佳益呼籲,避免讓孩子一生受罪,這件事刻不容緩。

文|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鄭佳益醫師

近期的幼兒園事件,根據調查可能有上百位幼童受到不當性對待,研究顯示,童年時期遭受性侵害的小孩,長大會容易產生許多心理方面的問題,因此相關單位除了嚴懲犯人外,兒童青少年專科醫師鄭佳益呼籲「政府衛生單位針對受害兒童的心理介入刻不容緩」!

延伸閱讀:防治兒童性侵,我能為孩子做什麼?給焦慮家長們的回家作業

鄭佳益醫師指出,兒童性侵害可能產生一些長期的心理問題:

一、情緒問題

恐懼、悲傷、憤怒、內疚、自責、困惑、羞辱、低自尊,最常見的是憂鬱、對旁人缺乏信任、自殘念頭,也可能出現解離或是利用情感麻木來避免傷痛和恐懼的感覺。

兒童性暴力
圖片|Photo by Carolina on Unsplash

二、行為問題

可能產生一些性偏差行為與思想,如:模仿性交的過程,也可能對他人產生性侵犯行為或是性濫交。有些人是因為強烈的負面情緒,如:羞辱、恐懼、自責,而對自己沒有自信,社交恐懼。

求學階段常常會覺得自己的未來被毀了,怎麼樣都無所謂了,導致受害者容易拒學或是輟學,進而造成教育程度低、失業和經濟困難。

延伸閱讀:兒童性侵防治,身體自主宣導就夠了嗎?發聲的那刻,再晚都不嫌晚

三、精神疾患

最常見是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其他也可能出現焦慮症、恐慌發作、邊緣性人格、飲食疾患。 因為慢性的情緒傷痛,有些青少年或成人會用酒或藥物暫時的支撐自信和減少孤獨感,以處理傷痛的回憶和目前的壓力,造成酗酒和吸毒。

最深遠的影響可能是失去了和他人建立和維持親密、愛的關係,對於性感到焦慮、羞愧和自卑。兒童性虐待也會影響受害者父母的心理健康,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無能為力、無法保護孩子。

兒童性暴力
圖片|Photo by Gift Habeshaw on Unsplash

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補充,針對創傷壓力症候群,早期心理介入治療,可以大幅減少長遠的心理後遺症,因此盡早尋求專業的心理衛生團隊,提供藥物治療、心理支持。

另外研究顯示,創傷心理治療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有助於預防受害者產生長遠的心理後遺症發生與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