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會期待的重量壓得你喘不過氣,記得回過頭來給自己一個擁抱,擁抱自己所有的不完美,這些所謂的「缺點」成就了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你。

文|三土兀

36 歲的這年,我是個重度憂鬱症患者

我在約定的時間前到了,懷抱著緊張且帶些害怕的情緒,等待著時間到來。

看著約定好的時間慢慢逼近,我沿著附近的巷弄繞著這棟建築物一圈又一圈的繞,刻意讓自己的情緒緩和下來圖讓自己看起來正常些。

但我的一顆心臟還是跳動的很大力,大力到彷彿要跳出我的身體之外了,我拼了命用雙手按住我的胸口試著讓他緩和下來。

原來我是如此的恐懼去面對這一切,我並沒有我想像的這麼堅強,我挺起胸膛深呼吸了幾次,發現我的手不停的顫抖著,我害怕了。

「還是還是算了吧。」

正當我準備轉身離開時,我發現手機螢幕上顯示來電。

「還好嗎?你到哪裡了呢?」「沒事,我到附近了,等等就過去找你。」

我壓抑著自己緊張的情緒說著。

焦慮
圖片|Photo by Vladyslav Tobolenko on Unsplash

我掛上了電話,拼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轉過身時就看到他正站大門口看著我,我有些訝異地看著,他朝我走過來。

「沒事,慢慢來,緩和一下情緒,我會陪你的。」

「你站在門口多久了呢?」

「沒事的慢慢來,我因為擔心你感覺到不安,想說來大門口等你,剛走出來就看到你了。」我的心理醫生朋友說著。

同場加映:冬季憂鬱來臨?面對季節性憂鬱,你可以為自己做的 4 件事

自我完美主義者的誕生:不想成為問題小孩

不知道你有沒有做過這種類似的夢,夢到自己穿梭在無人的城市裡,跑去自己喜歡的地方待著,但周圍一個人都沒有,但我的心情卻是如此的快樂,那種愉悅感是無法說明清楚的。

真的要說大概就像是你得到了一件寶物,而這件寶物沒有人跟你搶沒有人會更跟你爭,因為不用去和其他人分享這個寶物,我想在夢裡的我才會這麼愉悅吧。

小時候的我對於和別人相處這件事情感到很困惑,太多的「為什麼」跟「可是」都會在我心中產生疑惑,我不知道自己哪裡跟別人不同,但就是覺得格格不入,我不想當那個特別的異類,所以試著融入大家試著和大家一樣,但這樣的我表面上帶著微笑,但心裡的我悶悶的。

在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大人們總是會叫我聽話、要乖、不要惹麻煩,我不明白我到底有哪裡讓他們感覺我不聽話不乖了呢?我又是哪裡麻煩到別人了呢?

又或是大人常常問我為什麼不出去跟大家一起玩,我看了看窗外的小朋友們,張望了一會兒繼續埋首在我的書本中,沒有回答大人的問題。

我其實沒有不想和他們玩,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找我一起玩,所以我怕麻煩到他們,這樣我就成了會惹麻煩的小孩了。

小孩思考
圖片|Photo by Idzard Schiphof on Unsplash

在名為社會的枷鎖下,我的完美個性正在逐漸崩壞

小時候父母期許你是個聽話的小孩子,而我每天聽到的是他們相互指責以及碗盤破碎的聲音,所以我很聽話。

長大了父母要你好好用功讀書,這樣才會出人頭地,而我每天聽到的是你們對我說大人賺錢很辛苦,你考這個什麼成績為什麼不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滿分,所以我活得很努力。

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我興高采烈地分享著我的寫作、圖畫參加學校的比賽得到了獎狀,而我獲得的是你們對我說搞藝術的沒辦法賺錢養活自己,這樣以後誰來養我們。

出社會後我依舊保持著高效的執行率,是個做事零失誤的人,被老闆讚賞成為同事來效仿的對象,為了讓自己配得上大家認為的我,我很努力學習很努力的活著。

已經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中曾經我非常感興趣的事物,一件一件的慢慢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他消失得很慢,消失得很不著痕跡,當我意識到的時候我的只剩下自責與懊惱。

當時以為是職業倦怠期的週期發作了,調整一下工作心態應該就可以了,這期間我會將下班後的時間填滿,試圖強迫自己做些其他的事情想讓自己恢復到過往的生活。

延伸閱讀:憂鬱症教會我的事:那些傷痕,也能拼湊出擁有美麗印記、嶄新的我

半年的時間過去了,我發現不但情緒沒有調適過來,反而容易讓情緒變得焦躁不安。對身邊周圍的事物會開始計較與懊悔起來,過去我從不在意的小小的舉手之勞,卻成了懊悔自責的誘因。

過往我可以用很清晰的思考脈絡,來去分析朋友們人生階段的疑惑並且從中歸納問題與建議與方向。

但當我開始自我評估時,我陷入了一個無限的迴圈,不斷反省自己我卻無法歸納這些情緒與自責從何而來,彷彿被關在一個沒有開窗的小房間內,一絲絲的光線都沒有透進來,而我在這期間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努力睜開眼睛。

其實你沒有你所想的那麼重要

前幾天看完了電影,走在回家的路上,因為我家住在一個小小的斜坡上,每次回家都需要費些力氣,那天因為走路走到有點喘,我就將掛在臉上的東西,稍微地卸下讓自己透透氣。

看著萬里無雲的天空,臉上因為悶熱而冒出汗珠,當下狀況有點狼狽的我,突然有個體悟:

「當你曾經的日常,變得不再正常,而你習以為常了這個不正常,那有什麼是正常的。」

這個就是我當下有感而發的一個感受,讓我瞬間想通了許多的觀點。原來我曾經不在意的東西是那麼容易取得,卻因為許多因素導致他變得不那麼容易。

近期身邊同齡的朋友,慢慢也有一些人生的課題產生,感情問題、生小孩議題、經濟壓力問題,而常常這些問題都會被導向一個觀點,你必須先愛自己。

愛自己
圖片|Photo by Raychan on Unsplash

大家開始對於愛自己這個詞彙,產生了無限大的想像,要多對自己好一點,多替自己想一點,而這樣的觀點,也讓社會大眾逐漸意識到愛自己這件事情。

我們常說的同理,真的有人能做到所謂的同理嗎?如果我們以愛自己的觀點來去看是否還能夠做到同理你的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呢?

我們不需要急著去證明什麼,也不需要為了自己的觀點去做過多的解釋,當你學著愛自己的時候,也可以退三步站在自己的身後,看看你旁邊的人,他是不是也跟你一樣正在學著愛自己,

而你是不是也能同理他愛自己的方式呢?

沒有誰該成為任何人的責任,沒有誰該為了別人負責,那麼該負責的是誰呢?太多以自我為出發點思考的觀點,導致我們開始無法去感受其他的人感情。

我依舊被困在自己的憂鬱中,他時不時的會突然撞開我的大門,而我只能任由他闖入。

你會喜歡:為什麼總是情緒低落、想哭?4 種症狀兩週未改善,你可能是憂鬱症高危險群

當我表明我是個憂鬱症患者的時候,大家一般的回應也可想而知,小心翼翼的安慰你、熱情的幫你介紹醫生,滔滔不絕的說著不屬於他們故事。

其實你的無心,都再刺傷著我,只是我無法跟你說明,因為我只會得到一個愧疚感,一個無心之過的對不起。

太多的「我是無心的,請你不要生氣」、太多的「我有先詢問過你,你也同意了,但是為什麼你還在生氣?」

更多時候會用「我覺得、我認為、我以為」的這些想法加諸在你愛的人身上。

其實說穿了,你沒有自己所想的那麼重要,我們可以學習愛自己、學著同理,這是一個讓自己變聰明的開始,因為你會需要找到更不同的角度去面對過去我們不解的、現在正在面對的,以及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