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做出與內心相違背的選擇嗎?工作也好、婚姻也罷,人生是自己的,當我們不自訂框架,也就無需為了破框而煩惱!

文|竹科尼尼

繳回識別證的那一個傍晚,是少數我準時下班還看得到太陽的日子。「希望下次我還能幫你辦理復職!」幫我辦理手續的警衛人員笑著對我這樣說,這是我第二次育嬰留停。

在這之前,我已請過一次的育嬰假。當時面對寶寶的出生與嚴峻的疫情,這個假我休得「心安理得」。

復職後,我不斷的在工作與家庭之中迷失生活的節奏,處在園區庸碌的交通與高速步調,我內心時時刻刻想著:今天幾點前一定要走?會不會塞車?來得及接小孩嗎?

每天匆忙趕著出門、再匆忙趕著下班。追求工作上突破的同時,也不想錯過小孩的成長,貪婪的我什麼都想得到。

可是,早晨睜開眼,永遠都是拖著睡眼惺忪的雙眼送走小寶寶,再帶著一樣疲憊的身軀接他回家。

看著身邊的同事或朋友,大家何嘗不是如此呢?

「但是,為什麼我一定要和大家一樣?」這個沈寂已久的想法,歷經幾年後再度從我腦海中喚醒。

喚醒
圖片|Photo by Trinity Kubassek on Pexels

那些為了符合社會期待所做的決定

框架一:學霸就一定要唸熱門系所嗎?

讀書時期,我是電影故事中很常見的學霸角色。書卷獎、斐陶斐榮譽會員、各項競賽和社團都能看見我的影子。

我在教授與同學們不意外的期待中考上了當時熱門科系的頂尖研究所,卻在參加完迎新茶會後,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

我是否未來就像這些學長姐一樣,出社會後進入知名企業上班,領著不錯的薪水,過年也不用擔心會有親戚問起我的工作,然後,就這樣度過我的青春?想到這些畫面的那一刻,我猶豫了。

對一個未曾出過社會的準畢業生而言,理想的未來長什麼樣子,我自己也不知道。

graduation
圖片|Photo by Joshua Mcknight on Pexels

我心底深處或許有個藍圖,但它很模糊,模糊到我自己也無從得知,但有種預感告訴我,它不是這樣,「為什麼我一定要和大家一樣」?

當天晚上我毅然決然的放棄入學,轉而註冊一個非常冷門的系所。身旁的人都認為我瘋了,甚至有教授直言我未來一定會後悔。

事隔十年我回過頭看,我從沒有後悔做過這個決定。

即使至今身邊的人聽到我念的科系還是會露出困惑的表情,但學習我有興趣的學科是很開心的事,對於我是從一個很冷門系所畢業的這件事,我還是很樂在其中。

延伸閱讀:「讓人長大的不是歲月,是你做的每個選擇!」徐佳瑩 5 大正能量金句

框架二:公務員或知名企業,才是好工作嗎?

這樣的事情又再度發生在我的工作抉擇。

媽媽一直很希望我考公務員,她認為我很會讀書,認真準備高普考一定很有機會。每當聽到朋友小孩在公家機關任職時,她就會轉述給我聽,不斷的明示與暗示我這是一條很適合我的路。

偏偏從小到大古靈精怪的我,不喜歡照著被安排好的路走。

office lady
圖片|Photo by Mikhail Nilov on Pexels

學生時代有件影響我很深的事情。在台灣唸書時,我常常被同學老師誇獎有創意,卻也很常被爸媽提醒「創意不能當飯吃」。

到海外留學時,我在畢業前拿了小本子讓班上的國外同學寫下想對我說的話,沒想到最常出現的詞竟然是 creative,我才真正意識到我腦中有許多天馬行空的奔放想法,是可以被看見的。

我應該要找個能讓這些想法實現的地方,才能發揮我的價值,於是我剛出社會時既沒有考公務員,也沒有到知名企業上班。

我加入了一家新創企業,用各種嶄新的角度與方式,協助在地生產者們傳達他們的品牌故事。當時的那份工作曾讓我面臨許多質疑。

親戚眼裡認為名不經傳的公司、爸媽擔憂的不穩定,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份工作帶給我很大的快樂,也是因為在那份工作中所累積的作品與經驗,讓我後來又有機會到市值百大的企業上班。

猜你想看:無痛創業:在「穩定工作」與「離職創業」之間,選擇你熱情所在之處

框架三:高學歷的人就沒有資格當全職媽媽嗎?

當我說出想要繼續育嬰留停的想法時,得到的回應幾乎都是負面的。

「那妳唸那麼多書要幹麻?」

「沒有經濟自主的能力,你會很慘!」

勸退我的理由中,以「高學歷當全職媽媽是一種浪費」最多。

雖然我也沒有答案,但從這個想法中可以看出社會對全職媽媽的刻板印象——媽媽不過就是煮飯、做家事、照顧小孩的角色而已。

但我還是相信我可以做得很好。我能在孩子養育性格最重要的時期,陪著他經歷各種喜怒哀樂的衝擊,並在這段休假的時刻,好好思考人生的下一步。

這些對我來說遠比思考浪不浪費還重要,我從不覺得我做任何職務是浪費,因為讀過的書與累積的專業知識,早已化成我內在的底蘊,從生活中的每一個小觀察、小體悟、小選擇,一一的兌現那個「我」。

同場加映:「高學歷家庭主婦」在家育兒叫做可惜?賺多賺少,都該是一樣的話語權

母子
圖片|Photo by Elina Fairytale on Pexels

不為自己設定框架,找到讓自己過得舒服的選擇,身邊的朋友偶爾會跟我說我很勇敢,我的選擇常和旁人期待的不同。

我並沒有刻意要悖離社會的期待,只是在做抉擇時我很專注在自己的感受。

當這個選擇會讓我覺得自己更加完整,我就會擁抱它,也不會去想,如果沒有選擇的另一條路是否會更加完美璀璨?

其實我不勇敢,只是當我沒有自訂框架,就無需想著要破框。

讀者創作 竹科尼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