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如果你看過《阿凡達》《一級玩家》《脫稿玩家》任一部電影,甚至你逛過 Ikea、玩過寶可夢⋯⋯那麼其實「元宇宙」與 NFT 的概念,你早就知道了!

女人迷系列專欄「#歡迎光臨元宇宙」上線已兩週,我們在前面用「張惠妹」談了 NFT 是什麼、也借「STEPN」聊聊 Game-Fi 等應用,不過讀者可能還是覺得元宇宙好難,元宇宙關我的生活什麼事?

你知道嗎,其實「元宇宙」不是新概念,它早已出現在許多電影與日常,今天讓女人迷編輯 Emilie,帶你透過三部電影認識元宇宙!

《阿凡達》:虛擬化身 Avatar 與 NFT 頭像的關係

2009 年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執導的電影《阿凡達 Avatar》,講述一位雙腿癱瘓的退役軍人,抵達潘朵拉星球,在進到特殊的轉換艙之後,就能與將意識傳送到由他的人類基因與納美人所結合的混血「阿凡達」之中,當他再度醒來,他就是藍色皮膚、有長長尾巴的高大納美人,並展開一系列的冒險故事。

「阿凡達」一詞,許多人應該是在這部電影裡第一次聽到,裡面沒有一個角色的名字叫做阿凡達,所以其實「Avatar」的意思是「虛擬化身、頭像」,也就是故事中主角將意識轉移的那一具身體。

現實的主角傑克面臨癱瘓的下肢而無法自由行動,生活起居不便而且需要被照顧,然一旦換上了納美人的身體,他可以奔跑、可以跳躍、可以重新感受到風與自由。

因此在與「真實的自己-現實」與「納美人的自己-虛擬」的頻繁轉換期間,感受混亂的他說了一句:

「一切都被顛倒了,彷彿那裡才是真實的世界,這裡才是夢。」

究竟哪一種身份的自己才是真實?電影最後給出了答案——兩者皆是。

電影《阿凡達》劇照。
圖片|《阿凡達》劇照

電影中的潘朵拉星球在設定中是真實世界,主角透過「Avatar」活在另一種生活裡,這與我們現在的網路世界,是否有點相似?

活在名為 FB、IG、tiktok 的虛擬世界中,帳號就是我們的「虛擬化身」,然而這種化身的取代性極高,安全性、唯一性也難以保證。

因此當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發展成熟,能將數位型態的東西製作成具有不可分割、不可取代,獨一無二特性的「非同質化代幣」(NFT)的時候,我們所擁有的 NFT 就成了我們在不同世界中使用的「Avatar、虛擬化身、頭像」,賦予使用者特定的身份進行活動。

NFT 所代表的「數位身份認證」,就好像電影《阿凡達》之中,只有主角傑克可以操作的那一具身體,沒有人可以代替他,一旦藍臉上那雙炯炯有神的黃色眼睛睜亮,我們就能確定那就是傑克;一旦我們的 NFT 被「智能合約」驗證,就能確認我們是持有人,在區塊鏈的特性中,幾乎沒有作假的可能。

NFT 是什麼:歡迎光臨元宇宙|張惠妹的「妹宇宙」、「ASMeiR」NFT 是什麼?你看懂天后的寵粉行動了嗎?

《一級玩家》:戴上 VR 頭盔,進入虛擬世界開始冒險

2018 年上映的也是由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所執導的《一級玩家 Ready Player One》,描述在貧困而混亂的未來世界,人們為逃避現實而將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到虛擬世界「綠洲」(OASIS)裡作為休閒生活。

在電影中,想進到「綠洲」工作或玩耍,就需要戴上 VR 眼鏡、配備感應裝置,甚至站在有履帶的「萬向跑步機」上,像這種盡可能模擬真實世界感受的體驗,就叫做「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

故事裡,在現實世界中被歸類於「魯蛇」的主角韋德,以獨特分身「帕西法爾」在虛擬世界中屢屢解謎與破關,最後也影響了真實的世界。

電影《一級玩家》劇照。
圖片|《一級玩家》劇照

VR 是什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在電影中的「綠洲」這個遊戲,與我們線上遊戲的最大不同是什麼?就是那副 VR 眼鏡!

現在的我們如果想要到網際網路裡面生活,可以透過手機、電腦、滑鼠鍵盤去操作,並於其上與人產生互動。

但在「虛擬實境」的情況下,則會搭配 VR 眼鏡、頭盔、環繞音效、有線手套等,盡可能地做到仿真,讓使用者進到電腦設計出來的 3D 虛擬空間,真實到彷彿落入另一個世界一樣。

雖說相關技術還不甚完善,仍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目前實際應用於飛行員訓練、外科手術訓練、虛擬博物館、房仲看房、娛樂產業等等。[1]

《脫稿玩家》:戴上 AR 墨鏡,就能看到更多東西

2021 年上映,由萊恩.雷諾斯主演的《脫稿玩家 Free Guy》同樣以「沉浸式遊戲」作為背景,但在遊戲中的玩家角色會戴上特殊的墨鏡,成為「墨鏡族」,並對「非玩家角色」(NPC)施行暴力以滿足生活中無法實現的遊戲體驗。

然而逗趣的是,這一部電影的主角不是人類,而是一個發展出人工智能的 NPC「蓋伊」!

他從一個每天的設定是被搶劫的銀行行員,到有一天搶到了玩家的「墨鏡」,戴上後發現了全新的世界。

原本看上去乾淨的大樓,在戴上墨鏡後出現不同的任務說明與字樣,走在路上也能看到浮在空中的醫藥箱,並看見自己的血量、等級、道具等等,那就是「AR 擴增實境」的眼鏡。

該片也隱含更深度的討論,如人工智慧生命的可能、NPC 的人權等社會議題。

電影《脫稿玩家》劇照。
圖片|《脫稿玩家》劇照

AR 是什麼?——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擴增實境」的狀況是我們人仍在現實生活裡,但透過裝置,可以看到虛擬世界的東西出現在現實之中。

除了電影《脫稿玩家》的關鍵道具之外,最常見的例子是在 2016 年風靡全球的 App 手遊「寶可夢 Pokémon Go」,那時大街小巷中都可見到人們拿著手機像在前方地板尋找什麼一樣,並且在螢幕中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寶可夢精靈,並產生之後於遊戲中的互動。

寶可夢遊玩示意圖。
圖片|uploadvr

還有一個例子是知名傢具品牌 IKEA,在他們的型錄中,某些商品欄位增加了 AR 功能,讓消費者不用看著紙本在腦裡海苦苦想像傢俱放在家裡的模樣,只要用手機對準家裡的空間,就能叫出虛擬傢俱,並在手機中自由移動,直接跟現實環境做配色、風格與位置擺放等選擇。

結合手機攝影與 GPS 定位,讓我們在鏡頭中拍到特定位置的時候,會有虛擬物件的產生,於是同時間我們看到的會是「現實+虛擬」的內容。

有趣的是,大家常用在 Instagram 動態的、Line 視訊的「濾鏡」—— 一種把虛擬物件疊加在現實物品上的狀況——也屬於 AR 哦!

所以其實生活中已有許多相關的應用,差別只是我們是否有意識到而已。

更多玩法:歡迎光臨元宇宙|讓你邊跑邊賺的 NFT?STEPN 的 App 攻略與健康心理學

除了 VR 與 AR 之外,現在大家正在談的 MR 是什麼?其實《鋼鐵人》裡面就有!

  • VR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AR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MR 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ixed Reality 直譯為「混合現實」,意思其實就是它的技術已經好到讓人難以區分「現實」還是「虛擬」。如果你想更深入地探索,可以看看以下 Microsoft 介紹的「混合實境 MR」影片,能幫助你更好想像與理解:

其實還有一些畫面也很接近我們對 MR 的想像,那就是電影《鋼鐵人》主角東尼.史塔克常出現的科技場景,例如他的手在空中滑來滑去,甚至一下轉移到桌面、一下揮手打到牆上大螢幕,或者與人工智慧賈維斯的互動等等——這些是不是都令人有點分不出現實或虛擬呢?

電影《復仇者聯盟4》劇照。
圖片|《復仇者聯盟4》劇照

加上區塊鏈技術成熟,元宇宙 Metaverse 現形

前面用三部電影的劇情內容作解釋,解釋了 NFT、VR、AR 等應用後,於是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元宇宙 Metaverse」是什麼。

這個詞彙是由「meta 超越、元」和「verse 宇宙」所組成的,曾被音譯為「魅他域」,現多譯為「元宇宙」。

該詞與基本概念從 1992 年出版的美國反烏托邦色彩小說《潰雪》(Snow Crash)而來,文中描述人們大多時間以「虛擬化身 Avatar」在與現實世界的另一平行虛擬世界生活。

總結以上三部電影對未來的想像,我們可以來推測:若想進到「元宇宙」裡面生活,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1. NFT:作為在元宇宙中使用的「虛擬化身」
  2. 科技的成熟:VR、AR、MR 等沉浸式體驗裝置、5G、高級計算機電腦、區塊鏈技術等等
  3. 獨立金融體系:加密貨幣等經濟應用

想要從單向網站式的 Web 1.0,到現在透過網路互動的 Web 2.0,跨越到正在進展中的 Web 3.0 世界,上述三者缺一不可。

其中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的成熟,促生了 NFT 的普及化,以及加密貨幣、人工智能的技術應用,配合新冠疫情 COVID-19 肆虐,這些都導致「元宇宙」這個雖然早已存在的概念卻在 2021、2022 這兩年被大量討論。

人們為了要遠程辦公,漸漸習慣線上會議;學校停課,於是學生們在家使用線上教學;政府限制民眾的社交聚會,因此人們轉而在虛擬世界交流娛樂⋯⋯

這些都是「元宇宙」快速發展的契機,被關在家裡的人們,開始在另一個世界尋找新的可能。只要我們活在現代,就無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

未來「元宇宙」相關產業會佔據我們多少生活?這沒人說得準,但關注其發展,是最不會錯的選擇。

女人迷元宇宙小辭典——元宇宙(Metaverse)

是由「Meta 元」加上「Universe 宇宙」的組合字,該詞彙由 1992 年的科幻小說《潰雪》而來。意思是在一個虛擬空間中,透過「擴增實境」AR 與「虛擬實境」VR,以一個(或多種)虛擬分身,進入到虛擬世界生活、工作、遊玩。

自學推薦:下班後的迷人俱樂部|寶博士的 NFT 與元宇宙使用指南,輕鬆好懂超快上手!

科技快速發展之後,倫理與法律才慢一步跟上

科技發展之後,後續的各類問題便會接踵而來。就像「深偽技術」(Deepfake)將人臉圖像合成到其他照片或影片,造成大量假消息散佈與「復仇式色情」。

因科技而被傷害的人不計其數,但這不代表科技是邪惡的、該被禁止的,這些歷程一直都出現在人類的歷史之中——智慧型手機可以拿來偷拍他人隱私,難道就要禁止照相功能嗎?

所以重要的是,我們現行的法律與道德倫理,更需要快馬加鞭地趕上科技的高速發展。

最後,我想用《脫稿玩家》中主角蓋伊與他的 NPC 警衛朋友巴迪的談話內容作結尾:

當蓋伊發現原來自己的生命與記憶都不是真的,他和他朋友都只是一串程式的時候,他問巴迪,如果我們都不是真的,那是不是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意義?

而巴迪回答他:

「如果這不是真的,什麼才是真的?」

「此時此刻,這一刻是真的。」

是的,不論我們是在現實生活或虛擬世界之中,只要有人的互動,只要有情感的交流與愛恨情仇,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是無可取代且珍貴無比的。

人類存在的證據在哪裡?說不定無關乎媒介,而就夾在這些時時刻刻裡。

電影《脫稿玩家》劇照。
圖片|《脫稿玩家》劇照

我是女人迷編輯 Emilie,謝謝你讀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篇的內容,請按愛心「收藏文章」,並「分享」給你認為會有興趣的朋友。

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關於區塊鏈、元宇宙、NFT 的內容,敬請密切關注本專欄 hashtag「#歡迎光臨元宇宙」(連結請點)

下週一晚上八點半同一時間,我們會聊聊關於區塊鏈世界的各種詐騙手法,想要更了解虛擬世界,就要先知道如何保證財產的安全,就在女人迷網站、Womany 臉書Instagram 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