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y 編按:
在人際關係中,「溝通」可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先前我們透過好溝通,從找出對方優點開始「面對面」是溝通的第一步以及透過測驗為自己的人際關係做檢測(讓溝通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檢測法),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三個讓溝通更順暢的主要技巧!


活用三大技巧,溝通就順暢

所謂「對話」,廣義指的是「溝通」;也就是在面對各種不同的場合時,善用各種技巧的溝通。

其實,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很難清楚地界定,不同的文化,溝通方式也不一樣。

因此,只有在自己無法與對方順利溝通時,才需要考慮因應對策。針對這一點,雖然沒有一定的規則,但我建議各位,不妨依循下頁的三大溝通原則。

掌握三大技巧,不會雞同鴨講

1. 別自以為很了解對方,更別期望被了解

想要了解一個無論語言、文化及社會等背景都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其實並不容易。當然,我們應該盡全力了解對方,但是,若用自以為「了解對方」的心態互動,是一種很危險的想法;同樣地,自以為對方「了解自己」,也是很危險的想法,因為事實極可能完全相反。

我在外務省(相當於台灣的外交部)工作期間,有位上司曾經告訴我:「和外國人交談時,必須抱持著彼此間,除了同為人類之外,毫無共通點的想法。」這句話竟然出自於資深外交官之口,還真是有趣!想必他年輕時,曾經自認非常了解外國人,卻狠狠摔了幾次跤……。另一位資歷深厚的外交官,也在退休之際感嘆:「我完全搞不懂外國人到底在想什麼!」

唯有認清自己「不了解」對方,才能輕鬆面對他出乎意料的言行舉止。過多的期待只會使自己疲憊不堪;當你不抱太多期待,而彼此的想法竟意外相通時,喜悅的感覺就會加倍。

2. 不了解,更需透過「對話」拉近距離

「話」不是「只要說出來,對方就會懂」;正因為無法明白,才必須「溝通」。有時候,甚至會因為不了解對方,在交談過後,還是不能明白彼此想表達的意思。但若不去嘗試,就會扼殺了解彼此的機會。

3. 說話的時候,不要動不動說「對不起」

我們經常聽到「要尊重他人的意見」,其實,溝通的時候,這不只是尊重對方,更是保護自己。

有人說:「東方人遇到突發狀況就會馬上道歉,但外國人都不輕易道歉。」其實,有些國家因為住著各種不同的民族,經常被迫進行「跨國溝通」(指不同國籍的人因某事而進行對話),甚至還會訴諸法律,因此,為保自身權益,當然不能輕易低頭道歉。

更多內容請閱讀《1句話,立刻說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