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y 編按:
在一系列的親密是教養的起點專欄文章中曾提及當父母被賦予太多的權力,有太多理由可以左右自己的小孩,無疑就是一雙「魔掌」,所以父母應該適度的給孩子自由,並且教導孩子如何好好「玩」,反而可以讓孩子的發展更健全。今天就讓女人迷的特約作者凡寧(MUCstyle)以自己身為母親的經驗與你分享!


從小培養人際關係,孩子們的自助會

周五接女兒下課時,她說了:明天我要到多芬家過夜,晚一點她媽媽會打電話給妳喔。我想,女兒的這句話是一種告知而非詢問;她才七歲,已經安排起自己的周末時光,而我也得學著接受在合理範圍內讓她自由發揮。

多芬是女兒班上同學,金髮高瘦的她有禮貌家教好,是女兒最好的玩伴之一,在接送女兒上下學時碰了面,都會問好打招呼,很讓人喜愛的一個女孩兒。一個多月前女兒問我,周末可不可以邀請多芬來家裡玩,喝下午茶,我欣然答應準備;打電話給多芬母親,給了時間和地點,時間到了多芬已經站在我們家門口揮手和調頭離開的母親說再見。

這個星期女兒如願到多芬家過周末,星期六下午兩點送女兒過去,隔天中午接女兒回家,這樣〝另一種生活〞的體驗讓女兒很開心;我也覺得是一種很重要的經驗。孩子們藉由和其他家庭的相處來調整自己的待人處事態度,在進退應對之間的拿捏、不同環境的適應與溝通,通通都是書本上與自身家庭在一時之間無法提供的教材。

在德國,父母親之間有個默契,在學校裡親近的幾個孩子似乎在無形之間組成了一個自助會;過生日時舉辦慶祝派對,由壽星家庭招待吃喝以及餘興節目,其他孩子們則送禮祝賀,有時候壽星家庭會開出一張生日願望清單,上頭列出了小壽星期待的禮物,從指定的一本書、文具用品或是哪家商店的禮卷等,孩子們開心、父母親們也無須煩惱禮物的張羅,每一次都是互惠,這次你家下次換我家。生日派對大多四小時,送了孩子到派對地點,對方的父母除了道謝之外,也會祝我們在這段〝無孩子時間〞內,玩得開心。

平時周末也會把孩子們送作堆,這個星期到你家玩幾小時,下個禮拜到我們家喝下午茶,如果時間允許那麼就過夜吧。我和先生也因為這個自助會而受惠,好幾次的電影時光或是餐廳約會都是這麼浪漫而過的。

這個自助會彼此信任,而最佳調查員就是自己的孩子。平時同學們在家校裡相處時間久,看似無奇的閒話家常就是一個最好的了解管道。

從我自己的經驗裡有幾個細節可以掌握與權量:

從小培養人際關係,孩子們的自助會

1. 平時與孩子多聊天,了解同學之間的相處

年紀小的孩子們說話較不多掩飾,她們單純地和同學分享生活中的經驗。比如從米米的透露中知道:多芬有一個十歲的哥哥讀四年級,是個有趣愛開玩笑的大男孩;父母親剛離異,平時多芬和母親住、每兩個星期到父親的地方度周末(順便一提,父親是個飯店主廚);母親已經有個男朋友(我們也都見過面聊天),甚至還有很多生活上的習慣與細節,米米(或是同學間)也都清楚。比如說,米米的另一個同學愛蜜莉的母親應該是個愛乾淨的人,因為她們家的浴室是唯一可以和我們家相比一樣乾淨的;菲力的父母親也許太過忙碌,從來沒有檢查菲力的庭作業,菲力老是被老師責罵,等等這樣的細節都是在家長會上聊天時你所不容易察覺的。

2. 建立聯繫網

除了以女兒的立場來了解她的同學之外,偶爾送女兒到學校時,陪她到教室門口,在她放下書包、脫外套、換室內鞋的短短幾分鐘內,順便和她的同學哈拉;有時候也有機會和其他家長碰面、也順便聊上幾句。不僅可以多認識這個自助會的其他成員、也讓他人也有機會可以認識自己。

3. 信任自己的孩子

回想自己七歲時,父母親給予我的自我管理權限比現在我自己的女兒來的少以及狹隘。也許亞洲家庭與西方教育理念不同,以我自身感受,在合理的範圍內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與安排是提供他們一個良好的機會教育;一旦她們獲得機會決定左右,便會自重與珍惜。

回家後,女兒機哩瓜啦開心地跟我們分享在多芬家玩樂的形情;玩扮家家酒、女孩們化妝玩芭比,連十歲的哥哥都加入化裝舞會的行列。我很開心米米在這段歲月裡有這樣一位可愛的同伴給了她開心的時光。

不一樣的媽媽、更快樂的孩子
〉〉不一樣的媽媽
〉〉給她一個學習的態度與環境
〉〉讓孩子有勇氣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