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畢業,找到工作、進入職場,卻發現每天都不想上班⋯⋯」無限輪迴的職業倦怠期,到底該怎麼解?如果職業倦怠也吞噬那個曾有夢想的你,這篇無力感解毒劑,或許能幫你找回職場失去的勇氣與熱情,找回幸福感!

如果沒辦法立刻辭職的話

在一個病態的社會適應良好,稱不上真正的健康。

印度哲學家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職業倦怠不是起因於個人的脆弱,而是工作或社會環境造成。在面臨職業倦怠時,為了消除問題的根本原因,比起我自己,反而是我們身處的部門、公司、或是這個行業,應該要有所變化才行。

越是了解職業倦怠,就越會有這樣的苦惱,為了改變環境,究竟能做些什麼事情呢?

  1. 當職場上的主管或業界氣氛就要讓自己陷入職業倦怠時,直接告訴上司,請上司調整業務,如果有必要的話,就請病假吧
    (「這方法太扯了,就算開得了口,也不知道會不會被接受,肯定會因為這種事情被盯上吧。其他同事又會投以怎樣的眼光。」)
  2. 部門會議安排的各項企畫行程都相當緊湊,大部分的同事也都很疲憊,長期如此對公司也是損害,可以建議部門調整行程
    (「這個更不可能,主管會氣到昏倒吧?更何況要怎麼對客戶交代?」)
  3. 因為繼續待在現在的部門會引發嚴重的職業倦怠,要求調換部門
    (「即使可以要求調換部門,但是立即調動的可能性很低,而且如果新部門的氣氛也很糟糕的話,又該如何是好?」)
  4. 籌組工會,或是在工會中促進預防職業倦怠的勞資規定或協議
    (「雖然這是正確的解決方法,但誰會這麼積極地去推動?」)
  5. 在同行聚集的網站上,寫下批判公司的文章,促使公司變化
    (「雖然蠻有意義的,但如果被發現文章是我寫的?連想都不敢想⋯⋯」)

即使試著想出各種解決方法,但在韓國這麼重視階級又僵化的社會裡,要實際執行這些內容,都得抱持著辭職或承受強烈責難的覺悟,完全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麼我們明知自己就要陷入職業倦怠,卻絲毫沒有辦法嗎?

同場加映:《我要準時下班》:陪酒、加班,不友善的職場生活


圖片|Photo by Daniel Chekalov on Unsplash

難道想要繼續工作,即使是在不合理的環境也要死心,只能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嗎?

只能靠休假、培養興趣愛好、針對自己的狀況去諮商或是就醫等這些以個人為出發點的消極方式解決?

哪怕是一點點喘息的時間,或是想要爭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難道是太過奢求的願望嗎?

在提倡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效率最大化,同時去人性化的競爭社會之前,勞動者想要健康、悠閒地工作與生活,成為了既無力又過於理想化的願望。

仔細想想,我們不是早就經歷過類似的情緒了嗎?

我指的是學生時期,因為成績是最重要的,所以壓抑了其他方面的需求,也將精神健康與幸福向後推延,拚死也要努力到最後一刻:一定要考上、一定要合格、一定要得獎、一定要就業⋯⋯

不管再怎麼喊累、心情憂鬱、表達抗議,我們的父母、老師、甚至是社會都只是說,「不然能怎麼辦呢?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不願意傾聽我們的心聲。

要求我們不要對社會制度提出質疑,只能閉上嘴巴,努力讓自己符合這些沉重困難的標準,這樣才能在這個競爭社會中存活下來。

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畢業,找到工作、進入職場,工作卻又成了問題。 啊,真的是太厭倦這一切了。社會改變得了嗎?還是想要改變社會這個想法本身就是不妥的呢?

這種疲憊與譏諷的思考心態,本身就是對社會與職場環境的職業倦怠。

好文推薦:年末總結!《原子習慣》、五本書、六種 App,養成 12 種高效工作也足夠休息的好習慣


圖片|Photo by Josefa nDiaz on Unsplash

回顧職業倦怠產生的時間,可以追溯至學生時期,甚或是更早之前。儘管我們的教育制度已相當穩定且優秀,但另一方面卻要我們符合舊時代的觀念,強迫我們成為順應團體的一員,所有人都要相互競爭,竭盡全力以提高生產效率。

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長大的我們,很容易逼迫自己一直工作,直到倒下的前一刻為止。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建立一套系統,但是系統卻不傾聽從屬者的需求與情緒的話,我們就會消耗殆盡,採取譏諷負面的態度。

當我們很難感受到個人擁有發言權或影響力,最後就算知道以個人為出發點來應對職業倦怠的方法,但就連嘗試的意願都沒有了。

希望各位不要因為工作壓力而導致身心難以恢復,好好照顧自己,不要讓自己過於精疲力盡,也千萬不要認為問題的根源是自己太脆弱。

如果可以,最好調整工時或工作環境,以防止過勞,並提出變更規則的建議,能在更好的環境下工作。

而且對於引起職業倦怠的罪魁禍首「慫恿過勞的社會」、以及只強調表面效率的企業與管理階層,繼續提出批判性的建議。除此之外,也和同事多聊聊。

你會喜歡:【拾年有承・真實週年】時代講堂「關係溝通學」:非暴力溝通,將彼此的情感連結在一起!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在韓國職場文化中,要對公司或主管直接表達不滿或是要求改變是很困難的事。但是我認為,如果將「這是不對的」問題意識聚集在一起,職場氣氛也會逐漸改變,最終也會使這個社會有所改變。

為了能應對公司或社會這些去人性化的要求,首先我們不要被錯誤的要求與框架所壓抑,而是要理直氣壯地好好照顧自己。

帶著「原來在你們眼裡,只有數字跟業績才是最重要的,一點也不在意員工的健康或是心理;但是對我來說,我的健康與幸福才是更重要的」的心態,好好照顧自己。

同時,我希望向職場與社會傳達:在一個人失去恢復力前,強迫他過度工作的社會是錯誤的。

我們不是要按照小時候被教導、職場和社會所要求的來行動,而是要按照自己的感覺與願望,去說話、行動,這樣的舉動,可能會成為解決我們譏諷與無力感的解毒劑,是擺脫職業倦怠能跨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