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實的我和理想的我不一樣,是不是就讓人失望?還會有人愛我嗎?——三十歲,是開始學著如何「與自己好好相處」的年紀了。

這個月,我出版了新書《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

在書裡我剖開自己,講述從 25 歲的失戀開始,怎麼轉身誠實面對原生家庭傷痛,再進而去解開成長過程裡,那些令人糾結的乖順教導、性別框架。

最後發現原來內心的平靜,是要透過跨越恐懼才能獲得,一直逃避,我們就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想到這個書名的夜晚,我萬分激動,想著:「對啊,我希望的也不過是,我可以好好跟自己相處,不要再這麼討厭自己,這麼複雜糾結。」

有趣的是,當我和男友分享這個書名時,他滿頭問號地說:「『我』和『自己』不就是同一個人嗎?有什麼好在一起的?」

我無言以對,只能說沒有這個煩惱的人實在太幸福了,他已達到內外合一的境界,不懂我這樣內在分裂的感受。

後來我仔細思考,如果我跟自己就是同一個人,那到底是哪裡卡住打結了呢?我想也許就是「真實的我」與「理想的我」之間的差距吧!


圖片|Photo by Tobias Bjerknes on Unsplash

如果真實的我不那麼理想,是不是就不被愛了?

真實的我,常常想要偷懶、看到別人獲得好東西會嫉妒、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生氣、有自己的想法卻又怕格格不入、想要被大家喜歡卻又知道自己有許多缺點、想要挑戰新事物但總是感到心虛。

理想的我,應該要積極正面向上、看到身邊的人成功幸福大方給予祝福、心平氣和不容易動怒、勇於展現獨特的自我、面對挑戰絕不退縮、自然地受到大家喜愛。

在真實我與理想我之間的差距,讓人恐慌難受,為什麼我不是那樣呢?被別人發現了,我會不會就不被愛了?

我曾以為這些煩惱,長大後就會自動消失,我會因為時間的淬煉而變得成熟,但事實上是,許多煩惱在生命模式裡不斷複製重演,因為我一再閃避它,一再想繞過不處理,所以它們一再冒出來折磨我。

舉個例子,我因為和父親的關係不好,一直對於「中年權威男子」有很深的懼怕跟排拒,結果沒想到在職場上,我也無意識地投射這份恐懼,無法與這樣類型的工作夥伴好好往來。

我也許可以閃避與父親的接觸,但我無法一生閃避我內心的這份恐懼,每每遇到相似場景、相同族群,心中的不適就會被勾起,讓我無法自在。

同場加映:為你挑片|從《美國女孩》看父親「說不出口的愛」,總是藏得隱晦又深邃

張狂的三十歲底下,其實只是想被好好呵護

我們都以為,年歲過去就會長大,但我看見的是,大多數人其實沒有真正長大。我們不曾回頭處理傷痛、內在陰影,然後在後來的愛情、職場、人際等各個面向,不斷複製重來,像被困在牢籠裡。

但是到了三十歲,我逃得也累了,除了想盡辦法躲開特定的人事物,或是自我痲痺,我想換個方式,直球面對。


圖片|Photo by Maksim Goncharenok on Pexels

誠實、承認、臣服、承諾、成為,是我在書裡整理出的五個面對心法:從對自己的感受誠實開始,承認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再區分出你可以控制與不可控制的,對自己給出承諾,接下來想要的事物,你會用自己的力量達到。

這個歷程真的很不容易,當你揭開埋藏起來的陰暗面,你會被自己嚇到,覺得自己好醜陋。

但請等一等,再待得更久一點,也許會發現那些張狂、憤怒的底下——其實就是一個,渴望被好好擁抱、深深呵護的孩子。

你會喜歡:療癒催淚神作!人氣動漫《國王排名》:擁抱脆弱與孤獨,才能長出柔軟而堅定的勇氣

我們都渴望著愛與接納,不管幾歲都一樣,那就從承認這件事開始,好好把以前沒完整經歷的情緒走完,給予過往經驗一個新的定義。

開始每天為自己多洗十分鐘的澡、把房間整理乾淨、幫自己梳妝打扮,將自己視為世上最珍貴的寶物對待。

有時內在平順了、安定了,糾結的外在事物也會跟著一一解開,因為打結的那個你,已經輕輕鬆開了。

長大後的最大願望,是能夠與自己,好好在一起,讓我們一起慢慢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