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看似簡單的行動,對許多人來說卻是難上加難,有些時候人們會把「道歉」等同於「認輸」,但其實不是。道歉是,勇於承認錯誤,主動修補關係。

文|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做錯事的時候,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在關係的互動中去修補因為做錯事所造成的關係傷害。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造成別人的損失、危害別人的權益、破壞了別人的東西。有時候這種傷害,可能是彼此造成的,雙方都有做錯的地方。要勇敢的承認我們做錯的事情,並不容易。

當中所牽涉的除了自己的自尊,也會害怕無法承擔過錯所造成的後果。更多時候,我們會擔心別人因為我們承認做錯了,而咄咄逼人的要求我們做無盡的補償。

無論基於什麼原因,在我們的成長過程,要真心的說出「對不起」去向人表達我們的歉意,成了一個困難的任務,很難說出口,來讓對方了解我們的抱歉。

為什麼會這樣呢?做錯了事去表達「對不起」,好好的道歉,不是一個自然的事嗎?但往往越簡單的事,人們越困難去做。

大部分的癥結,糾結在我們從小到大的過程,做錯事的時候受到嚴厲斥責和辱罵,讓我們開始防衛,拼了命的要為自己辯解,或是以憤怒回擊,不讓自己處於太無力、害怕的處境,也不斷地去指責對方、攻擊對方⋯⋯這時候,我們忽略了「關係」,不在乎「關係」,覺得「雙贏」比較重要,認為「若是道歉,就會輸了」。

這成了我們要表達出道歉的障礙,我們把「對不起」當做是輸家才會做的事,而不是把「對不起」做為修復關係的 ok 繃,想要讓自己和對方都能好過點。

很多時候,讓我們失去道歉的勇氣,也失去道歉的真心,是來自家庭經驗,可能我們被錯誤對待了:或是被誤解被傷害了⋯⋯我們感受到的是大人的不以為然,強辯解釋,不然就是冷漠忽略,讓我們以為做錯事是不用道歉了,只要會硬掰、強詞奪理,或是用高壓權威壓制,那麼就算做錯了,大家也是沒辦法的。

這樣看似很簡單的道歉、說對不起的人際互動行為,事實上牽涉到社會文化、家庭教育、生命經驗、學習養成歷程,因此變得既複雜而困難。有時候一些很明顯錯誤的行為,我們會看到當事人是多麼困難的真誠道歉,這就顯示了雖然我們都知道的正確道理,要能讓每個人都了解意義,能知行合一,還是有一定的距離阻礙我們去做正確的事。


圖片|Photo by Katherine Hanlon on Unsplash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 重新學習好的道歉:

真誠的道歉,有修復關係裂痕的作用,也是修復劑,不讓關係破裂到無法挽回。也能讓做錯事的人,和有所損害的人,心理覺得好過一點。這是身為成人的我們,也要重新學習和練習的事。

2. 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孩子)正確道歉的方式和態度:

讓孩子從小就能了解道歉不是輸家,是勇敢的行為,是一個可以面對自己做錯事,並進一步的去向對方表達對不起,主動地修復關係的人。

當然家長的態度也要注意,不要用咄咄逼人的情緒壓力,去增加孩子做錯事後的恐懼和敵意,強化孩子的防衛,只會讓孩子無法理解真正做錯事的地方在哪裡,反而受到情緒的壓力後,為了要逃要躲,更要強辯、說謊、隱瞞,造成更更難去面對錯誤的態度。

若是不知道要怎麼開始,這一本《怎麼說對不起》很適合來做輔助教材也能讓孩子透過繪本的故事,增進同理的能力。

推薦閱讀:品格教育繪本——《怎麼說對不起》

有些人從來不道歉,有些人道了歉反而讓人更生氣!幽默的動物狀況劇,讓孩子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真正明白為什麼要說對不起!

書中用幽默的動物狀況劇,讓孩子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最後小讀者們一定會發現──道歉不但能讓自己覺得好過一點,更重要的是,對方也會覺得好過一點!


圖片|上誼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