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跟你說不是了:尊重孩子,讓孩子慢慢長大
 

爸爸抱怨:「真是的!那麼容易發脾氣,像小孩一樣……」孩子已經國中了,身高比爸爸還高,心裡渴望被當大人對待,可是,行為還像小孩一樣。

孩子跟爸爸吵架的導火線是因為,孩子看電影前吵著要買飲料,可是,爸爸知道孩子生性浪費,喝幾口就不喝了!不讓孩子買,孩子就開始不高興,一直叫爸爸「chicken」,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後來還是買了飲料,但是,孩子不小心把飲料灑在自己身上,衣服濕了。出了電影院,爸爸就問:「衣服是不是弄到飲料了?」

青少年是個尷尬的年紀,形體越來越像大人,也開始具有繁衍下一代的能力,但是,很多心智與行為的面向還不成熟。正在發展自我認同,可是,到底要認同,「我是小朋友?」還是,「我是個大人?」常在不是很穩定的狀態。

 

這個社會,特別是台灣這個強調消費的商業社會,會催促著孩子早熟,要增加他們的購買慾!所以青少年偷竊、援交的犯罪問題越來越嚴重,台灣如此,美國亦然。

孩子,被迫提早認同自己是大人,不管他願不願意。特別是,在台灣這個以升學為導向的社會,學生除了課業,沒什麼時間或機會,在其它面向好好認清楚自己,也就形成了自我概念貧乏的現象。一個自我概念脆弱的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

在台灣升學主義的課業壓力下,很不利建立自我概念,會薄弱許多。頂多就是家長多帶孩子體驗生活,多鼓勵而非否定孩子,等孩子到大學,他再慢慢摸索確立,如此而已。

然後,認為自己是大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進入成人的世界,可是,心智還太過單純,行為也明顯幼稚。這樣的落差,連他自己都不能接受。孩子不喜歡被當成小孩,更不想要爸爸知道自己不小心把飲料灑在自己身上,所以,說:
 

「我都已經說三次『不是』了!」


還對爸爸比了不好看的手勢,父子衝突瞬間引爆。兩敗俱傷,最後大家氣的都不講話,一直到家。

 

爸爸,孩子長大了!他也在尋找屬於他自己的舞台,還有自己的定位,孩子的自尊心很強,這個過程特別辛苦。當他覺得自己是大人,我們要鼓勵他有好的表現;當他不小心顯露出小孩的樣子,我們要假裝沒看見。包容、接納,可以幫助孩子比較平順地度過這關。

爸爸,其實,孩子想要告訴您:

 

「我已經說了三次,我不是小孩了!」

 

紅豆冰老師談人際

 

當孩子只肯說「不是」時,該怎麼讓對話順利進行?

當孩子說,「不是!」想要保護自己的自尊時,我們就是尊重孩子,別再步步進逼了!就好像,當我們維護我們的自尊,不希望被看輕一樣。可以轉移話題,談談其他事情,也可以當作沒事發生,或者,更進一步照顧孩子的自尊。譬如:

「這樣沒關係,擦乾淨就好了!」、「難免會這樣,如果是我也會不小心!」

我們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我們。如果孩子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是在測試他的自主權,我們大人要學習接納。畢竟,在這個社會,孩子學習適當表達不同的意見,對他往後的人生很重要。

 

 

 

 

讓我們和孩子當朋友

〉〉芬蘭教育這樣改:教得愈少、學得愈多

〉〉親密是教養的起點:「親密」並不可怕

〉〉這樣讚美與責備,孩子知道你愛他《責備的方法》

 

圖片來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