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世界離「完美」很遙遠,不如確定自己每天都有「完成」一些重要的事,確保輪子不是空轉,而能持續往前累積里程數。也因為將目標改放在「完成」而不是細修到完美,因此能將那些猶豫偏執的時間,拿來做真正重要的事。

創作者或創業者最常告訴我的,就是「擔心自己的作品/產品不夠好」。

覺得自己不夠完美,是很正常的。會在日常生活之外再努力追求些什麼的人,多半都有些「完美主義」的性格,我也不例外。

我過去時常到了演講的前一分鐘,還在修改投影片,總覺得「還可以更好」,搞得我自己和主辦單位都快心臟病。改了,或許的確會比前一版本更好一點點,但為了那「一點點」弄得雞飛狗跳,實在不是很明智。

我現在學會將我的演講和分享按主題分類,每一類都有一個「基本版本」,每次演講前只要確定主題和架構,針對內容略微增刪,大約都能在一小時內搞定,早早交給主辦單位讓他們提前測試。

除非有錯誤或過時的資訊需要更新,否則我多半不再修改,上台再現場口頭補充就好。

我要求自己,交出去的成品絕對不能粗製濫造。然而,用雙倍的時間讓自己從九十分提高到九十五分,這就是一種偏執了。聽眾或客戶真的能感受到這麼細微的差異嗎?

我寧願將這些努力「趨近完美」的時間,讓自己多做兩次練習,一次的完美下次很難再複製,但三次的練習卻會讓你下回更容易命中紅心。

這些年的經驗告訴我,如果不懂得放過自己,別說是累死自己,同時也會讓身邊合作夥伴與家人都籠罩在緊張情緒之中,孩子們也是敏感的,我愈是緊張混亂,他們也就愈難搞。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正趕著出門參加一場重要會議,孩子卻失常的在地上打滾,不願意穿鞋,其實,他們多是感受到我們的緊張,而只能用他們僅知的方式回應。

「完美主義」並沒有錯,但當「多重角色」與「時間短缺」這兩個因素放在一起時,卻很容易造成世界大戰。

寫作也是如此。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我總希望交出去的稿件是「完美」的,然而往往只會愈改愈混亂挫折。因此我漸漸學會,稿子看過三遍之後,就可以按下「送出」了。

接納自己的「不夠完美」讓我們至少有所產出,而不會一直停留在「草稿」階段原地踏步。

同場加映:為什麼你制定的目標,從來無法完成?

「完成主義」能助你向前邁進我之所以能在五年內出版四本書,並不是因為我多會寫,而是因為我抱持「完成主義」,逐漸累積文章。

一週產出兩篇,一年下來就有一百篇了。有產出,才有與讀者和編輯互動的機會,我的表達方式與寫作結構才能進化得更精練。

這個做法讓我累積了一定的讀者群,有些是忠實的「腦粉」,也有一些人會給我建言甚至批評。無論如何,都比閉門造車、從來沒讓作品面世更有意義。

從「完美主義」轉念到「完成主義」,讓我持續向前進,而不是偏執的在同一點上原地踏步。了解到這一點對忙碌的父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我們的世界離「完美」實在很遙遠,不如確定自己每天都有「完成」了一些重要的事,確保輪子不是空轉,而能持續往前累積里程數。

也因為將目標改放在「完成」而不是細修到完美,因此能將那些猶豫偏執的時間,拿來做真正重要的事。

我沒辦法將投影片做得極盡精美,但我會把演講架構與內容做好之後,花錢請專業美術設計將它「升級」,省下來的時間,就能拿來聽一堂課、寫一篇文、運動或是早點睡覺。


圖片|Photo by Matthew Henry from Burst

完成主義者需要團隊(或一兩位得力助手),能幫助你將「尚可」的成品提升到「專業」水準。

例如,美術設計對我就十分重要,我時常將公司重要文宣的架構,手寫在紙上,拍照傳給我們的設計總監,他幾個小時就能做出超級專業精美的成品,讓我「WOW」的眼睛一亮。

我寫書、寫文,也需要很懂我的編輯,因為「產出文字」對我來說並不是最花時間的,要將腦海中五花八門的內容,有邏輯的整理成全書章節就需要他們的專業,為整本書理出架構。

我的公司總共管理了十四個臉書粉絲專頁和四個社團,其中我親自管理了五個專頁,也參與每個社團的發文和活動設計,甚至親自回覆所有的留言。許多人問我「怎麼有時間?」,祕訣就是「完成主義」!

當我思考好要發布的活動或內容之後,便用手機草擬七八成的內容,設定上線時程。

在正式發布之前我或許會修改幾次,並補上表情符號和照片,發布之後,再依照受眾的反應與公司內部群組的回饋做調整。用這樣的方式,從發想到發布只需要幾個小時,絕對不會費時三天三夜還停留在企劃的階段,節省了很多時間。

當然,也會有成果慘烈的時候,那就打掉重練吧!

「完成主義」也能應用於家務事,真的不在行,或者完全沒有時間做的,不妨委託專業。

例如我有位好姐妹非常討厭打掃,請專業家事公司每週來家裡兩次,花一點金錢讓忙碌的她可以喘口氣,省下來的時間便可專心陪伴孩子,她認為這筆錢花得非常值得。

或者,有些爸媽下班的時間都晚了,偶爾叫個外賣,或定期採購健康營養的即食品放在冰箱裡,都能讓自己輕鬆點。

我生第一胎時,事必躬親,堅持不讓孩子吃罐頭副食品,然而廚藝不精又剛創業,實在很難做到很好;到了德國生第二胎時,原本也打算親手製作副食品,婆婆一句「你不如睡飽一點」讓我突然清醒了!

人生中有一些堅持是好事,但如果堅持到讓自己太辛苦,可能造成反效果喔!以下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完成主義」的小祕訣。

祕訣一:寫下每日的「重點三項目」

簡化目標,才能持續!

這世界上有太多可以完成的夢想了,如果每天都覺得「好多事要做」、「我沒時間,我做不完」,久而久之就會感到疲乏和無力。

不如將目標簡化成三個,就三個就好!但要求自己一有時間,就要執行這些事。事實上,就算只完成了一項,也是前進了一步。

在前一天下班前或晚上睡覺前寫下三件事,可以讓你對明天有更好的準備,也可以在每天開工的第一個小時思考並寫下今天的待辦事項。

你會喜歡:「原子習慣」:改變很難,但從微小的改變開始,並不困難

祕訣二:告訴自己今天做得很棒

「放下嚴苛,給自己多些鼓勵」是我送給忙碌爸媽的絕對忠告。

我們往往傾向於認為自己「沒辦法」或「做太少」,卻很少告訴自己「做得好!」,不要期待其他人來告訴我們,自己就可以對自己說:「今天雖然得忙孩子和工作,但還是完成了,意志力和堅持力真是驚人啊!」

不必等到一百分才能鼓勵自己,只要完成了「重點三項目」就很值得給自己掌聲。

當然,也別忘了用這樣的正面態度來面對另一半,兩人都在忙亂生活中盡力完成些什麼,就算是一頓晚餐、整理了換季的衣服,或者寫了一篇文章、聽完了音頻課程,都很值得讚美。

祕訣三:你的身邊需要幾位啦啦隊

正面積極的環境,讓我們更有持續的力量,換個方式說就是「離開或盡力避開負面的人事物」,特別是那些總是告訴你「還不夠」的人。

減少與他們的互動,可以讓你將能量集中在對的事情上。誠實的說,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我們不需要一直被提醒這一點。

我有幾個好朋友,無論我第一次做蛋糕、嘗試經營臉書社團、出版第一本書,甚至只是換髮型,他們都會給我正面又不失中肯的意見。

這些好朋友不會讓我忽視自己該成長之處,但是他們讓我知道,我絕對擁有充足的正能量能做到更好。就算我不是最好,他們仍舊接納我,知道這點讓人很放心呢!

祕訣四:勇敢接受建言,持續調整

面對指正或建議,別認為對方是針對「我」,將焦點放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可有效減少心裡的抗拒感。正因為事情做得不夠好,更需要願意告訴我們真相,且能提供建設性意見的人。

例如剛開始學語言時,難免發音不標準,或單字怎麼背都記不起來,聽到別人的指正時,很容易認為對方是在嘲笑或批評而感覺挫折;但若能坦然接受,甚至請教對方怎樣能做得更好,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點子,來幫助自己學得更快、更好。

延伸閱讀: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在抱怨?沒辦法接納自己,就無法接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