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流董事長、音樂製作人黃韻玲,與夢田文創合作推出《給家人的一首歌》音樂系列,找來十多位爸爸媽媽共創曲子,將發行 15 首以家為核心的動人歌曲。專訪中,她也談到了上一代與下一代的家庭之愛。

如果能寫一封信給孩子,或未來的孩子,無關用字遣詞,無關語句精雕細琢,你最想傳達什麼?

夢田文創將作家駱以軍的《小兒子》改編成系列動畫與舞台劇,現在更與音樂製作人黃韻玲合作,推出《給家人的一首歌》音樂系列,與十多位爸爸媽媽共創曲子,將發行 15 首以家為核心的動人歌曲。

眼前坐著的黃韻玲老師,上一秒還在忙碌的會議中,下一秒與我們談家的複雜情感,她眼神逐漸柔和,眼角有笑。我默默想著,給家人的歌,想必是有愛的。


圖片|夢田文創提供

沒有說出口的,也是愛

可什麼又是家人之間的愛呢?你好像很難想像,有一天,父母會親親你、抱抱你,甚至說聲我愛你。黃韻玲大致明白,家庭之愛深隱幽微,像讀一首詩,細細推敲才能明白箇中情感。

父親尤其,象徵著權威,低頭說愛,倒是有些突兀。

「通常在家裡,爸爸都比較嚴格。其實爸爸們也有好多話想對孩子說,不見得能直接表達。我的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都很害羞,不知道怎麼說我愛你。」於是他們表達在乎的方法,含蓄可愛。黃韻玲一邊模仿,家人碎念的模樣:哎呀,有沒有吃飽啊?這衣服穿得夠不夠?頭髮怎麼好像長了,該去剪了吧?

母親更是,她說,每當媽媽聽到有人稱讚自己,總反駁沒有啦,我女兒歌沒有寫得很好,是你不嫌棄。可這一句句的否定,在她耳中聽來是莫大的鼓勵與支持。而後才懂得,愛本難定義,又怎能輕易否定愛以這樣的形式出現呢?

於是接到《小兒子》的系列合作,決定從父親與孩子間的情感出發,黃韻玲語氣很暖地說:「要說為了什麼,其實是為了愛吧。」透過音樂,讓害羞的父親,不再壓抑心中的小孩,叛逆也好、抒發也好,在音樂的世界裡,爸爸們要讓自己自由。最後找來十位爸爸,包括吳念真、聶雲、李李仁、小野老師等人,讓爸爸們為孩子寫一封信:「信件讓言語變得更細緻,透過書信,我們可以看到每個爸爸的個性與觀點。」

其中有一首歌,找來陶爸演唱,他爽快答應。在錄音室與黃韻玲見面,他看著歌詞對她說,這首歌好像自己要跟孫女講的話。黃韻玲聽了神情滿足,音樂大抵如此,一首歌描繪一種情感,每個人代入自己的故事,在自己的世界有無限想像,於是有了不同的詮釋。歌曲之於人,無比的私密與親近。

我與兒子,不用再複製上一代的愛

上一代表達愛的方式含蓄且內斂,黃韻玲理解,但在成為母親之後,她說不想像以前的大人一樣權威。問她,想和兒子建立什麼關係,她笑說,是相互分享。

「我想跟兒子分享很多很多故事。所以在他成長的時候,會盡量把自己聽的歌曲分享給他。現在他成為吉他手,曲子會潛意識地融入他的音樂裡。於是他可以不斷發展新可能。」

回憶兒子小學時,曾告訴黃韻玲,自己手機裡有一千多首歌,然後問她:你覺得哪首最好聽?
黃韻玲搖頭,兒子接著說:「我什麼音樂都有,但是就只有這首加州旅館(Hotel California)的吉他 Solo 最感人。」


圖片|夢田文創提供

兒子小學時的那句話,讓黃韻玲記憶到現在,她欣喜激動的說:「我當時就想,數學理化什麼的我幫不上,但是我能做的,就是幫他打開雷達,拓展音樂上的視野!」

於是有一種親子關係是,我和你共享同個興趣,我有我的偏好,你也有你的觀點,我們不是上對下,而是踩在同個立基點上,愛與親密無須言說,卻自在流通。

建立親密感沒有特定秘訣,黃韻玲笑說:「就是盡量和孩子找一個共通話題。譬如兒子一、二年級要去學校上課,又會要我幫他上楓之谷打怪。」音樂人打怪?想著黃韻玲與助理坐在辦公室,四隻手敲敲打打,不是做音樂,而是找寶物,那畫面滑稽又可愛。

成為家人,是彼此都需要不斷學習的過程

歷經上一代的威嚴家庭教育,到這一代尋求更開放、自在的親子關係,黃韻玲對誰都沒有任何的抱怨,反而直說:「我覺得我是個幸運的孩子。」

從爸爸到媽媽的威嚴管教,再到叔叔的嚴厲鋼琴教育,即便長大到現在,黃韻玲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姑姑都還會提醒她,說話得小心謹慎。

「小時候不懂,長大才知道家是這樣的,知道天塌下來,也有人撐著。」她笑,好幸運呀,自己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儘管嚴厲,可那也是愛,每個家庭都有它寶貴之處:

「我們無法決定生長在什麼家庭,因為誰都不知道上帝派我們去哪裡。不管是什麼樣的路程,可以成為一家人,就是很難得的事。有時候想一想,家沒有如此隨手可得,透過家人或自己的孩子,我才知道如何分享與愛人。很多事情真的都是學習。」

黃韻玲一邊說著,我開始想像成為一個家的可能,初始是模糊無形的,隨著家人間的互動與溝通,彼此磨合學習,也隨著時間向前滾動,漸漸構築家模樣,有形有體,因為有愛,更強壯堅實。

所以吧,愛要傳承下去,藉著《給家人的一首歌》這系列,表達給孩子的愛,然後大人也要記得抱抱自己,給自己一點鼓勵。


圖片|夢田文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