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陌生人,家人之間也該有規範私人領域和責任的界線。而且這個界限必須穩定,但同時也要有彈性。

文|夏超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這幾天高考分數出來了,孩子和家長開始面對另一個重大難題——填志願。令人糾結的,不僅僅是根據分數選什麼專業,還有究竟該根據誰的想法填志願。


圖片|作者提供

有高考生在網絡上表達了相關的煩惱:「我是真的煩了,填個高考志願怎麼比高考還難,父母輪流轟炸,親戚朋友一頓說道,覺得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決定我這一生。」甚至還有一則新聞提到,父子因填志願大打出手,最後請來警察調解。


圖片|作者提供

在這個特殊時段,有些父母根據自己對社會發展的判斷,直接為孩子安排一切,不給他們討論的機會,令孩子非常痛苦;與此相對的,還有一些父母覺得自己對大學專業毫不了解,就完全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看似徹底自由了,但迷茫的孩子覺得孤立無援。

如此不同的親子關係,其實與每個家庭的結構有些緊密聯繫。擁有靈活的、合適的邊界,一個家庭才可能有更加健康的環境,孩子的發展才可能更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家庭中的邊界。

家庭中也需要邊界嗎?

說起「邊界」,我們更容易想到個人邊界,比如坐計程車的時候,多數人不願被司機問到私人問題:「小姑娘有對象了嗎?」「小夥子一個月工資多少呀?」比如有些人會對同事未經自己許可就隨意拿自己東西使用而感到生氣。

推薦閱讀:沒生孩子的女人沒價值?女性被社會控制的身體

這些個人邊界很重要,能讓我們感到自己作為獨立個體受到尊重,明白邊界在哪里,也讓我們對自身的認識更清晰。除了獨立性之外,每個人的身份感還有另一個重要來源——對歸屬的渴望,與他人建立連接的需求。

然而,獨立與歸屬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如果一個人過於獨立,絲毫不理會別人對自己的期待和看法,那麼Ta很難與別人建立緊密的連接。而當我們過於在乎別人的感受,又可能失去一部分真實的自我。這樣的矛盾在家庭中也同樣存在。因此,在家庭中也需要人際關係中的邊界,讓成員之間更好地相處,使家庭氛圍更和諧。

家庭中的邊界與個人邊界略有不同。家庭就像一個大系統,需要通過內部的子系統發揮作用,維持生活的正常運轉,這些子系統包括「夫妻」「親子」「兄弟姐妹」等等。在這些系統內部,每個人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身份,承擔相應的權利和義務。一個家庭中擁有合適的邊界,意味著每個人能較好地明確自己的身份,並按照相應的結構進行互動,在某些情況下也能及時作出調整。

比如在親子系統中,尤其是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與孩子的邊界是照料者與被照料者之間的關係,而當父母有事出門時,照顧者暫時缺失,孩子中就需要有一個人臨時擔任這一角色,其他兄弟姐妹尊重和理解邊界的變化,相應的家庭功能才能維持。所以,家庭中的邊界並不是家人之間的隔閡,而是為了保持相對穩定的結構,明顯彼此之間的責任,讓家庭功能變得更完成、更靈活(Minuchin,1974)。

如果家人的距離不合適,愛就變得複雜


圖片|來源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關係複雜而混亂,這就與家庭中的邊界有關。從家庭邊界的不同情況來看,在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父母與孩子之間通常會有以下幾種互動模式:

1.當邊界過於堅硬,會形成疏遠狀態

邊界並非人與人之間的高墻,不是為了阻擋彼此間的交流,而當家庭中的邊界過於堅硬,就可能形成情感上的疏離:

  • 漠視

有些家長覺得,在孩子尚未成家之前,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是一種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父母擁有更多的社會經驗,在家庭的各類大事小事上擁有決定權。這樣的邊界過於強硬,阻礙了父母對孩子真實想法的了解,所以孩子的感受常常會被父母輕視和否定,造成孩子自身的能力和發展被壓抑。

  • 無法觸及

在漠視狀態中,父母是以自認為合適的方式關心孩子,而在無法觸及狀態中,父母對孩子的忽視程度更為明顯,他們很少關心孩子,不僅在情緒和感受上,在言語和肢體行為上也很少表達親近,他們對孩子來說似乎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這會讓孩子對自我價值感到懷疑(Streep, 2015)。

2.當邊界過於模糊,會形成捲入狀態

邊界是為了明確家庭成員的責任,而邊界過於鬆散,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就可能曖昧不清,有些人可能逃避責任,而有些人就可能承擔起不必要的責任:

  • 過度依賴

隨著成長,孩子需要承擔越來越多的個人責任,這在部分家長眼中是危險的,他們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完成這些事,萬一造成傷害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他們過度呵護孩子,親子關係中的邊界無形中消散了。有些孩子恰恰喜歡和依賴父母對自己的溺愛,這樣就不必自己來面對成長的壓力。

過度依賴還有相反的情況,就是父母無法較好勝任自己的角色,讓孩子承擔本不應該擔負的責任,比如父母比較敏感,內心脆弱,需要自己的孩子來照顧自己的情緒,孩子被迫成為了照料者的角色,而父母習慣了這種模式,反而對孩子形成了依賴。

延伸閱讀:當憂鬱少女成為母親:我不需要完美,我的孩子也不需要

  • 互動爭鬥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相爭鬥,可能是由於孩子對邊界不清的反抗,比如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記、偷看自己的手機等,他們自然可能不滿;還有一種可能是,父母無形之中將孩子視為自己的對手,他們與孩子的互動並非出於某種關愛,更像是一種隱形的競爭,總是想要贏過孩子。這可能是由於他們害怕失去父母權威造成的。

  • 自我中心

有些父母有強烈的自戀特徵,完全以自己為中心,將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因此親子關係中的邊界幾乎就不存在了,更像是對孩子進行單方面的控制(Streep, 2015)。比如,他們想讓孩子報某個大學,可能只是為了實現當年未能完成的願望,而不是從孩子自身的興趣和利益出發。

3.邊界反覆變動,讓人無所適從

家庭中的邊界會在不同的環境下有所變化和調整,但還有一種相對特殊的情況,就是家庭中的邊界反覆無常地變動,並非為了匹配環境。這可能是由於父母的人格特質引發的,有時候他們對孩子可以無微不至地關心,有時候會快速變成喝斥和貶低,孩子在兩個極端狀態中搖擺而不知所措,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會造成不良影響。


圖片|來源

更好的愛,從關注孩子的真實需求出發

混亂的家庭關係各有各的樣子,而健康的家庭邊界往往有著相似的特點。

從結構上說,健康的家庭邊界是相對清楚的。在當時的處境下,家庭成員能明白自己有什麼樣的責任,該怎麼對待其他成員,不會因過於堅硬而造成情感上的阻礙,也不會過分模糊而造成依賴或爭鬥。

健康的邊界又是靈活的,可以根據環境合理變化,保證家庭功能的正常化,比如在一個家庭中,母親常常在照顧孩子的生活和情緒,而當外婆去世,母親陷入極度的失落,孩子可能會在這一時間成為家庭的照料者,並在一定程度安慰母親的感情。這種邊界的改變不僅出於現實的必要,也是情感的深層互動(Stoop,2014)。

變化,同樣體現在孩子的成長上。在不同的時期,孩子對自主性和歸屬性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家庭中的邊界做出相應的調整。從具體行動上來說,這需要父母對孩子的真實需求能有所思考,並做出合適的回應(Minuchin,1974)。

比如,孩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是個人發展中的特殊節點。學會走路,意味著個人能力的提升,孩子可以自由自主地探索周圍的世界,但探索過程又帶有一定的未知性和危險性,有些父母不願讓孩子嘗試,還有些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折返的時候,會批評他們來阻止下一次行動。

其實,這個階段恰恰是孩子對自我能力的重要認定過程,也是他們對自己與父母之間感情連結的再認定過程。他們之所以在遇到挫折後回到父母身邊,是因為他們渴望回到溫暖安全的地方。這時候,父母的態度應該是再次關愛他,並給予他們再次行動的情感支持。這會更好地促進孩子日後在獨立與情感連接之間的平衡能力(Mahler, 1975)。

同樣,青春期也是特殊的階段,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邊界需要及時作出調整,在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上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因為他們渴望對自我生活有所掌控,渴望個人隱私受到尊重,同時在情感溝通上需要維持相對暢通的渠道,通過仔細地觀察與理解,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支持。

延伸閱讀:哭鬧、擺臭臉,就是不說怎麼了:慣性情緒勒索,能從童年開始改變


圖片|來源

如何營造邊界清晰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由父母與孩子共同組成的,所以健康的家庭邊界也需要父母與孩子的共同努力,才可能更好地建立。

從孩子角度來說:

首先,你要認可自身的獨立性。成長不僅意味著知識和經驗的提升,也是一個與父母逐漸分離的過程。我們可能習慣在情感上將自己與親近的人感受為「融為一體」,但成長後的獨立恰恰需要我們理解,哪些東西是「我」的,哪些是「父母」的,這樣更容易意識到「自我」的存在(Huxley, 2016)。分離並非結局,而是為了讓我們作為獨立的個體與別人保持親近的關係,而不是以某種共生的方式。

其次,探索屬於自己喜歡的生活。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狀態,父母正在過的生活,或是對你的期待,或許並不適合你自己。在相對獨立之後,多去探索,去發現自己的愛好、自己的趣味,建立讓自己滿意的生活模式。

最後,以真誠的態度進行溝通。在走向獨立的過程中,自己的步伐可能與父母期待的節奏發生沖突,比如上大學時,你就決定在校外租房子獨自居住,而他們覺得畢業之後更合適,你可以坦誠地說出自己的理由,並給出相應的應對措施,讓他們在獲得更多信息後進一步商議,或許會有更好的結果。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需要多以孩子為中心,了解他們的真實需要和感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判斷和行動。這樣的互動,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內心狀態更加清楚,同時也會提高他們對自我價值的認定。

逐漸避免指導式交流。小時候,孩子在知識上的學習常常需要父母的直接指導,但隨著成長,尤其在關於生活選擇的情境下,你可以多與孩子互動,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態度,並進行適當的交流(Knittel, 2016)。

在適當的時候調整生活重心,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為人父母,最令人難過的就是:與孩子相遇的這段旅程,恰恰是以分別作為終點的。或許,這也令人欣慰,因為分別的那一刻,恰恰說明自己的孩子已經成為了獨立的大人,可以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需要逐漸調整自己的生活重心,讓孩子逐漸獨立地走出家庭,也有意識地尋找自己的新生活。

當這一天到來,原來的家庭邊界或許不再存在,而新的邊界或許將是兩個人之間最自然、最溫情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