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四月底希拉蕊表態支持拜登,消息一出,美國台灣觀測站一文底下的留言湧入大量反希拉蕊留言,這也讓作者想起兩年前一段與外國友人的對話——所謂「性別歧視」,究竟是女性候選人合理化敗選的藉口,抑或是真有影響?

文|李可心

4 月 28 日希拉蕊表態支持拜登,這則新聞在美國台灣觀測站的臉書粉絲頁登出後,底下立刻湧入大量的反希拉蕊人士留言,對於這樣的現象身為觀測站小編的我並不感到驚訝,畢竟不管是在美國或在台灣,反希拉蕊的聲勢高大,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再加上希拉蕊在 2016 落選後被爆出曾經認同「棄台救經濟」的立場,因此台灣人不滿希拉蕊也不令人驚奇,不過大量的反希拉蕊留言還是讓我想起兩年前發生的一段小故事。

因為⋯⋯「她是個女的」

堂姐外國老公的父母難得從密西根州來紐約,許久不見兩老,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飯局,在餐桌上我們聊到 2016 年總統大選,由於密西根是當年民主黨丟掉的關鍵搖擺州,因此我好奇地問了這對老夫婦:「你們投給了誰?」

「川普!」兩人率性地回。不意外,畢竟兩位過去從事工業生產相關工作,川普的政策和言論勢必更吸引他們、更能引起共鳴。

不過就在我這麼想時,老公回:「我不知道,我之前也投過民主黨,但我就是不喜歡希拉蕊。」

「為什麼不喜歡希拉蕊?」我問,

老夫妻想了想,老公回答:「你知道的,電郵門事件、班加西事件⋯⋯,唉,我不知道⋯⋯她是個女的」

「是阿.⋯⋯她是個女的。」老婆帶著無奈的音調回覆,我尷尬地笑笑回應。

「她是個女的」這個答案顛覆了我過去的想像,德國的梅克爾、挪威的索爾伯格、紐西蘭的阿爾登,看著這些優秀的女性在政壇大放異彩,我以為在西方或民主國家內,性別歧視或厭女症只是一些女性候選人用來合理化敗選的原因,更何況我自己未在 2016 年時支持希拉蕊,原因也從不是因為她的性別,而是筆者認為,被大型商業集團綁架的華府需要一個新氣象,而希拉蕊從政多年帶給她的政治包袱,恐怕讓她難做出任何改革,不過在聽到老夫妻的回應後,我開始關注和思考性別影響選票的可能性。

是厭女還是刻板印象

美國知名《麥克斯文學》雜誌(McSweeney's)2019 年最受歡迎的文章,是一篇標題為「我不討厭女性候選人——我只是討厭希拉蕊,很巧的是,我也開始討厭華倫了」的諷刺文學。文章彷彿是個男性的自白,不到 700 字,卻句句扎心,裏頭寫著:

我對女性沒有任何意見。 我的老婆就是個女性,有天我的女兒也可能會成為一個妻子或一個女孩的母親。我只對希拉蕊有意見,但這與她的性別毫無關係,完全是基於事實,和其他總統候選人相比,她是多麼地不誠實,怎麼可能投給這種騙子呢?⋯⋯千萬別誤會我的意思,我聽說華倫是消費者和中產階級的擁護者,她對抗著大銀行和倡導著經濟改革,但她總讓我覺得很倒胃。⋯⋯她聲稱要為窮人發聲,但她自己卻不是窮人,她住在高級的房子裡,拿著哈佛的高薪。我不是川普的粉絲,但華倫太假掰了。

這段既使感再重不過的自白,句句透露著濃濃的厭女味和嚴重的雙重標準,甚至還含有對候選人的錯誤解讀,這篇文章之所以能引起極大的討論和關注,也是因為類似的言論實在太熟悉了!不過將厭女的標籤貼在各個反希拉蕊人士身上,或許也不那麼適當。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戈德堡(Michelle Goldberg)在訪問了多位反希拉蕊人士後總結「美國人不喜歡雄心勃勃、講話大聲的女性」,這句話相當值得大家深思,因為戈德堡並不是說「美國人不喜歡女性政治人物」,而是美國人不喜歡「特定形象」的女性。

延伸閱讀:美國總統大選觀察:華倫的退出,是因為實力,還是性別?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路透社)

這或許不只美國人,我們可以想想,較受歡迎的女性政治人物:梅克爾、阿爾登和前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的尼基海莉,似乎和希拉蕊相比起來,形象都比較安靜、優雅和端莊,她們沒像希拉蕊那樣將雄心壯志表露得一覽無遺(或者更確切地說,這段歷史沒被媒體大量關注),講話也沒那麼大聲(或說,她們的競爭對手不會和她們比大聲),而或許民眾對女性政治人物的「形象標準」也能被套用在我們的蔡英文總統身上,我們可以試想看看,如果蔡英文的書生形象少一點,剽悍的性格多一點,感情歷史再豐富一點,她的支持度和媒體、政客形容她的方式,以及民眾對她的觀感又會有什麼不一樣?會不會有人或更多人不知怎的,看到她就很倒胃?此外,如果我們對女性政治人物有特定形象的要求,那我們對男性政治人物呢?我們是否曾因為一位男性的溫文儒雅而決定不支持他?甚至取笑、批評他?

延伸閱讀:男人哭是「感性」,女人則是「成不了大器」:美國總統大選的性別歧視觀察

回到希拉蕊的敗選

所以反希拉蕊人士到底是厭女症還是對刻板印象?或者是兩者相互影響?又或者兩者皆非?恐怕答案會是因人而異,當然從民調來看,女性身份並不是使希拉蕊敗選的主要原因,畢竟希拉蕊聲勢下滑、與川普民調出現黃金交叉的契機仍是電郵門事件被調查之時,但不可否認的是,希拉蕊的性別以及民眾對女性「應有」形象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她成為民主黨有史以來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

這篇文章的用意並不是要來表態支持希拉蕊或任何民主黨人士,而是希望點出性別是如何在我們民主社會中影響選情。台灣雖然多次被國際譽為性別平等的典範,但因性別刻板印象而左右選票的現象恐怕仍存在,而不讓「性別」成為任何優秀政治人物被壓制的原因,是台灣與世界要一同推動的轉變。


繪圖|豬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