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五死命工作,週末喘息,再進入下一個輪迴⋯⋯。遠距在家工作有辦法帶來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的模式嗎?

文|福萊德、漢森

維持動力

動機是維持腦力運作的燃料。一個充滿動力的下午,你就能完成多天份的工作量。話說回來,要是缺乏動機,你可能耗掉一整個禮拜才能完成一天的工作量。

維持遠距工作的動力有什麼訣竅呢?管理者要如何確保遠距工作團隊裡的每個人動力十足?應該利誘,還是恫嚇他們?

一如孔恩(Alfie Kohn)在其精彩的著作《獎勵的懲罰》(Punished by Rewards)中所言:兩者都不宜。想藉由獎勵或威嚇來刺激動力,效果通常不好。事實上這種做法一點建設性也沒有。

唯一能促進工作動力的可靠方法,是鼓勵人們做他們喜歡並在乎的事情,與他們喜歡並在乎的人合作。別無他法。

這種說法一開始讓人很難接受,對管理者來說尤其如此。「工作本來就不是讓人覺得好玩的」,你常常聽到有人這麼反駁。或許是這樣沒錯,不過,工作為何不能兼具挑戰性、趣味又吸引人呢?將工作的樂趣說成是「好玩」,實在貶低了認真完成工作所帶來的智慧刺激。

所以,別把動力當成用對方法就能創造出來的東西,而要視為工作品質和工作環境的指標。假如員工的工作動力低落,或許是因為工作目標不明確或沒有意義,也可能是團隊裡其他成員的表現太過差勁。

假如你發現自己遠距工作得花上一週的時間,才完成一天的工作量,這就是一種警訊,千萬別視若無睹,愈早面對問題愈好。

不過現實狀況很少是這樣的。大部分缺乏動力的人,都會先怪罪自己。「啊,我老是愛拖延!為什麼我就是不能振作點?」事實上問題通常不在你身上,而是出在工作環境。

這種狀況下,最困難的不僅是強迫自己克服難關,還得鼓起勇氣挑明問題所在,扭轉致使士氣低落的工作與環境。

推薦閱讀:Netflix《給力》:真正有效的激勵因子,是跟優秀同事共事

管理者若發現員工的工作表現不力,請把對方找來當面談談。釐清到底是他厭倦不具挑戰性的工作,還是覺得自己動彈不得,遲遲不想面對感覺無能為力的狀況?想想自己有什麼辦法幫員工一把,讓他們重新上軌道。他們面臨的障礙可能是組織結構上的問題,也可能純粹是個人問題。或許他覺得自己筋疲力盡,快被榨乾了。你們沒有同在一個辦公室工作的話,可能很難發現。有時,讓員工放一兩個禮拜的假,便能恢復以往的高效率。

37signals 會讓任職三年以上的員工放一個月的長假。當然,並不是每間公司都適用,若行有餘力,讓需要抽離一段時間(而非只放兩三天假)的員工有時間好好休息,把心思放在自己、家庭或者任何值得他們分心的事情上,工作起來才會真的有動力。

動力對健康的生活及健康的公司同等重要,千萬別忽略了這一點。


圖片|來源

四處遊歷的自由

「退休之後我要環遊世界」是大家共同的夢想,可是為什麼要等到退休後呢?假如你的願望是走遍世界,不該等到老了才去追尋夢想。假如你採取遠距工作,就不能用「可是我得工作」來當延遲追尋生活的藉口了。

37signals 聘任不少全職或兼職的「遊牧族」,成效都很棒。我們發現,一旦雇主接受員工就算不在芝加哥或紐約這類企業總部聚集的大都會,工作成效一樣傑出,員工便能到哪裡都一樣。不論是塞維爾、阿姆斯特丹、馬里布,或是倫敦,他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同場加映:「在家工作,更要儀式感」四個保持專注的遠距工作法!

林肯迴圈(Lincoln Loop)公司創辦人鮑格納(Peter Baumgartner)帶著妻小,從科羅拉多州搬到墨西哥的海濱小鎮,遠距經營自己的網路公司,他的員工遍佈美國、加拿大、歐洲及紐西蘭各地。目前他正計劃到歐洲避暑,根本不需要隔幾年再放長假!

可以遠距完成的創意工作,大致上只要有一台電腦和網路就行了。電腦可以隨身攜帶,現在全世界找不著網路的地方也很少了。你只要記得一件事,在茂宜島海灘或坦帕外海的船上完成工作,並不重要(大部分狀況下,只要有 3G 或 4G/LTE 連線都能勝任)。

話雖如此,你還是得遵守遠距合作的遊戲規則,比方說,你得和工作夥伴有足夠的重疊共事時段,確保即時通訊暢通無阻。除非你跑到世界的盡頭,這一點實在不難辦到。事實上,假如你是個喜歡探索新地點的人,或許會真心感激工作不必被朝九晚五給綁住。

四處遊歷的生活型態,經濟負擔可能比想像中來得輕鬆。只要你沒被房貸、車貸、有線電視和其他現代生活必需品給綁住的話,通常都有足夠的旅費。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四處遊歷的生活方式,甚至不適合大多數人。不過,這是遠距工作者所擁有的選擇,而這樣的自由在不久前還被視為癡心妄想。如今,你不需家財萬貫或放棄事業,照樣能擁有環遊世界的餘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