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言語,其實是會深深埋進孩子心裡的。就算那聲音再小也揮之不去,會讓孩子在腦裡不斷的批評自己。並且孩子就算長大,在那麼長的人生路上,她/他不經意犯錯時,第一時間他也會選擇責罵自己怪罪自己,而非疼惜自己鼓勵自己。

文|蔡岱伶(嘉義共學團 平日團/假日團領隊)

最近嘉義共學團在熱烈討論「PET 父母效能訓練」的讀書會!

我很佩服,在生活裡與孩子相處時,想嘗試、想努力的把書裡的觀念,真正的於生活中實踐的團員,可是,那必須要很有意識的提醒自己,試著先不要用以前的方法,直接介入歸屬於孩子自己的難題與困境,改以積極聆聽的方式,傾聽與理解孩子面對問題的感受,給予支持,而非想介入協助,甚至是下意識的批評與責罵。

團員呼喊著說:覺得積極聆聽真的好難!無時無刻都必須在思考的狀態中,放空一下都不行。

也許練習久了就能成為我的一部分?自然而然的傾聽與理解!

我回應說:慢慢地練習,你會看到更多孩子的改變,有天你會習以為常的~

其實,我也常常在想,我媽媽以前也是只知道一種方法跟我溝通,在看到我出錯時,總是最快時間的指正與責罵,我想,她是希望「激勵」我,以後不要再犯錯。但是,使用的詞語總不經意帶有「罵」的字眼,那種會讓你覺得自己是不好的,是能力不足的詞語。

尤其在我已經台大畢業,有孩子也成家立業了的現在,前陣子,我幫媽媽貼心的舀湯到她的碗裡時,不小心灑了一點出來外面,媽媽脫口而出:你怎麼那麼笨?

再回想到,剛剛我為了要煮湯給生病的老公喝時,在處理冷凍的雞腿肉時,燙到自己的時刻,第一瞬間,我罵了自己「白癡」。

推薦閱讀:那孩子不停畫著美滿全家福,但背景傳來爸媽的互罵聲:60 秒影片說出家暴真相

在回神幫燙傷的手沖水時,我有了另一句跟我自己說的話:你不笨也不是白癡,你只是急著想付出而心慌意亂。


圖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照

我想,父母的言語,深深埋進孩子心裡的,是那個小小但怎麼也揮之不去的聲音,會讓孩子在腦裡不斷的批評自己,就算隨著孩子身體漸漸的長大,慢慢的成長成大人的樣貌,在那麼長的人生路上,她/他不經意犯錯時,第一時間他會責罵自己怪罪自己,而非疼惜自己鼓勵自己。

我想,我會繼續努力改變,為了我自己,也為了孩子。

推薦閱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專訪吳曉樂:我不希望大家拿我的書,罵自己的媽媽

我相信慢慢的,積極聆聽會變成我們面對孩子犯錯與失誤時,習以為常的說話方式,那時,我們會忘記批評責罵與過渡介入,牽著孩子的手,帶著滿滿的理解與同理,陪著孩子面對問題,長出力量!

又想起最近聽到的一句話:

當你不斷的批評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他們只會停止愛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