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旅行中遇到的女人,她離婚了。嘿,過去的時間與精力並非浪費青春的投資失利,反倒是透過一個人,更認識自己的心;透過他,才了解原來愛並非依戀;透過他,得到一個很好的禮物: 何謂真實的愛。

文|歐歐

她看著我,一邊吃飯一邊幽幽地說:「我前不久離婚了。我前夫決定和一個小他 20 幾歲的女人在一起,那個女人看起來就像是年輕時候的我,我們長得很像⋯⋯。」

當下一時語塞,我清楚「加油」兩個字並不適合安慰她,或許她要的也不是安慰,而是傾聽與陪伴,即使來自陌生人。很奇妙,有時有些話在陌生人面前能坦然、揭露許多心事。在獨旅的過程中,碰到不少旅人如此,有時自己也會這樣。

她看上去 50 幾歲了,忘了她的名子,我們的相識僅止於那一頓飯。傍晚走在 Cappadocia (土耳其著名觀光景點) 石階上晃蕩,看上一間順眼的餐廳便信步走去,服務生幫我安排併桌,我並不排斥,在旅途中併桌用餐常常能認識新朋友,開啟各式各樣的話題。


圖片|來源

來自歐洲的她與我文化背景迥異,但感情問題好像是跨文化般地蔓延。記不得她的名子與國籍,但記得她那張憂憂戚戚的神情。她說著她的故事,「消逝的青春」似乎是她感情問題的罪魁禍首。

愛是一個很深的議題,分離有各式樣的理由與原因,可以膚淺(如消逝的青春)、也可以深層(如失去連結)、也可以兩者皆俱。我們充滿著期帶與盼望走進社會定義的愛裡,卻在依賴、依戀、掌控裡傷痕累累。這個時代應該教導人們如何好好地愛與回歸自己,而不是知識與價值觀的暴力填塞。

延伸閱讀:愛會在最恰當的時刻來臨:最好的緣分不用尋找

前些日子去泰國進修,課程帶領者在一堂講課裡探討「愛」,她要學員集思廣益: 什麼特質被歸於「love」與「non-love」,大家舉了很多例子: attachment(依戀)、co-dependence(互相依賴)、jealousy(嫉妒)、obsession(迷戀)、inertia(習慣)、compromising(妥協)、compatibility(匹配性)、fear(恐懼)、lust(慾望)、power play(權力遊戲)、spoiling(寵愛)等不一而足。然後再逐一檢視這些「特質」是否真能跟「愛」掛上鉤,當更深一層去看對這些特質的索求時,便能發現這些「要求」其實跟「愛」沒有關係,或是兩者其實是不同面向的議題,卻容易跟「愛」連結一起,導致我們深陷痛苦。

舉例來說,有人容易在關係裡玩測試對方的遊戲,要看到對方昇起「嫉妒」、「掌控」才會覺得對方是真正愛、在乎另一伴。但「嫉妒」、「掌控」等同於「愛」嗎? 是否「嫉妒」、「掌控」的背後是沒安全感、是恐懼? 值得我們抽絲剝繭逐一檢視真正的原因。當你看的越清楚,你越有能力將自己帶往真愛的路徑。

在旅途中那位歐洲女人憂戚的神情烙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原來人人一樣糾結在如何處理「愛」與「分離」的課題。若關係裡已嚐不到相愛的品質與連結,或許是該放手的時候,你放不開的並不是你愛他的那份感情,而是那份不甘心,還異常地執著,好似投注的時間與精力必需要是「正報酬」與「完美的結局」才可以。其實你知道嗎?


圖片|來源

過去的時間與精力並非是個浪費青春的投資失利,反倒是透過他這個人,更認識自己的心;透過他,才了解原來愛並非依戀;透過他,得到一個很好的禮物: 何謂真實的愛。 事實上,愛從不會傷害任何人,如果你曾經感到受傷,那是你內在某種非愛的品質感到受傷,OSHO 曾如是言。

延伸閱讀:愛情有時如此匆忙:分手是,即使緣分不夠還是要愛一場

曾經,我寫了以下這段話給自己,久久以後當我再次回顧這份溫柔宣言,心裡有著樸實的踏實感,真希望那位一面之緣的異國飯友能同樣體悟到這分離後的收穫:

「你我因緣聚合而相遇,日後也會應因緣而散。我漸漸在修行中明白到,「我」和「你」跟世上一切事物一樣,互相滲透在其中,在不同的時空裡,互相構成對方。當我看到變化,才能轉化愛情患得患失的痛苦,明白到愛戀的種子一直都在我的生命裡,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或許多年後我回顧這段,我沒有不愛你、你也沒有消失,而是你一直都在,成為世界的一部分。」

願你我在這段人生旅途中,練習逐漸在自己身上找回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