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生產後被莫名情緒低落嚇到,臨床心理師給我們處方籤來面對「產後憂鬱」。從認識它,到找到陪伴、緩解方法,一次帶你掌握。

前陣子,與一群媽媽們閒聊著、討論成為母親後的轉變,其中一名媽媽語帶玩笑的表示:「我剛生產完的時候,情緒非常低落,我平時一個粗神經、大咧咧的個性,居然得了產後憂鬱!」清了清喉嚨,情緒一轉她笑著說:「後來照顧孩子愈來愈忙,連睡覺時間都不夠,根本沒時間憂鬱啦!我覺得一定是剛生完時間太多、想東想西才會憂鬱。」聽到同為母親的友人一席話,令我驚訝不已。

「親愛的,產後情緒低落或是憂鬱,是因為妳的生理、心理、環境、角色都經歷驟變,對某些人來說生產過程更是一種創傷經驗,與你是否閒賦、忙碌無關。任何產後的婦女都可能經歷情緒低落、悲傷、莫名哭泣等反應。」

還記得我剛生完孩子第三天,準備離開醫院前,護理師告訴我孩子因為黃疸指數過高,需留院照光、觀察,我得自己先辦理離院。去到保溫箱,見到全身赤裸的新生兒,我竟因為罪疚、悲傷感,大哭了起來,連自己都被當下的情緒反應嚇到。護理師尷尬的安慰我:「馬麻,寶寶只是黃疸高一點,多住個一天、照個光,應該就可以離開了,寶寶很健康沒有什麼問題,別傷心。」

身為臨床心理師,儘管對於「產後憂鬱」並不陌生,但當生命第一次經驗這種內在情緒莫名的、難以控制的轉變時,仍舊感到奇妙、難以言喻。

延伸閱讀:爸爸媽媽,產後憂鬱症狀大不同


圖片|來源

2018 年,俄羅斯有 33 名女性因為殺死自己的嬰兒而受審,而專家估計實際的數字可能比這高出 8 倍。看到這樣的數據,你也許會驚訝:「居然連號稱地表最強人種的民族,都難逃產後憂鬱甚至產後引發的精神疾病!」而或許正因為這種「凡事堅強、承擔一切」的社會風氣更易輕忽產後婦女的情緒適應、加劇了惡化的風險。

事實上,犯下殺嬰罪行的母親們原本從事各行各業、遍佈不同的社經地位,與你我沒有什麼不同,而 80% 的媽媽都曾在殺害孩子前因為各種原因就醫,如:頭痛、失眠、月經失調⋯⋯等。如果有人即時發現這些求助訊號,正視產婦的身心健康,並即時提供協助、醫療介入,也許就能避免憾事發生。

「她並不想這麼做,她只是崩潰了。」、「如果我早點帶她去看醫生、讓她得到適當的治療,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了。」在妻子殺害孩子後,一名丈夫自責的這麼說⋯⋯。

產後的情緒轉變,依症狀與嚴重程度分為三類:約有 30%~80% 的媽媽們曾經歷「產後情緒低落」,在產後的三、四天內發生,通常幾天後便會自動好轉,會有焦慮、暴躁、沮喪、莫名想哭等情緒,這時家人需多給予支持陪伴;約有 10% 的婦女會出現「產後憂鬱症」,多在產後的一個半月內出現,維持數週至數個月,憂鬱症的產婦除了低落情緒外,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充滿罪惡感、對一切都失去興趣、無法應付生活也沒有能力照顧孩子,嚴重者會有自殺想法。此時馬麻本身與家屬都應盡早覺察,尋求醫療協助;最後,約有 0.1~0.2% 的媽媽會有「產後精神病」,常於產後兩週內發生,維持數週至數個月。情緒起伏不穩定、哭泣、失眠、性格行為改變,出現妄想或者幻覺。此時除了接受醫療照護外,需經醫師評估是否要住院治療。

延伸閱讀:理想的產後生活:當心產後憂鬱症


圖片|來源

引起產後情緒低落或憂鬱的成因相當複雜,即便是專家學者們,都難以歸因於單一成因。但可以確定的是,若每一位生完孩子的媽媽,能有良好的家庭支持、足夠的照護資源,丈夫與周遭親友能提供關懷且敏感覺察產婦狀態,那麼這位母親將更有餘裕可以妥善照顧自己與孩子。

一直很喜歡這句古老的非洲諺語:「養小孩,需要一個村子的力量。」

是呀!養大孩子,不該僅倚賴一位身心俱疲的母親,而是需要整個家庭、甚至鄰里社會的共同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