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近日發表一份研究報告,表示蘋果 Siri 和亞馬遜 Alexa 這樣的智慧語音助理助長了女性順從的刻板印象,究竟市場上以女性聲音設計的語音助理,有哪些潛在問題?

「Hey Siri !今天天氣如何?」「 OK google!我要去101」 每當我們看到科技公司在大秀智慧語音助理時,你是否想過為什麼這些助理都是女生,而除了近年來興起的智慧助理,過去只要電話語音、自動售票、電梯、電子辭典發音多半都是女性的聲音,聽者也對「語音答錄」存在著女聲的刻板印象。

究竟為什麼語音助理都是以女性聲音設計呢?科技公司認為,從科學研究顯示,大部分人類更喜歡女聲,因為人類的大腦在進化的過程中就是更加喜愛女性的聲音。這些設計是從科學角度出發,並非刻意歧視,但這些設計背後,卻仍存在許多性別問題。


圖片|來源

智慧助理時代 語音性別背後更多性別歧視問題

隨著語音助理的智慧化,「機器語音」不只是單向提供資訊,告訴你今天的天氣、行程、播放音樂,更能即時對用戶話語進行回饋,而當用戶對語音助理調戲、甚至性騷擾,通常得到的是逃避性和模糊的回答,反映出更多性別歧視問題。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德國公平技能聯盟共同發表一份「如果我能,我會臉紅」(I’d blush if I could)的建議書,點名蘋果 Siri、亞馬遜 Alexa、微軟 Cortana 等在內幾乎所有人工智慧語音助理均設為女性聲音,這會對用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加劇性別刻板印象。

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觀點,大部分智慧語音助理預設為為女性,是因為背後軟體技術由為主導,透過傳播深化性別歧視,女聲助理會加深性別偏見,熱情、聽話、積極想討好對方,只要按下按鈕、發出聲音就能獲得幫助,且在面對敵意、挑逗時,禮貌性的回答會讓用戶繼續發表侮辱性言論。

當女聲助理以自我貶低和逃避回應時,對現實社會中的女性自我表達產生影響,也就是加強女性服從不良待遇與屈辱的現象。

在報告中強調女性科技教育,「社會中科技應用佔比越來越高,但同時,男性在從事科技、工程和申請科技相關專利都明顯高過女性,對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社社會大眾是個警訊響警鐘。女性在人工智慧方面的代表性嚴重不足,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只佔 12%,軟體開發人員只佔 6%。

聯合國呼籲科技公司和政府當局不要將智慧助理的性別預設為女性,應該開發「中性」智慧助理。同時,透過軟體編碼使機器能阻擋辱罵或性別攻擊,最重要的還有,培養女性從事先進科技研究的能力,與男性一同引領科技創新。

無性別語音助理能解決問題嗎?

有人偏好聽到女性的聲音,也有人認為應該提供多元的聲音選擇消除性別刻板印象,科技大廠也開始對智慧助理進行調整,像是蘋果在 iOS 12 開始加入了男性的聲音、 Google 推出六種聲音智慧助理,亞馬遜也將 Alexa 聲音增加至八種,甚至還能讓開發者加入自己的聲音。

目前,也有公司開始思考,在語音助理這件事情上「去性別」,今年三月,丹麥多元文化組織、 Equal AI 等團體開發出名為「Q」的無性別數位語音,藉由多人聲音取樣後合成、調校,讓音源能在 145 到 175 赫茲間,產生類似於青少年的「中性」聲音。

開發公司認為,語音助理設為男生或女生的做法在加強性別二元對立,和先前 Google 在 emoji 上加入中性角色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男女的生理存在客觀差異,透過中性的聲音,除去性別二元論,能真正達到性別平等的效果仍有限。

延伸閱讀:撕下性別標籤!Google 推出53 個「去性別」emoji

Women Leading in A.I.的共同創辦人艾莉森加德納(Allison Gardner)在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這些是無意識的偏見,並非惡意偏見,我們長期的認知中缺乏對這些偏見的意識。」加德納認為這些問題是源自於開發團隊缺乏多元化思想和創新多樣性導致的。

在語音助理的廣泛應用下,除了潛在的性別歧視,更多還有加深性別刻板印象。舉例來說,已有許多父母將智慧助理當作陪伴兒童的設備,打開語音助理就能聽到輕柔的聲音,唸故事、播放音樂、回答你的問題,讓兒童從小就接收使喚女性」「女性是主要照護者」到這些的刻板印象。而隨著智智慧助理、服務型機器人越來越強大的功能被開發出來,在未來會加劇更多刻板印象。

智慧語音儼然是未來溝通的方式,對人類社會的認知與行為存在更長遠的影響,自性別的多元、包容性都是未來創新科技中需要審慎思考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