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女性天生能力差、或勞力型工作不重要,而是受到性別歧視帶來教育、經濟程度的間接影響,使得女性更缺乏完整的職場選擇機會。在未來,可能的解方是什麼?以及我們該如何減輕受害情況?

根據布魯金斯研究所,單單在美國,就有大約 25%(3600 萬個)工作,有「高風險」會被機器取代。研究也指出,女性勞工會是自動化最大的受害者。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同樣顯示,全球近半企業預期,2020 年以前自動化會造成全職員工減少,也會創造一些新工作。

自動化已經開始了。PwC 一項 2018 年報告指出,第一波演算法自動化浪潮正在進行,負責執行簡單計算任務的工作者,已經開始大量被自動結帳機台和數據處理軟體取代。


圖片|來源

但自動化更大的衝擊還沒到來。接下來 10 多年,進行重覆性任務與統計分析的工作者,例如倉庫包裝工和數據科學家,將被機器取代。再10年之後,會有一波能做決策的機器(如自動車),取代零工經濟勞動者。PwC的結論是,自動化的前兩階段改變(也就是現在與未來10年發生的情形),對女性的衝擊甚於男性。

其他研究也導向類似結論。今年 3 月,女性政策研究所(IWPR)公布一項全面性研究,主題是從性別角度分析自動化將如何影響美國工作者,並發現占勞動人口 58% 的女性,是被搶工作的最高危險群。

3 月 25 日,英國國家統計局也公布一份報告,指出英國有 150 萬個工作是被機器人取代的高風險群,其中有 70% 工作是女性在做。

國際貨幣基金(IMF)報告強調這項不平等是全球皆有的問題,報告研究的 30 個國家中,有 11% 女性勞動者面臨被機器人取代的風險,相較於男性的 9%。

國際貨幣基金財務部官員達布拉諾莉絲(Era Dabla-Norris)告訴《Quartz》:「這主要是因為,這些高風險的工作中⋯⋯做低階藍領工作的女性比較多,擔任資深高層職位的女性比較少。」

例如零售部門就以女性勞工占多數,她們在工廠組裝、在店裡上架、幫顧客結帳,也做大量行政庶務和祕書性質工作,而自動結帳機台、包裝機器人、fintech 都正在蠶食這些工作。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在大量製造成衣或做外包商業程序的國家如越南、印尼,女性勞動者風險更高,教育程度有限的女性更容易敗給機器人,若欠缺實質的家庭友善政策,這項風險還會提高。

延伸閱讀:華航罷工現場:這不只是勞工的戰爭,更是女性權益的戰爭

要避免被機器人取代,女性需要習得做更高層、較非庶務工作的硬技能與軟技能。

隨著第二、第三波自動化開始影響勞動市場,科學與技術技能會更加重要,而女性在這方面也處於劣勢,代表在女性的 STEM 教育上,政府和企業應該進行更多投資,更早讓女孩接觸電腦計算方面的學習,並讓學校提供消除刻板印象的支持系統。

延伸閱讀:正因為你愛你的工作,所以才該替它爭取應有的保障